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岐黄针疗法治疗脑梗死后动眼神经麻痹病例分享

 新用户2909pCu3 2022-07-20 发布于广东

动眼神经麻痹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患者主要表现为复视眼肌麻痹、上眼睑下垂、瞳孔功能障碍、眼球运动受限及对光反射消失等[1]。造成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很多,包括糖尿病、脑干梗死、微血管缺血、肿瘤、炎症、痛性眼肌麻痹、眼肌麻痹性偏头痛、头部外伤等[2]。动眼神经包括躯体运动神经纤维以及内脏运动神经纤维。躯体运动神经纤维支配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以及提上睑肌,内脏运动神经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及睫状肌。局部解剖学显示动眼神经起自中脑腹侧脚间窝,紧贴小脑幕切迹和蝶鞍后床突侧方前行,穿过海绵窦外上方进入眶上裂,于眶上裂处动眼神经分为上下两支,并靠近眶上裂内侧壁经总腱环入眶内[3]由于动眼神经核位于中脑中线附近,中脑或脑桥的任何病变都可能导致动眼神经麻痹,其中最常见的病因为缺血性的脑血管病

 

中医学上胞下垂、睑废、目偏视、风牵偏视、雎目等范畴,动眼神经麻痹在中医属目系统病,《灵枢·大惑论》曰: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 《诸病源候论·目偏视》曰: “目是五脏之精华,人脏腑虚而风邪入于目”;《灵枢·经筋》曰: “足太阳之筋……其支者为目上纲。由此可看出,目系统要发挥正常生理功能需要经络通达,得到五脏六腑之精气充养,与心、肝、脾、胃、肾、经络密切相关。因此中医认为,动眼神经麻痹的主要病机是机体五脏受损、脾虚气陷、精血不足、阴阳失调、 营卫失养,以及足太阳经及足少阳经经络失养所致[45

患者张XX,男,55岁,半年前于工作中突发左侧肢体无力,言语欠清,右眼睑下垂,于当地医院头颅MR示:右侧丘脑、枕叶及脑干急性梗塞。近半年来患者于当地康复治疗,眼睑下垂症状无明显改善,症见:右眼睑下垂,完全遮盖眼球,被动抬起右眼睑后有视物重影,伴左侧肢体无力,言语欠清,左侧口角歪斜。既往史: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最高180/100mmHg,平素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降压,血压未规律监测,2型糖尿病病史10余年,血糖控制不详。查体:右侧眼睑下垂,右眼球眼位向右下方偏斜,右眼内收、上视、下视活动不能,外展正常,左眼各向活动到位,辐辏反射右眼不能内收,双瞳孔等大、等圆,舌淡暗,苔薄白,脉细涩。

中医诊断:上胞下垂(气虚血瘀证)

西医诊断:1、动眼神经麻痹2、脑梗死后遗症3、高血压病3级(很高位)42型糖尿病

辨经筋: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

取穴:1、瞳子髎、鱼腰、阳白 均患侧2、印堂、攒竹、上明 均患侧3、风池、肝俞 往后依照123循环取穴 治疗频率每周1次。

刺法:平刺 合谷刺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局部消毒液消毒后,取1.5寸岐黄针,以飞针手法快速刺入瞳子髎穴,平刺,针尖方向沿眉棱骨向鱼腰穴及阳白穴做合谷刺,印堂穴向攒竹及上明穴做合谷刺,风池穴取侧卧位,向对侧眼球方向进针,进针深度约1.2-1.5寸,随后轻轻将针起出,干棉球按压片刻。肝俞取俯卧位,直刺进针深度约0.5寸,沿上下纵轴30°行合谷刺。

第一次治疗前患者右眼睑完全下垂,不能睁开

一次岐黄针治疗后

三次岐黄针治疗后

六次岐黄针治疗后

 

穴位解析

瞳子髎,《针灸甲乙经》:“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主治:目痛、目赤、目翳等疾病。

鱼腰穴:经外奇穴,奇效良方云:“在眉中间是穴”主治:目赤肿痛,目翳,面神经麻痹等。

阳白穴:足少阳胆经,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针灸甲乙经》“足少阳、阳维之会”“头目瞳子痛,不可以视”,现代常用于治疗眼睑下垂,面神经麻痹等。

印堂:经外奇穴,额部,两眉头中间,主治:目赤肿痛,头痛,失眠。

攒竹:足太阳膀胱经,在面部,当眉头凹陷中,眶上切迹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眼中赤痛及睑瞤动”《针灸大成》:“主目䀮䀮,视物不明,泪出目眩,瞳子痒,目瞢,眼中赤痛及睑瞤动不得卧。”

上明:经外奇穴,在额部,眉弓中点垂线,眶上缘下凹陷中,主治各种眼病,屈光不正,上睑下垂、视神经萎缩、面瘫等。

风池:足少阳胆经,后颈部,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的凹陷中,足少阳阳维之会,主治:中风、目眩、 目昏、 泪出、目内眦赤痛。

肝俞:足太阳膀胱经,肝之背俞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夜盲,目赤痛,青光眼等。

选穴思路:《灵枢·口问》载:“目者,宗脉之所聚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载:“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依据《灵枢·经筋》所载手足三阳之经筋结聚于眼及其周围,共同支配胞睑的开合及眼球的转动。故岐黄针疗法在本次病例取穴主要以足太阳膀胱经及足少阳胆经取穴为主,瞳子髎、鱼腰、阳白、印堂、攒竹、上明均以局部取穴为主,有研究证明[6-7]针刺局部眼睑穴位,可直接刺激眼部肌筋膜层及支配眼球运动的肌肉等组织,提高相关肌肉组织兴奋性,促进眼周肌肉的收缩,有效改善眼部肌肉麻痹

临床体会:岐黄针疗法在该病例中改善动眼神经麻痹眼睑下垂症状疗效显著,在岐黄针疗法治疗间歇期间为了维持及改善动眼神经麻痹症状同时有配合相应的康复训练,由于患者临床症状复杂,不单纯是动眼神经麻痹症状,同时涉及到运动功能左侧偏瘫,言语,认知,治疗方面涉及到常规西药、中药、康复训练等,经治疗后患者在偏瘫、言语、认知方面均有改善。

[1] 田国红, 万海林, 沙炎. 动眼神经麻痹的诊断及处理原则[J].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6, 16(6): 450-453.

[2] 朱丽平, 王佳伟. 周围性动眼神经麻痹临床特点与病因分析[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0, 20(8): 746-751.

[3] IACONETTA G, DE NOTARIS M, CAVALLO L M, et al. The oculomotor nerve: microanatomical and endoscopic study [J]. Neurosurgery, 2010, 66(3): 593-601.

4 沈菲,彭拥军.李忠仁醒神填精通络法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经验[J].中医药导报,2017,23( 6) : 49 - 51.

5 刘佳昕,王小寅,唐纯志.透刺配合半刺法治疗动眼神经麻痹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8,34 ( 4) : 44 - 47.

[6] 路进宝, 王雅丽, 张建东. 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对视觉电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0, 30(1): 72-74.

[7] 王欢. 眶内三针刺法治疗眼外直肌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D].哈尔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