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详情

 喀什魅力 2022-07-20 发布于山东

手机报-知音
“知音故事”特刊
2022年7月19日 星期二
【知音故事】
学霸“小皮球”:那是亲妈“以后妈的名义”逼的
-----------
2017年4月,反腐大戏《人民的名义》燃爆荧屏,这一众“老戏骨”中,饰演汉东省反贪局局长陈海儿子“小皮球”的杨嘉华,凭借出色的演技,获得观众一致赞誉。
其实,杨嘉华很早就是童星,曾参演过《拆弹专家》《我的中国心》,更因在《芈月传》中扮演少年嬴荡而被观众熟知。除了演戏,他还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当同龄者正在父母怀中撒娇时,他不但已开始承担繁重的戏份,还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凭的是什么呢?在采访中,杨嘉华妈妈李维思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的育子答案,以下是李维思的自述。
狠心妈妈另类教子,爱他就让他去吃苦
2003年的春天,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一个季节,我和男友杨君举行了婚礼。我叫李维思,在我21岁那年,与我的丈夫杨君相识于朋友的一次聚会上。杨君出生于辽宁鞍山,是个音乐创作人,在音乐上很有造诣,为人也很踏实,嫁给他,我觉得整个人都是放松的。一年后,我们的儿子杨嘉华出生了。
说实话,对于这个小生命,我们真心是惶恐多于惊喜。怕他冷着、怕他饿着,他一哭我的心都揪一块儿了,我也是费尽心思,从网上搜集育儿知识,请教妈妈们一些育儿技巧。
有时候,杨君也会感叹:“养一个孩子真不容易啊!”我深以为然,所以一直没有找过工作的我在儿子出生之后更是放弃了找工作的念头,在家当起了全职太太。我认为把儿子经营好了,我们才有未来。养家的重担,就落在了杨君的身上。他经常需要全国各地跑,一走就是几个月。
有一次回来,他要抱儿子,儿子却哭得声嘶力竭,他已经不认识爸爸了。
看着老公落寞的表情,我心里很不舒服,儿子的成长中,如果父亲缺席,那将是一个男人多么大的遗憾啊。于是,我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带着儿子跟着丈夫一起四处旅居,他在哪里,我们的家就在哪里。从那以后,我抱着儿子,跟着老公,开始辗转天津、北京、上海、辽宁……儿子就这样,从半岁开始就做起了徐霞客,跟着我们从一个城市辗转到另一个城市,在不同的城市里,渐渐长大。
一转眼,儿子四岁了,要上幼儿园了,我和老公商量后,决定把家定居在我的老家重庆,让孩子把心定下来安心上学。或许旅居经历让儿子懂得很多,儿子在幼儿园就像个万事通,明显比同龄孩子成熟。但是,他也有他独生子女惯有的小毛病,比如任性、自尊心强得很、遇到挫折也会不知所措。如何能教育好一个四岁的小男孩?老公觉得,男孩子不经过摔打,不成器,还是要多吃点苦头。我虽然有一万个舍不得,但也知道,这是对儿子最好的教育。

儿子从小见过很多文艺圈的前辈老师,心里对演员特别崇拜。记得有一次,他在家里看《猫和老鼠》,看完后竟能将两只小动物的动作和语言全都复述下来,我惊呆了,觉得儿子有表演天赋。
我跟老公说起这事,杨君也很高兴,和我商量:“既然孩子有这方面的兴趣,以后有演戏的机会就让他试一试。”我嘴上答应,心里却直打鼓,天知道拍戏是件多苦的事,小孩子当玩可以,当演员,不知道他能不能吃得消。很快,机会来了。
2008年4月,老公告诉我,《古村与人》这部剧正在招募小演员,我想想,儿子身上有平常独生子女的骄躁之气,我若不帮他去除,长大后肯定是个坏毛病。于是,我一咬牙,带着儿子去试镜了。
儿子虽然年纪小,但胆子大,见到导演一点儿也不怯场。导演让他表演一个傲慢的富家少爷,他立马就掐着腰演了起来,举手投足活脱脱一个小少爷。
就这样,他一眼就被导演看中,出演《古村与人》里面女主人公谢兰的儿子于望。回去路上我问他:“你怎么知道小少爷就是这样?”“从电视上看到过。”我又给儿子打预防针:“拍戏很苦的,喜欢是一回事,能吃得了苦是另一回事。”儿子点头:“妈妈我不怕。”我心里既欣慰又惭愧,感觉自己算计了儿子,让他进入了我的圈套。
孝顺儿子这样炼成,风沙中逼出个男子汉
很快,儿子进组了,我为了照顾他,也一起跟着进了剧组。一开始儿子觉得很新鲜,但日子久了,起初的热情被日复一日繁琐的拍摄工作消耗殆尽。有一次,儿子拍一场夜戏的镜头,连续拍了很多遍,困得哈欠连天。但导演还是不满意。在中场布置道具的空隙,儿子跑到我身边,带着哭腔道:“妈妈,我真的有点困了,我想睡觉。”
说实话,我心里非常不是滋味,我真想耍一次大牌,告诉导演我不拍了,小孩正在身体成长阶段,这样下去我儿子肯定发育不良的。但一抬头,我看到那些还在热火朝天忙碌的剧组人员,心瞬间变狠,既然做了就得坚持下去,如果给孩子开了先例,下次他再这样要求我怎么办?于是,我指了指其他工作人员,对他说:“你看看那些叔叔阿姨,大家都很累,可也都在坚持,既然进了剧组,就都是工作人员,没有年龄大小之分。”听我这么说,儿子懂事地点点头,乖乖坐到一边等待导演的差遣。
我找了个借口去厕所,哭了个够。
很快,剧组又要在银川的沙漠无人区取景。听说要去沙漠,我很担心。沙漠气候孩子从未见识过,他能适应吗?果然,到了银川后,那里的风沙和干燥的天气,让儿子嘴唇都干裂了,整天吹得人头晕乎乎的。我也恹恹的,整个人无精打采,但我觉得这正是教育儿子要孝敬父母的好机会。书上说,要想有个孝顺儿子,就要有个柔弱的懒妈妈。晚上,我和儿子躺在床上,故意对他说:“这里的天气,让妈妈嗓子有些难受。”说完还干咳了几声。听说我嗓子疼,儿子一下子爬起来,倒水递到我手上:“妈妈,你多喝点水,那样就不难受了。”我喝了几口水,又对孩子说:“出门时爸爸跟我们说,咱们俩在外要互相照顾,没想到妈妈不仅没能好好照顾你,反而还要你来照顾我,真对不起。”
我的“柔弱”,一下子激起了儿子小男子汉的斗志,他反倒劝我说:“没事,妈妈,我已经长大了,可以照顾你了,有什么需要你随时跟我说,随叫随到,你只管好好休息。”见孩子这样,我很欣慰,又装作想打退堂鼓的样子问他:“你觉得这里好玩吗?和你想象中有什么不一样吗?”可能是为了鼓励我留下来,儿子说的都是好话:“这里到处都是黄沙,可以玩很多新游戏,你想想咱们天天在小区游乐场玩有什么意思,体验一下沙漠的感觉多好。妈妈你回去之后,可以跟朋友说说沙漠的美景,而且我一直希望能和妈妈有一次沙漠旅行,这回刚好如愿了。”
儿子绞尽脑汁说了很多很多沙漠的好处,就怕我丢下他一个人先回去了。我明白孩子的心思,说:“那行,以后你监督妈妈,妈妈要是坚持不下去了,你就跟我多说说话,好吗?”突然担当起“照顾”我的重任,儿子郑重地直点头。
这之后,因为要给我做榜样,儿子一直在剧组咬牙坚持着,并且还力所能及地照顾我。我们母子俩相携着,很快熬到了回去的那天。
下飞机刚坐到老公车里,儿子就一头躺倒,睡着了。我心疼地摸摸儿子,对老公说:“这段时间可把他累坏了,那么恶劣的环境,大人几乎都坚持不下来,真不容易。”我还告诉老公,我在那里是如何装身体柔弱,需要人照顾的,儿子是如何一点一滴照顾我的。我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支撑下去的信念,在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中,大都是父母强儿女弱,我这次来个反其道而行之,反倒让孩子学会了变坚强。老公听完后又心疼又佩服:“老婆,还是你教子有方。”
很快,在我的帮助下,儿子对角色的把握能力越来越好,找他拍戏的剧组也越来越多。几年下来,儿子参与了近40部影视剧的拍摄,从《古村与人》的于望再到《芈月传》的嬴荡,演技越来越纯熟。

孩子的天职是学习,回归校园的儿子依然棒棒哒
2016年年初,《人民的名义》开始甄选剧中“小皮球”一角。儿子之前就听说,这部剧会有很多他喜欢的老艺术家和前辈,他希望能跟着学习。可他性子乖巧,坚强沉稳,“小皮球”则是天性爱闹,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我怕孩子把握不好。儿子倒信心十足:“很多演员去演一个坏人,并不代表他天性就坏,把不熟悉的角色演好了才是真本事呢。”
为了更加贴近“小皮球”这个角色,杨嘉华多多观察那些爱动爱闹孩子的语言和动作特点。面试那天,他根据导演要求表演了一小段,活脱脱就是一个“小皮球”,顺利地拿下了这个角色。
可我看了剧本之后,又有了新的担忧,这是一部反腐剧,里面涉及了很多利益纷争以及各种各样尖锐的现实问题。儿子才12岁,正是人生最初的阶段,接触多了这些,会不会对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影响?我将剧本递给孩子,让他自己做决定。儿子把台灯打开,找出一支笔,开始仔细地看,一边看一边在剧本上画来画去。看完后他对我说:“妈妈,我只管做好我自己就行,你放心,我能把握好。”儿子说话的样子就像个小大人,我看着又好笑又感动,既然他已经决定要演,作为父母当然全力支持。
就这样,2016年2月底,杨嘉华进入《人民的名义》剧组。在南京待的两个多月,我一直陪在他身边,帮他看剧本,看着他演戏,为他煲汤调理身体……但12岁的孩子,天职是学习,因为演戏,儿子平时落下很多课,每到一个剧组,我都会把他的课本带上,告诉他如果功课不达标,以后演戏也休想。儿子喜欢演戏,当然就拼命地补落下的功课。有一段时间,儿子的功课落得很多,他自己也很上火,我就激将他:“妈妈尊重你的意见,如果你觉得拍戏和学习冲突,那么我们就安心学习,毕竟这个阶段学习更重要。”
儿子听后忙摆手:“我喜欢拍戏,也会好好上课,两个我都能弄好,我不想放弃任何一个。”“行,既然这样就别胡思乱想,拍戏就好好拍,上课就好好上,一心二用,什么都做不好。”两个月一眨眼就过去了,杀青那天,儿子藏在我身后,眼中充满了不舍。我懂儿子的心,摸了摸他的头。“每一段旅程有开始就有结束,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争取下次再见的时候,要让陆毅叔叔他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杨嘉华。”
随着儿子接戏越来越多,采访他的媒体也多了起来,我很希望儿子能平淡对待这些事,不把自己当成一个特例或者童星,所以儿子接受采访的时候,我都会尽量不安排在儿子就读的沙坪坝育英小学,就是不想让儿子在其他同学面前生出一丝一毫的优越感,让他有一个正常的学习环境。
2017年年初,儿子迷恋上了电子游戏,我知道孩子太小,对诱惑没有太大的自控力,于是和他约定,只能在规定的时间里玩。但儿子心痒难忍,有时会偷偷背着我玩。一次,老公从外面回家,见儿子房门关着,他推门一看,儿子正玩得一头汗,根本没发现爸爸进来了。老公气愤不已,当场夺过了手机,随后,他开始教训儿子:“爸爸跟你说过,学习时间不能玩游戏,如果你连这点抵制力都没有,怎么能成为一个男子汉?”为了给孩子一点小小的惩罚,老公罚他一个月不许碰任何电子产品。儿子把求助的目光投向我,我拍手和老公一唱一和:“爸爸做得对,换我两个月不许玩。”儿子没辙了,知道在这件事上,我们是一伙儿的,于是只能乖乖承认错误,那一个月,他的确碰都没碰游戏。一个月“解禁”后,他也只是在周末的时候玩一小会,不再需要我们提醒。
2017年5月,天气渐渐热了。一天,儿子放学回家,在路上看到一位老爷爷在挑着担子在卖冰糖葫芦,想买一根。我知道儿子是不大喜欢甜腻的东西,买了可能也是浪费,但看到儿子的眼神,还是点了点头,儿子买完后,将糖葫芦高高举到我面前:“妈妈,给你吃,我不喜欢甜的东西。”我有些生气地看着他:“不吃你买它干什么?”儿子耐心地解释道:“我只是看老爷爷在这么大热天里摆摊子很辛苦,早点卖完,他也可以早点回家,太阳这么大,我真怕他中暑。”那一瞬间,我热泪盈眶,我的好儿子,你让妈妈惭愧,也让妈妈欣喜。我笑容满面拿起糖葫芦开心地吃了一口:“好,妈妈帮你吃。”
本文选自《知音》2017年7月上半月版《学霸“小皮球”:那是亲妈“以后妈的名义”逼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