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樟林,有多处以“某某里”命名的地方,如南盛里、植芝里、德和里、垂庆里、三儒里等。“里”是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单位的一个名称,始于秦。唐时城内有里坊区划,即每百户为一里,相当于现在的居民小区。而樟林的“里”,却是某姓氏所建并居住的家族新村,里面都建有宏伟庄严的祠堂和一座座的大厝。 ![]() ![]() ![]() ![]() ![]() ![]() ![]() 据陈汰余《樟林鄉土誌略》记载:三儒里,昔是郑氏墓园,葬大坟三口相连。民国七年改建为祠堂屋宇,曰“三儒里”,谓祀其先祖三大儒,昔人名曰“大坟”。 林瑞平先生告诉我,“三大儒”应是指东汉的郑兴、郑众父子以及郑玄。。 三儒里有一座郑氏大祠堂,如今虽已破旧欠修,但从外观,特别是屋顶造型仍可看出昔日的气势磅礴,民国八年由族中郑铁侯(清时进士)斥资兴建。这里也是樟林树础初等小学校旧址,民国十年(1921年)由西社郑国南创建于此。1969年曾改名为仁荣小学,是如今树础小学和河美小学的前身。 1943年,侵华日军将三儒里设为驻樟东的大本营,祠中设施多被破坏。日军还在三儒里开设日语学校,贴出广告:“不收学费、不计年龄、男女兼收”。校长是台湾人陈绍彬,乃日军随军通译官。开学时有学生200多人,编成二班,年龄大的叫速成班,年龄小的叫普通班,开学不久,学生认为读日语无法保障自身安全,逐渐散去,到最后解散时只乘下十几人。 在三儒里的另一头,还有两座保存很好的面对面的大厝,据说是兄弟二人所建。 ![]() ![]() ![]() ![]() 如今的三儒里少为人知,其实这里有很多值得您去参观、去仔细品位的建筑和历史痕迹,有空不妨来三儒里走走,看看这别具一格的中西合璧建筑群吧。 ![]() ![]() 旅游指引 ![]() ![]() 注意事项:周边不好停车,可就近停靠后问路前往。地方不大好找,有当地朋友带路是最好的了。 ![]() ![]() 过往推文 (190)福成批局-隆都仙地头有座“门窗博物馆” (191)莲花山|星辉绿道为坦途,可止亭外多趣味 (192)大隐于市-藏在美术馆里的三余茶舍 (193)饶平|石壁山下好风光,丽泽湖上夜璀璨 (194)这碗童年的回忆,全东里仅此一家 (196)八一献礼-记摄影小分队的“军事活动” (197)梅州客天下,威尼斯水城那迷人的夜景 (198)外砂东溪|书斋驿站话古今,茶室空间叙闲情 (199)外砂东溪|十里榕堤绿荫处,长寿庵外红墙醉 特别推荐《 楠哥视觉所有文章分类链接-截至2021年7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