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小到大,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会告诉我:“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可是,随着我慢慢长大,却沮丧地发现——有时候努力,也不一定会成功。科学一直是我的短板,四门功课中我最担心科学。距离科学考试只有一个星期了,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复习,好好刷题,争取在大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那段时间,我天天捧着一套试卷,不停地做,不停地批。终于,在考试的前一天,我刷完了整套试卷。望着桌子上那叠厚厚的试卷,我信心满满地想:“这次肯定稳了,我都这么努力了!”谁知,命运还是和我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当妈妈和我说科学只有良时,我的心咯噔一下,似乎是有人在炎热的夏月给我的头上浇了一盆冷水,浇灭了我所有的期待。与此同时,各种疑惑涌上心头,怎么会呢?怎么会呢?我明明已经很认真地做题了,为什么努力没有结果?回想考试前,我天天背诵知识点,又写了那么多份试卷,就连坐在汽车里都没忘记复习书本,却得到这样一个惨淡的结果。我失落地坐在书桌前,郁郁寡欢。妈妈看出我的不解,缓缓坐在了我的身边,拿起桌上的试卷翻了翻。她沉思片刻:“这些知识点都懂了吗?”我抬头看着试卷上的ABCD有些迷茫,当妈妈把两张试卷同时放在我面前时,我惊讶地发现很多题目我错了两次。刷题时,我只关注对错,却从来不总结反思为什么错,也从来不整理错题,只是潦草地订正了一个答案,又急忙投身于下一张试卷。于是,下次在另一张试卷碰到同样一道题目时,我依然会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此时,我才恍然大悟自己的付出只是自以为是的努力,没有找准学习方向,没有找对学习方法,一切都是徒劳,这次测试失利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节课,让人终身受益。我想,绝对不止这位同学,还有很多同学都陷入了“假努力”怪圈。他们不看重(明白)努力的本质,盲目跟风,认为刷题和熬夜就是努力的象征,这就是掉进了“形式主义”陷阱。所以,他们时常会出现这样的迷茫——明明我这么努力了,可还是考不好。像这位同学,考试前刷完整套试卷,你能说他不努力吗?不能,他真的有花大把时间和精力,但是为什么考试成绩还是不尽人意?因为他的学习方法有问题。他通过做大量题目来获得自我满足,看似勤奋,但是在最重要的环节却犯懒了,他依赖答案,只是潦草地订正一个答案,真正需要动脑思考为什么错误时,却没有再深入,这样刷题就变成了毫无意义的劳动而已。刷题的过程只是在不断地输入,但是光输入还不够,还要输出,你要把自己的知识“时不时放出来溜溜”,因为只有自我消化以及内化后的知识才真正属于自己,这样的努力才能经得起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