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回当年的上海 · 1982卷——郊县风光篇

 常熟老李jlr5mr 2022-07-20 发布于江苏

前篇回顾:

《重回当年的上海 · 1982卷》的前几篇主要聚焦于市区中心。当时上海除了12个市辖区(黄浦、南市、卢湾、静安、徐汇、长宁、普陀、闸北、虹口、杨浦、吴淞、闵行)外还有10个郊县,它们分别是——上海县(县治在莘庄镇)、奉贤县南桥镇)、嘉定县嘉定镇)、松江县松江镇)、宝山县(友谊路街道)、金山县朱泾镇)、川沙县城厢镇)、青浦县青浦镇)、南汇县惠南镇)、崇明县城桥镇)。

图片

⬆ 1982年版《上海市简图》上的上海全域行政区划,橘红色为市区范围,绿色区域为郊县范围


繁华热闹、中西合璧、特色鲜明的上海市区,一直颇受中外摄影师的青睐,因此在不同时期都留有大量影像资料。相比之下,上海郊县的受关注程度相对较低,留下的照片和视频文献也相应较少。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搜集,我还是多方寻觅到了几幅1982年上海郊县风光的留影,涉及青浦县朱家角、上海县七宝镇、松江县方塔公园、嘉定县法华塔、奉贤县南桥镇、宝山县宝山钢铁总厂以及崇明岛等地,在此将这些拍摄于整整四十年前的珍贵照片一并分享给大家。

图片

⬆ 1982年,青浦县朱家角镇,远眺放生桥;当时的古镇还比较原生态(图片来自1982年第4期的《上海画报》,唐载清摄)

图片

⬆ 1982年,青浦县朱家角镇,一群学生在放生桥前写生;此桥为上海地区最长、最大、最高的五孔石拱桥,始建于1571年,现存桥梁为1812年重建(图片来自1982年第4期的《上海画报》,唐载清摄

图片

⬆ 1982年,青浦县朱家角镇,夏季粮食丰收(图片来自1982年第4期的《上海画报》,唐载清摄

图片

⬆ 1982年,青浦县朱家角镇,设在镇上的上海淀山湖酒厂(原名青浦酒厂),特产是浓甜型黄酒;该厂出品的“蜜清醇”黄酒于1983年被商业部和上海市评为优质产品,1985年市民意评选时被评为特别奖,同年又获商业部银爵奖(图片来自1982年第4期的《上海画报》,唐载清摄

图片

⬆ 1982年8月,青浦县淀山湖畔的水乡人家(摄影-谢伟民)

图片

⬆ 1982年,上海县七宝镇周边航拍,画面上纵向河道为蒲汇塘、近处横向道路为七莘路、当时的七宝镇远没有今天这么热闹和商业化(网图,作者不详)

图片

⬆ 1982年,上海县七宝镇周边航拍,画面中央为漕宝路八号桥(网图,作者不详)

图片

⬆ 1982年建成的泖港大桥,位于松江县泖新公路;该桥采用双塔混凝土斜拉式设计,主跨跨径达到200米,是当时国内跨径最大的同类桥梁;因为对后来南浦大桥的设计建造起了非常重要的试验作用,该桥也被誉为“斜拉桥之母”(摄影-陆杰)

图片

⬆ 1982年,夕阳下的松江方塔;该年5月1日松江方塔园正式开放与游客见面(图片来自新浪微博“教育出版_大卫看世界”)

图片

⬆ 1982年,松江方塔及塔前照壁;该年5月1日松江方塔园正式开放与游客见面(图片来自新浪微博“教育出版_大卫看世界”)

图片

⬆ 1982年,嘉定县法华塔(亦名金沙塔)旧貌;从照片不难看出塔身略微向右倾斜,因此1994年政府斥资进行大幅修缮,1996年竣工;修缮后的塔身按明代风格样式恢复了腰檐和斗拱,与此前的外观截然不同(图片来自新浪微博“教育出版_大卫看世界”)

图片

⬆ 1982年,嘉定县法华塔(亦名金沙塔)旧貌,塔身四周为民居(图片来自新浪微博“教育出版_大卫看世界”)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