分享

《论语》百问第八问:孔子周游列国乘坐的是牛车还是马车?

 昵称42YQQOUF 2022-07-20 发布于山东

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乘坐的是牛车还是马车?

这个问题看起来不太重要,但实际上牵扯到孔子周游列国时期的场景想象还原:如果是马车,速度快,有气势;如果是牛车,速度慢,有风度。并且在《论语》中的确有几章涉及到牛车和马车的问题,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如果有今天的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

只要确定孔子的行程起止时间,比如从鲁国几月几号几点出发,几月几号几点到齐国临淄,中间在哪里休息了多长时间。根据行程公里数,算一下平均时速,马上可以得出是牛车还是马车。因为牛车和马车的速度有明显的区别啊。

我的结论是:孔子周游列国时后乘坐的是马车。

理由如下:

理由一

《论语》中对于马车和牛车还是有区别的。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大车就是牛车,小车指的是马车。牛车属于拉货的车,马车属于拉人的车。

理由二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没提到牛。

理由三

孔子所教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御,是指的驾驶马车。春秋时代战争的主要模式是:驾驶马拉的战车+步兵。战车上有驾车的人,长戟和射箭的人。所以《论语》中也出现了“千乘之国”、“驷不及舌”这样对战车的描述。驾驶战车到转化为和平时期的马车不需要太多的程序。樊迟曾经出现过驾车的记录(樊迟御),公西华则乘肥马,衣轻裘,出使齐国。

理由四

孔子对自己的驾驶技术很自信。

1.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讽刺的语气)

子闻之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随便挑了一个技术,用来反讽。孔子对待别人攻击、讽刺、挖苦的时候,反唇相讥的时候多,正应了他自己的说的: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所以他是以直报怨。)

2.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理由五

从墓穴出土来看,有身份的人陪葬的都是马车。

(上图为齐景公600匹马陪葬)

(以上三图为秦兵马俑坑陪葬)

所以,马车在当时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即使遇到了困难,也不能放弃自己的马车。

孔子最爱的弟子是颜回,也就是颜渊。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孔子不是不爱颜回,而是更爱周礼。所以不肯违背礼制。

理由六 

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有风尘仆仆地赶路,有在“匡”地的危急时刻,如果乘坐的是牛车,如何才能高效率地进行游说和逃出危难呢?

所以马车才更有合理性。

在周游列国的路途中,有一次是子贡被落下了,一次是子路被落下了,如果是牛车闲庭信步式地走法,不用被落下,快走两步就能追上,就不用等到第二天或几天后再见面了。

至于,为什么很多人画画的时候总是喜欢画牛车,个人冒昧推测,古代的可能受到老子骑青牛的影响,现在则可能是受到了鲁迅《老调子已经唱完》那一篇演讲的影响,因为其中鲁迅说:“从前孔子周游列国的时代,所坐的是牛车。”

我一向尊敬鲁迅先生敢于反思、敢为人先的深刻思想,但这一点应该错了。另外,涉及到古代文学小说方面的《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也因小说分类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曾被我非议过,写过一篇论文。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当仁,不让于师。

学术,天下之公器。

考镜源流,辨章学术,用事实说话,用书证说话,不尚空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