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散文写成诗——朱自清群文阅读课例赏析

 我要保存最好的 2022-07-20 发布于广东

编者按

现代散文最大的特征,是每一位作家的每一篇文章都能呈现出个性,其中所表达的所思所感是极具个人色彩的。全阅读读本“群文阅读”的设置可以帮助小学生集中阅读一位作家的几篇诗文,达到初识作家、学读群文的目的。

北京师范大学大型附属小学王莹老师以散文家为议题通过多篇朱自清散文对比阅读,带领孩子发现朱自清散文的写作特色、感受朱自清散文的节奏感与韵律美体会朱自清在散文中表达的情感。一起来看《朱自清——把散文写成诗》群文阅读课例赏析。


一、案例简介


“ 情” 是朱自清散文的根基,是其作品内在联系的纽带。他的散文不粉饰, 不渲染, 以平实的叙述寄寓深情厚谊。郁达夫说:“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朱自清原来就是一位诗人,他写的散文也不失其诗人本色。” 这节群文阅读课以散文家为议题, 连续读《春》《荷塘月色》《匆匆》 三篇散文, 走近朱自清,使学生通过多篇散文对比阅读, 发现朱自清散文的写作特色;通过诗歌改写的形式,感受朱自清散文的节奏感与韵律美;通过诵读、了解创作背景等方式,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二、课堂回放


(一) 解题导入

1.介绍朱自清(师相机出示作家名片) 朱自清( 1898—1948 ), 字佩弦, 原籍

浙江绍兴, 生于江苏东海, 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主要作品有

《寻朝》《踪迹》《背影》等。他在深厚的古典文学基础上融合中西方文化,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与风格,为白话美文提供了典范。

( 板书:散文家)

2.学生齐读:郁达夫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朱自清原来就是一位诗人,他写的散文也不失其诗人本色。”(板书:诗人)

3.师解题: 通过刚才的资料, 我们知道,朱自清是一名散文家,也是一位诗人, 他写的散文有诗的味道,所以我们今天的阅读主题是———“ 把散文写成诗”

这节课我们一起读他的三篇散文:《春》《荷塘月色》和《匆匆》。

(二) 对比阅读,发现写作特色

1.小组交流阅读单

师进行交流提示:运用口语交际学过的“ 轮流当小主持人” 的方法进行交流,每人主持一篇文章的交流,最后一位同学组织对比阅读,发现三篇散文共同的写作特点。可以“《……》 这篇文章写的是……, 我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发现作者……的写作特色,比如……” 这样的句式结合语言文字谈特点。

2.汇报反馈学生:

(1)朱自清的散文善于融景入情, 使作品不仅具有绘画美, 而且富有情趣美, 意境美。

如《春》通过描绘花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美景, 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荷塘月色》开篇描绘小煤屑路的样子体现出作者内心的寂寞和忧郁, 而后视觉转移到池塘,使作者感受到短暂的自由与安适;《匆匆》 里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的感叹融为一体。

(2)在散文中常常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 静” 的景物写活。

如《春》 的第二自然段运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 词语凝炼、结构整齐、音节和谐、颇有诗意。“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 躺着, 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作者运用大量结构相同的整句, 从色彩的角度, 将桃花、杏花、梨花描绘得多姿多彩、鲜艳夺目,充满生命力,同时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极强。最后三个自然段连用三个比喻,层层相关,步步深入,比喻鲜明、生动、形象。

又如《荷塘月色》里的“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出荷花温润透亮、晶莹闪烁、窈窕娇媚的特点。“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句话把花香比作歌声, 打通感官, 给人感觉活泼而新奇,使我们体会到花香的轻盈和阔达。

《匆匆》里运用了大量的反问和设问, 如“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 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 我能做些什么呢? 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 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使作者的幽怨之情反复回荡。

(3)爱用叠词和丰富的句式变化, 使他的散文富有节奏感与韵律美。

如《春》 中“ 嫩嫩的、绿绿的、轻悄悄的、软绵绵的、偷偷地、嗡嗡地、秘密地、稀稀疏疏、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这些叠词使散文富有节奏感与韵律美;“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这类短句短小精悍,读起来生动明快。

《荷塘月色》 中“ 迷迷糊糊地、蓊蓊郁郁的、阴森森的、亭亭的、层层的、缕缕清香、密密地、脉脉的、薄薄的、淡淡的、峭楞楞、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隐隐约约”;《匆匆》 中“ 头涔涔、泪潸潸、茫茫然、伶伶俐俐” 等叠词和一连串的短句排比, 轻快流畅,好像一条流动的河流, 又如一把调和的琴,泛着连读的音浪, 用鲜明生动的口语,把诗情不受拘束地表现出来, 语言的节奏与情绪的律动自然地吻合,使文章匀称而和谐。

(4)信手拈来的古典诗词意境与散文的意境融为一体,创造了散文诗情画意的境界。

如《春》里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荷塘月色》里的《西洲曲》中的句子,信手拈来的古典诗词意境与散文的意境融为一体,创造了散文诗情画意的境界。

( 师相机板书并提示学生说特点时结合语言文字)

(三) 诗歌改写,体会优美语言

师:正是这些写作特点, 使得朱自清的散文富有诗一般的意境、诗一般的节奏感与韵律美,有人将《匆匆》第一段改写成诗歌的形式。( 出示诗歌片段,全班诵读)

1.从选文中找一段文字,试着改成诗歌的形式写在阅读单上, 读一读, 体会情感。

2.指名配乐朗读,展示交流。

生:

(1)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 

水涨起来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 

花枝招展的, 

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3)

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4)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察觉他去的匆匆了,

伸出手遮挽时,

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

天黑时,我躺在床上,

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边跨过, 

从我脚边飞去了。

(5)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 

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 

我能做些什么呢?

只有徘徊罢了, 只有匆匆罢了。

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 除徘徊外,

又剩些什么呢?

(四) 结合资料,感受作者情感

1.交流:作者诗一样的语言使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

生:

(1)《春》让我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2)《荷塘月色》让我感受到作者寂寞的心情、面对荷塘月色美景的喜悦之情。

(3)《匆匆》让我感受到作者担心时间一去不复返的苦恼。

2.结合背景资料,深化体会

《荷塘月色》 写于 1927 年 7 月。此时,正值“ 四·一二” 运动蒋介石背叛革命之时。曾参加过“ 五四” 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朱自清先生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匆匆》 写于 1922 年 3 月, 恰逢“ 五四” 运动落潮之际。当时的“ 五四” 知识青年忙于救国, 忙于追求进步; 他们备受政治环境的压迫, 却没有停下脚步; 他们苦恼、彷徨,却在冷静的沉思后,继续追赶人生的道路。“ 五四” 运动落潮期的现实情况让朱自清失望,但他在彷徨中并不甘于沉沦,他站在“ 中和主义” 立场上执著地探寻与追求。他认为:“ 生活中的各种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它的意义与价值! 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有它相当的位置。” 朱自清依托春景激发内心情感,借助想象释怀美好。

师:朱自清即使在彷徨、苦闷的生活状态里,依然能用这样美的诗一样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的作品中保持着对希望的向往。透过作品看到人生,可见他是一名积极抗争、以笔为武器的民主战士! ( 板书:民主战士)

3.学生带着理解再读自己改编的诗

( 五) 回顾板书,总结拓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朱自清,感受了他散文中诗一般的语言。朱自清的散文还有很多其他主题,比如描写亲情的《背影》,描写游学见闻的《欧游杂记》等,同学们可以课下找来看一看, 发现不一样的朱自清散文。


三、案例解析


群文阅读的教学取向是用显性的方式教表达, 用文章本身教表达, 这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学教育讲究的熏陶、感染, 强调学生的自读自悟。要让文学变得“ 看得见”,教师的选文非常重要,一组文章的表达方式要非常明显, 议题要非常明确, 教学任务要非常清晰。本节课以“ 朱自清把散文写成诗” 为议题,选择了《春》《荷塘月色》《匆匆》这三篇散文,从而让学生体会朱自清散文富有节奏感与韵律美、情景交融的特点。

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所以课前先让学生自主阅读了文章, 并运用保留单, 从写作题材、表达情感、写作特色三方面进行了思考,群文阅读经常会用到阅读单进行问题设计, 将多篇文章、多个话题元素融在一张表格或一张图表上, 大容量、大版块地进行梳理, 避免了提问过多、过杂的问题,又可以形成比较式阅读。

运用自主发现、合作探究的模式, 让学生在课上对阅读单的内容进行讨论交流,然后在班级中汇报, 教师在投屏上涂画批注,最后大家起梳理总结, 发现朱自清散文情景交融, 善用叠词、短句、修辞,引用诗词的特点。

课堂中设计了一个动笔的环节,让学生选取散文中的一段话改写成诗歌的形式,当学生写完后, 发现朱自清的语言确实是充满诗意的,因为不仅读起来有韵律美,重新排版后更是具有了诗歌的形体美。

最后结合两段背景资料,使学生了解到朱自清当时彷徨、苦闷的生活状态, 再去选读文中诗一样美的文字,体会到他的作品中一直充满着对希望的向往。透过作品看到人生,学生在本课认识到的不仅是散文家、诗人朱自清, 更是一名积极抗争、以笔为武器的民主战士。总之,散文的群文阅读就是要巧妙精准地确定议题, 清晰教学任务, 引导孩子们去关注语言,并以一种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带领他们去了解作者的想法、观点, 感受其表达的特点, 从中学会思考与发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