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讲堂丨徐健顺教授吟诵教程十(1)《近体诗的读法(诗)》

 宝妞 2022-07-20 发布于河南

《吟诵教程》10—1

《近体诗的读法(诗)》内容摘要

     近体诗要怎么读?第一条:入短韵长。第二条:平底仄高。普通话是平高仄低的,是相反的,但是普通话读成平低仄高没有任何影响的,读没有影响,唱才有影响。举例:白日依山尽。在形式上,古人是这样的:平声低而长,仄声高而短,这样就平衡了。

     从形式上来说是平衡的,现在的读诗,仄声被严重忽略了。从意义上来说,平低仄高是有涵义的。如“白日依山尽”,“白日”高,“山”低,“黄河”低,“海”在远处,是高的。

     第三条:平长仄短。是说所有字分成长中短三种音,这件事不仅仅是近体诗是这样,古体诗也是分长中短音的,文也是分长中短音的。韵字、二四六的平声字读长音;入声字读短音;其余的字不管平声还是仄声都差不多,读中音。

举例:仄起七律的格律,需要拖长的字。变化多端才是我们的汉诗,汉诗哪是那么简单的?但是非常复杂的变化中,它的道理很简单。除了韵字以外,拖长的字分别是4 26 26 4 4 26 26 4.

给古诗文加吟诵符号这件事在日本和韩国古来就有,历史超过一千年。日本的诗吟社有谱子的,每个字都有符号,韩国也有。但到现在为止,我从没有发现我们中国古代有吟诵符号,为什么呢?因为日本韩国是学外语,我们是母语,见字就唱,还需要这个吗?本来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现在我们也需要吟诵符号了。

     是谁最早发明的吟诵符号呢?我也不知道。我见过的最早的吟诵符号是叶圣陶先生跟夏丏尊先生在《文心》这本书中出现的。《文心》就是讲语文要怎么教。但是它是通过一个虚构的王先生是怎么教的,然后带着人去参观王先生的课,跟他聊天等等这样一个方式,很有趣很活泼的方式讲述了语文要怎么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张就是一定要吟诵!而且叶先生发明了这套吟诵符号,我们是在叶先生这个符号的基础上做了简化,而且在现在的电脑键盘上能敲出来,确定了这个符号。好多老师一起做的。平声字用“横”,仄声字用“竖”。平声字三种:韵字最长,三条横;二四六的平声字其次,两条横;一三五的平声字最短,一条横。入声字是(!)竖点,第一表示入声属于仄声,下面加一个点意思是说它是仄声字中的短读音,读得短,读得重。在古文的符号中我们把点作为重读符号。

吟诵符号练习:《清明》

现在的朗诵没有一句是读对的。没有一句是读对的,就没有一句是理解对的。练习读《清明》。问:那天下的是毛毛雨还是小雨还是大雨还是暴雨?“清明时节雨纷纷”,“纷纷”读长和读短一样吗?

还有一个问题:你不觉得“清明”和“时节”是重复的吗?“清明雨纷纷”和“清明时节雨纷纷”意思有什么区别啊?强调“清明”是个“节日”,所以“节”读得又高又短。“路上行人欲断魂”,“路上”高,“行人”低,“魂”拖长韵尾un。路上和行人好像也有一点重复,行人是路上走着的人,这是二十一世纪的理解。行人,在意象系统里,“行行重行行”,是漂泊在外的人。这个漂泊在外的人此时此刻正在走路,下着雨还在走路,所以强调“路上行人”,所以才“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有”向上挑,疑问句调。“家”拖长,“牧童遥指杏花村”今天我们的课本解释说:作者写到最后,笔峰一转,他的心情开朗起来,开着杏花的村子嘛,多么美丽、温暖,所以作者前面那么悲伤,到了结尾他还是有希望的。我说这叫没心没肺,你不觉得逻辑不通吗?注意力放到牧童上,这一天清明祭祖的日子,但是杜牧在外地祭不了祖,不但祭不了祖,还下着雨;不但下着雨,他还得行路,所以他断魂啊,多么想有一口酒喝,暖暖身子,乍暖还寒,借酒浇愁,他找人打听哪里有酒家,结果问的是一个牧童。牧童是什么人啊?中国的诗歌意象里,牧童永远是无忧无虑的。虽然在实际上小牧童也有他的忧虑,但在意象系统里,小牧童就是无忧无虑的,他也根本理解不了作者的心情,牧童是怎么回答他的呢?是“遥指”,什么叫“遥”啊?远远的,说去吧去吧,五十里地外有个杏花村。所以这一句是说:我连酒都喝不上啊,而且我还要面对一个嘲弄我的小牧童。

诗的结构叫做起承转合,第三句一转,好像有点希望了,第四句又没了。我们看,四句没有一句读对,所以就没有一句理解对。吟诵很重要,要吟诵啊。再看陈少松先生吟诵的《清明》,注意长短高低。

全国各地的吟诵,读音可以不一样,旋律可以不一样,长短高低是一样的。南怀瑾先生吟诵的《清明》。我们采录南老,每一首诗最后,他都说“这首诗是这样念的”。南老刚刚去世,很多人说南老学问不扎实。我学问也不扎实,你们扎实吗?我们可以学问不扎实,我们也可以条件能力很差,但是事是一定要做的嘛。所以我们对南老是很敬佩的,今天看到他的录像,真的是很感慨。

传统吟诵举例:《赠汪伦》仄起七绝  先标注吟诵符号,东北华锋先生吟诵,山东王佩行先生吟诵。湖南史鹏先生《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潮汕话《登金陵凤凰台》

湖南 周笃文先生《南山》(南山云接北山云 变化无端昔至今)周先生吟了一遍说:“这个令人悲痛啊,这个人了不起,我哼哼地并不好,但是把我的情感调动起来了。”周先生就坐下来,他哭了。这是我们吟诵采录的时候经常碰到的情况。就是一个先生本来好好的,但他吟完一首诗之后就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周先生说的对:它把我的感情调动起来了。为什么?有长有短有高有低,这个声音的意义和它的力量直接打动心灵。

台州 谢丹月先生(女)《早发白帝城》


这些例子说明全国各地不管是什么样的方言,它的规律都是一样的。

平仄读法的涵义:既然平仄的格律是出于汉语的特点和吟诵的需要自然形成的,那他形成以后,大家都是按照这个方式去吟诗,那这个方式本身就会产生声音的含义,所以他的长短高低是有意义的。自然你读高的时候想表达一个高的东西,读低的时候就想表达一个低的东西,这是人的本能。所以最终表现在诗歌上,长短高低基本上是有含义的。

长短的涵义比高低的涵义还要强,还要明显。读法的涵义分三种:平声低长,表示延展。(你看一个低低的声音,拖出去了,就延展。)仄声高而短,表示强调。入声短促,表示特别强调,并表示顿挫、痛苦、决绝、快速、轻灵等等。

我们用这些读法的涵义重新再去看那些诗,就会读出声音的含义来。举例:《登鹳雀楼》,这是一首仄起五绝。这首诗一直被我们误解,因为我们现在祝人进步的时候经常会说“祝你更上一层楼”,但是在古代没有人祝你更上一层楼的,上楼时不能祝的。

因为“登楼”是一个意象,中国的诗歌是用意象来说话的。“上楼”在古诗词当中基本上没好事。辛弃疾说“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说愁的时候才上楼!

晏殊说“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断天涯路”,还有“柳外楼高空断魂”“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月明楼高休独倚”“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辛弃疾“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 无人会登临意”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有没有微笑着上楼的?也有,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识愁 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一上楼就发愁,登楼没好事。

 为什么是这样?因为三国时,王粲做了一篇《登楼赋》,凄凄惨惨。所以登楼就是发愁的意思。那么祝你进步不能祝你上一层楼,那要祝什么?祝你上一座山!我们古人登高而望远,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等泰山而小天下。登山才是进步,才是抒情言志的,所以李白说“登高壮观天地间 大江茫茫去不还”,那是登庐山。

 所以记得,以后祝人进步祝你更上一座山,不要祝人上楼,上层楼更发愁。

《登鹳雀楼》首先是韵,一首诗最重要的是韵,这首诗是尤韵,iou。现在我们把所有尤韵的字都凑一块儿,凡是韵母是iu和ou,一声和二声的字我们把它列出来:“游 流 留 悠 休 忧 愁 优 犹 求 囚 油 由 纠 揪 秋 侯 头 牛 钩 勾 楼 柔 幽 谋 浮 抽 偷 投 收 舟 惆 粥 稠 洲 州 兜”

所有的这些字有没有一个共同的含义的特点,如果他们的意义有一个共同点,那个共同点一定就是“iou”的意思。不是百分之百的字有共同的含义的特点,但是有百分之八九十的字有这个共同的特点。这些字大多是“柔 悠 慢 长”的意思。

尤韵有含义的,尤韵的诗全都慢悠悠的,如“思悠悠 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弃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烦忧”“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都慢悠悠的,怎么更可能有祝你“更上一层楼”这么一个雄壮的呢?这不可能的嘛。是因为我们读得太快,朗诵。你把“楼”拖长五秒钟试试,没劲了。

今天有一个外来词“加油”,石油时代,我们喊的时候怎么喊?“加”字长,“油”字短。你要是倒过来试试,全趴下了。这个韵不可能是一个有劲的意思。

《登鹳雀楼》“白日”上来就是两个入声字,第一句感觉就是一动画片,白日在上面,是那么亮。依山,日落是个过程,是这样划过去的,“尽”终于没有了嘛。你只要把声音高低长短读出来就不用解释了。

第二句:黄河在下面,而且是长音,很长很大,长音后面接一个短音,“入”很快就到大海去了,迅速。时光流逝,流水永远是时光流逝的意思,因为《论语》里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叫意象系统。“白日”在中国诗歌的意象系统中,太阳是生命的意思

第三句一头一尾两个入声字,表示决绝、有劲,这是最有劲的一句,这就叫起承转合,这一句是转的才有劲。他的意思是什么?太阳落到山的那边去了,黄河流到海里去了,但是我多么想看到它们,抓住它们,它们到了千里之外,我也要看到它们,我不想让时间流走。

最后这一句你看长短关系,前面三个是短音,后面两个是长音。高低关系,前面是高音,后面是低音,这一句读起来最没劲。这句为什么没劲呢?关键是这个字“一”,入声字。答案在题目里。古人作诗,题目也是诗的一部分,题目不是乱起的,它必须跟这个诗结合。

这首诗为什么叫《登鹳雀楼》?如果是因为这个诗是登上鹳雀楼作的,所以叫《登鹳雀楼》,那就没意义了,那是到此一游,王之涣也太没劲了。我们现在的理解跟鹳雀楼一点关系都没有。他为什么要登鹳雀楼?因为它必须是鹳雀楼,这首诗只有在鹳雀楼才能理解。

   杜甫的那首诗叫《登楼》,没说登什么楼,因为无所谓,登什么楼都这感情,但这首诗不同,这是古人作诗的严谨。鹳雀楼还在,在现在的陕西,鹳雀楼的特点,三层。明白了吧?“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这个就跟“一枝红杏出墙来”是一样,逻辑上是不同的。欲穷千里目得上千层楼啊,怎么能只上一层呢?所以鹳雀楼三层,现在他在第二层了,只有一层楼可上了。

所以他说“欲穷千里目”,我要望到千里之外的太阳,千里之外的黄河,我更上一层楼,我抓不住它呀,我只有一层楼了,时间怎么能抓的主呢?“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中国式的起承转合。

举例: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先标吟诵符号,再正确地读,“翠”是嫩的,美丽的,比“绿”有一种美丽的意思在里面。“两个”强调数量之少,鸟儿小。“黄鹂”的“鹂”为什么要拖长?黄鹂的叫声很长。

“一”强调,就一行;“行”长嘛;“白鹭”为什么要特别强调?“白鹭”是什么意思?(敢于说自己不知道就是进步。)白鹭生活在水田里,跟人生活的特别近,就生活在人的村落的旁边,现在也是这样。所以每当白鹭出现,就说明这个地方的生活悠闲而富足。所以“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生活很悠闲。

如果是白鹤飞,那下一句就该神仙出来了。苍鹭也不行,苍鹭离人要远。“窗含”平声表示延展,“含”为什么这么长?在窗户的这一幅画面中,西岭很小很远。“西岭”强调,为什么呢?成都在四川盆地,有东岭、西岭、南岭、北岭四个岭,北岭是著名的蜀道,他为什么不强调北岭呢?

杜甫住的地方叫浣花溪,浣花溪是三面环水,有那么七八户人家,杜甫家是茅草屋,东西南北窗都有,为什么偏偏含西岭呢?他强调西岭就像强调白鹭一样,为什么?因为东岭、南岭、北岭跟西岭不同,西岭是国境线,西岭是横断山脉,西岭的那边是吐蕃,当时已经跟吐蕃打起来了,那不是文成公主的时代了。吐蕃跟唐朝在玄宗时代打得非常厉害,尤其有著名的十曝城之役,唐朝死了十万人才拿下一个吐蕃的小城,人家守城的人才七百人,这是哥舒翰干的事儿,就为了升官。这是安史之乱期间做的了。

后来吐蕃整个把河西走廊占了嘛,所以唐朝就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在中原,一部分在敦煌那边,再往北还有一唐朝,那个唐朝还活了一百多年。两唐朝,中间是吐蕃。当时四川还没有打起来,但是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西岭,吐蕃一定会下来的,不知道是那一天,实际就是这样的,后来杜甫一离开西川,吐蕃就打过来了。所以特别强调西岭。

“秋”字为什么长?为什么不说是“千年”呢?千秋跟千年意思一样吗?不一样的,这就是意象系统,千秋有历史感,千年就比较弱,为什么?因为孔子做过一本书叫《春秋》,所以春秋就是历史的意思。“千秋”那么多年,我们的历史在那里沉淀、掩盖。这就是杜甫的诗,为什么黄庭坚说他“每饭必思君”,杜甫这个人走到哪儿都是心怀天下,这就是儒士。

为什么要强调“泊”?杜甫住的地方叫浣花溪,浣花溪有多宽呢?很窄,是一个小溪,杜甫有诗“野航恰受两三人”,就只能放独木舟。但是杜甫还有一首诗“值水势如潮 凭栏欲作长联......聊作短述”那天发大水了,浣花溪涨水了,凭栏诗兴大发,没作出来,所以说“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我就这么个人啊,所以就没做出来嘛,谁让我那么性僻呢?

所以“老去诗篇浑漫兴 春来花鸟莫深愁”算了算了,就这么着吧。桃花溪可以涨水,涨水之后有多大,浣花溪宽的地方挺宽的,就可以泊万里船了。为什么用“泊”字?因为他想告诉你:我们浣花溪涨水啦!很高兴啊。

举例: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先标吟诵符号。这首诗是一首仄起七绝,除了第一句第二个字以外,其他都是仄起七绝的格律。拗体诗有两种,一种是拗救体,一种是拗了不救的,这是真正的拗体诗,就是跟你别扭着。那真正的拗体诗一定是有道理的。

这里为什么用“人”呢?其实很容易用一个仄声的,比如“故友”,读一下感受感受。感受到了什么?你没有听到那种一步一回头的依依不舍吗?李白舍不得他走。这个是孟浩然,李白的偶像。李白的最大的偶像一个活人,一个死人,死人就是谢眺,“一生低首谢宣城”,那简直是五体投地。一个活人就是孟浩然。那时李白很年轻啊,二十多岁,追星啊,老远老远追到了黄鹤楼时,孟浩然已经走了,所以要用一个平声来表示这种依依不舍。

“烟花”延展,表示很多;“三月”,暮春,花落的时候(齐秦的《花祭》)“下”去声,坚决。

“孤帆”越走越远,李白站在江边一直在看着,“尽”坚决。只看到了长江天际流,为什么强调天际?因为它流的方向和孟浩然去的方向是一样的。长短高低都是有道理的。

拗体的平声变仄声的例子:杜甫“千朵万朵压枝低”,这一句应该是“平仄平”,现在是“仄仄平”。可以换成别的字,如“丛”,为什么非要重复用“多”?前面没有长音,“枝”是平声。所有的拗体都是有道理的。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