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狼》

 自陈怡派 2022-07-20 发布于浙江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虽然这是一篇文言文,但是相对故事情节比较简单,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所以,我要求孩子们自己通读一遍课文,看看是否能大致读懂课文,说一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不需要逐字逐句地翻译,只要先了解大致意思。在孩子讲述的过程中,引导抓住关键词记录。(主要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主要人物:屠户、两只狼;
事情的发展过程:
遇狼——缀行甚远
惧狼——投骨——并驱如故
防狼——倚薪——眈眈相向
毙狼——劈狼首,数刀毙之;断其骨,亦毙之
(这里,我尽量让孩子用原文中的语句表达




二、积累词汇,理解文意

这一块,我进行得比较简单,强调了重点字词。比如说通假字,活用字,时间词和一些和我们平常理解不一样的字词。并强调文言文的做题中,大家要注意它给你的注释,充分利用注释,可以帮助你理解这篇文言文。同时,我们要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课内的字词积累要能够运用到课外文言文中。比如说,在大部分情况下,“余”解释为“我”;“尝”解释为“曾经”;“遂”解释为“于是,就”,“至”解释为“到”等等,这些都可以做一定的积累。





三、理清情节结构,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第一点其实已经在让大家讲主要内容的时候,提取关键词给大家梳理过一遍了。我就只做了一个简单的回顾,再把它呈现得更加规范化,按照开端、发展、高潮三个部分把结构再梳理了一遍。

开端:遇狼

发展:惧狼、防狼

结局:毙狼

提问1,一开始,屠户为什么要给狼扔骨头,是出于什么想法?最后为什么又要杀狼?在这个过程中,屠户的想法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里同学回答得不错,说到了一个词语“息事宁人”。孩子说,一开始屠户并不想和狼正面冲突,就想着用骨头打发狼,让它快点走,可是狼紧追不舍,吃完了还想吃,但是屠户没有骨头了,实在被逼急了,只能想办法杀狼,以绝后患。)

提问2:那你从整个事件的变化中,看出了屠户和狼各具有什么样的形象?

(这里大家的词汇比较匮乏,说出了屠户的勇敢,不能再往深入挖掘了;形容狼的词汇就比较多,阴险,狡诈,贪婪,得寸进尺等,然后我再进行了一个补充和完善。)

提问3:结合最后一段,谈谈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

从结构上来说,前面是在叙事,分为开端、发展和高潮,最后一段是在议论。(这句话的意思也帮助我们整体把握文章主旨和作者对事件的情感态度)

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这里作者作者运用比喻和讽刺的手法,将深刻的主题寓于生动的人物形象中。狼不仅仅只是在写狼,而是比喻了生活中像狼一样的恶势力。故事也在告诫我们,碰到狼一样的恶势力,一味地妥协退让是没有用的,应该丢掉幻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