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原创]•林 岱:大西南游记之一:凤凰印像

 晓岸瘦风 2022-07-21 发布于湖北

大西南游记
·林 岱

2013年五一期间,时有余暇,因拈连假日,与弟子陶君礼林相约西游。由礼林驾越野车,二人于4月27日午刻从潜城出发,经由后湖上高速,径取湘西。行前已拟好行走路线:由湘入黔,自黔入滇,由滇入桂,自桂经湘回鄂。如斯快意旅行,云游湘黔滇桂四省区,不亦乐乎?因作大西南游记。

大西南游记之一:凤凰印像


景仰凤凰久矣。地处湘西的这样一座古老的小城池,究竟有着怎样的奇山异水,包裹保存了一段怎样的尘封岁月,又浸润出一幅怎样不可复制的人文地图?

2013年4月27日,与陶君礼林午后13时从潜江出发,由陶君驾车,从后湖上高速,沿宜黄高速西行。在荆州转207国道南下,出公安,进入湖南澧县。澧县因澧水而得名,扼由鄂入湘门户。不知为何,我对澧水格外钟情,那一江清碧晶莹似玉的水流,静静淌过湘西野陌,从见到她的第一眼起就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忆起数年前游常德,曾写过一篇《沅水清兮澧水蓝》的小文,那份痴情到今天还能回味得见。

车入澧县城,发现数年前所见的安静小城已经不见了。新区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高楼林立,到处都呈现着改革开放的年代中国二、三线城镇的模板。在这里,小陶略为调整了路线,改走津市往常德。约下午2时多到达常德郊外一小镇。在一朋友处小歇片刻,又上路了。过常德后,上56号高速。一路往西南方向挺进。经过几个隧道,晚七时多到达吉首。此时天渐渐黑了,路向南转,向凤凰。晚八时许到达湘西凤凰县城。

湘西在漫长的年代里,都是蛮荒僻塞之地。或许是因了这种地理上的荒,才为我们保存了一些纯粹的自然山水与人文净土。凤凰古城就是一个典范吧。凤凰本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与龙同为华夏民族的图腾。相传天方国(古印度)神鸟“菲尼克司”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复生,鲜美异常,不再死。这就是凤凰。此处用美丽的凤凰来命名这座美丽的小城,又何止是寓意祥瑞呢,实在是名至实归也。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浸润出的文化古城不在少数,据说最最著名的有十大古城:凤凰、丽江、平遥、阆中、歙县、大理、荆州、襄阳、商丘、兴城。凤凰堪称其中的佼佼者,无怪人们以“湘西明珠”喻之。有人说凤凰的风景将自然的、人文的特质有机融合到一处,透视后的沉重感也许正是其吸引八方游人的魅力之精髓。这个说法不无道理。

清浅流急的沱江是凤凰的母亲河,古城因江而兴,可以说是沱江成就了凤凰古城。湘西沱江干流全长131公里,至泸溪县河溪会武水,在武溪镇汇入沅江,为流经凤凰县境最大的河流。清流漂碧的沱江,依着古城墙垣缓缓流淌,一年又一年,光阴也如河水一般缓缓,把那积淀了数百年历史的土家吊脚楼,定格在河的两岸。古老的城廓依江而建,逶迤联珠,展现眼前的是一幅恍若隔世的尘封画卷。

凤凰县自古以来是苗族和土家族的聚居地,以境内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古城因此得名。凤凰古城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历经300多年的风雨沧桑,古貌犹存。时光流转,她那朴野素雅的美丽,仿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璞玉,一朝示人便名扬天下。

夜色朦胧,光影灿然。大街上吃夜宵的摊子一溜儿排开,神秘的凤凰古城好似深锁宫墙的宫女,不见踪影。我们拣了一个路边摊子,点了几道湘西特色的小菜小酒,先从味觉上找一点感觉。饭后,约请来一位湘西妹子——一位年轻的女导游。这位热情的凤凰女子,有着沱江一般的窈窕身材。她很友好地带我们去轻轻叩响古城的夜之门。据说如今的凤凰已被商业化武装到了牙齿——进城要买门票。晚上逛古城是不要门票的,女孩悄悄对我们说。

进门处,一片开阔的广场上,挺立着一只鎏金的展翅凤凰的大型雕塑。从迷宫似的小巷进去,鳞次栉比的老宅商铺,悬挂在翘角屋檐的酒旗灯笼,青石板路上来来往往的观光人流,一下子就淹没了我们。这些打扮得非常道的时尚商号都在售卖些什么呢?各种特产吃食手工时装日用百杂,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没有你看不到只有你想不到。往前,走过一个人流如鲫的城门洞,眼前豁然开朗,仿佛一个世外桃源展现眼前,一条清泠泠的河道飘带一样横绕而来,两岸密织的灯火、天上的星光、河中的倒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汇,让人恍如置身云气缭绕的星际太空,产生一种如梦似幻的幻觉感。河岸边林立的酒吧,那一扇扇灯火摇曳的窗口,时尚的人群正劲歌热舞,为古城的夜强化了一种现代的动感。移步换景,景皆不同,人情风物,目不暇接。路转溪头,又是一条小巷,一个门牌上写着:熊希龄故居。不期然误闯入了一个昔日名流的老宅前。

熊希龄(1870年-1937年),中国资产阶级政治家,曾任北洋政府总理。他自幼天资聪明,被喻为“湖南神童”,十五岁中秀才,二十二岁中举人,二十五岁中进士,后点翰林。1913年当选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由于他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不久被迫辞职。熊希龄晚年致力于慈善和教育事业,1920年创办著名的香山慈幼院。1937年12月25日这位民国时代风云人物在香港逝世,享年68岁。当时国民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

熊希龄故居位于凤凰古城北文星街内的一个小巷里,故居往东200米便是秀丽的沱江。故居为四合院,系南方古式的木瓦结构,比较矮小但很精致,现存房屋4间基本是保持原貌,很富于苗族情调,属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出小巷,在江边漫步,听水声潺潺,看灯火夜市,扑面而来的沱江的夜风,令人舒觉凉爽。

第二天清晨,那位年轻的女导游早早来叫我们,一起品尝了凤凰的特色早点——苗家凉皮。随后我们去领略白天的凤凰古城。走进那些韵味十足的古典小巷,仿佛进入了一段尘封岁月一般,古老与现代在这里交相辉映,让人直有一种跨越时空之感。这一家一家的小商铺,比赛儿式的,把凤凰几百年积攒下来的民俗工艺品、特色美食等等之类,都拿出来摆放在显著的位置售卖,供观光客品鉴。

凤凰特产都具有浓郁的湘西少数民族特色,品类繁多,著名的有凤凰姜糖、水果之王猕猴桃、龙须酥、血粑鸭、芙蓉镇米豆腐、熏腊肉、苗族扎染布料等等,不一而足。光售卖姜糖的店子就五花八门。姜糖是凤凰传统的休闲食品,据说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主要配料采用红白砂糖、生姜、芝麻、优质茶油、山泉水等,手工精制而成,集香、脆、甜、辣为一体,回味无穷,并具有暖胃、防治感冒、止呕吐、解表、化食、止咳化痰、开胃生津的功效。

凤凰城名胜古迹不少,多故居别墅,人文胜迹。在一条街的转角,有一处“杨家祠堂”,看见这一照壁时,颇令我惊喜了一阵子,因为这是我们杨家的祠堂呢!天下杨姓乃是一家,想不到在凤凰还能找到杨姓符号,实在是让人感到有宾至如归之感。据史料介绍,杨家祠堂始建于道光16年(1836年),由太子少保、果勇侯、镇竿总兵杨芳捐资修建,木结构四合院,上下两层,占地770平方米,由大门、戏台、过厅、廊房、正厅组成,呈长方形。戏台为单檐歇山顶,檐下饰如意斗拱,高16米,四根台柱雕龙刻凤,戏台为穿斗式,正殿为抬梁式,整个建筑做工精细,极富民族特色。

沿着沱江边的城墙往前走,从一家小店传来很动感的音乐节拍,驻足流连,是一家售卖非洲手鼓的店子,一个小姑娘用手很情绪地拍着手鼓,很酷的样子,非常可爱。小陶买了三碟光盘,多手鼓音乐。此后我们在车上就听着这些前卫的歌曲,最让我痴迷的记得有勤琴演唱的《冷冷的夏》,还有丽江小倩的《一瞬间》。

然而,凡到凤凰观光之徒,多少都会受到沈从文、黄永玉等人的诱惑,你一定不能不到访沈从文故居。沈从文是从凤凰走出来的乡土文学大家,沈从文其人及其作品,有着极深的湘西烙印,与如今的凤凰古城,可谓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割。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沈从文于1923年游学北京,窘困中开始用“休芸芸”这一笔名进行创作。从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建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了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尤其于1934年完成的《边城》,是这类“牧歌”式小说的代表,也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反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他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位。

关于沈从文与名门闺秀张兆和的爱情故事,多少传奇经历,如今已成美谈。话说徽籍苏州一个名叫张吉友的富商,除了拥有万顷良田,热心于结交蔡元培这样的教育界名流、投资教育事业,还因四个才貌双全的女儿而尽人皆知。四姐妹是当年第一批中国公学预科女生。大姐张元和(嫁昆曲名家顾传玠),二姐张允和(嫁给语言学家周有光),三姐张兆和,四妹张充和(嫁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前面三个姐妹,嫁的都是当时社会名流。而三姐张兆和,因为沈从文的追求,名声最响,在中国近代史上知名程度仅次于宋家三姐妹。青年时代的沈从文因写新潮的白话小说而在文坛崭露头角,由诗人徐志摩的介绍,他被中国公学校长胡适聘为教师。然而木讷的沈从文第一堂课就洋相百出,他万万没有想到在那些目睹他出洋相的女学生中,就有以后成为他夫人的张兆和。校园相遇,沈从文对张兆和可谓一见钟情。18岁的张兆和在中国公学曾夺得女子全能第一名,她聪明可爱,单纯任性。兆和身后有许多追求者,她把他们编成了“青蛙一号”“青蛙二号”“青蛙三号”。二姐张允和取笑说沈从文大约只能排为“癞蛤蟆第十三号”。自卑木讷的沈从文不敢当面向张兆和表白爱情,他悄悄地给兆和写了第一封情书。老师的情书一封封寄了出去,张兆和把它们一一作了编号,却始终保持着沉默。后来学校里起了风言风语,说沈从文因追求不到张兆和要自杀。张兆和情急之下,拿着沈从文的全部情书去找校长胡适理论。兆和把信拿给胡适看,说:老师老对我这样子。胡校长答:他非常顽固地爱你。兆和马上回他一句:我很顽固地不爱他。胡适说:我也是安徽人,我跟你爸爸说说,做个媒。兆和连忙说:不要去讲,这个老师好像不应该这样。没有得到校长胡适的支持,张兆和只好听任沈老师继续对她进行感情文字的狂轰滥炸。沈从文开始了他马拉松式的情书写作。他在信里对兆和的称呼永远是那样深情,从“三三”“三妹”到“宝贝”“小妈妈”。天才的沈从文怀着单纯的“乡下人”思维去喝着“甜酒”,其中滋味或许只有他们知晓。1932年夏天,张兆和大学毕业回到了苏州的老家。沈从文带着巴金建议他买的礼物——一大包西方文学名著敲响了张家的大门,二姐允和出来招呼了这位不速之客。弄堂很窄,允和对站在太阳底下的沈从文说:你进来吧,有太阳。沈从文不进来,允和就告诉他三妹上图书馆去了,不在家,让他进来等。沈从文听完说了声“我走吧”回头就走了。沈从文回到了旅馆,一个人躺在床上胡思乱想,满脑子尽是张兆和的音容笑貌。三妹回来后,允和把她骂了一顿:你假装用功,明明晓得他今天要来。兆和说:我就是用功,哪晓得他这个时候来啊。允和让妹妹大大方方地把老师请到家里来,兆和终于鼓起勇气回请了沈从文。心潮澎湃的沈从文回到青岛后,立即给二姐允和写信,托她询问张父对婚事的态度。他在信里写道:如爸爸同意,就早点让我知道,让我这个乡下人喝杯甜酒吧。张兆和的父亲开明地答:儿女婚事,他们自理。带着这份喜悦,两姐妹便一同去了邮局,给沈从文发电报。允和拟好的电报是:山东青岛大学沈从文允。很简单。兆和的则是:沈从文乡下人喝杯甜酒吧。结婚后,小夫妻感情幸福甜蜜,写信以“三三”“二哥”等昵称称呼,让人羡慕不已。且看一段信文:“三三,我今天离开你一个礼拜了。日子在旅行人看来真不快,因为这一礼拜来,我不为车子所苦,不为寒冷所苦,不为饮食马虎所苦,可是想你可太苦了。”当别人问起张兆和的情况来,沈从文恨不能说,她就在我的口袋里呢。后来,沈张伉俪一生历经坎坷磨难。1988年5月10日,饱经沧桑的沈从文安详地离开了人世,把无限的眷恋留给了白发苍苍的妻子,就如同留给了人间无限柔美的湘西。“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是作家和学者的沈从文的一段经典文字。

沈从文故居就在一条小巷的尽头,小小的家居环境,永远是观者如云,人们景仰这位诞生在凤凰小城的伟大作家,试图搜寻关于他的点点滴滴。随着潮涌的人群,我们已经找不到那个曾经出入于这条小巷的少年的影子。

离开沈从文故居时,太阳已经很高了,前路漫漫,我们带着极其不舍的心情与女导游与凤凰告别,向着贵阳方向进发,渐行渐远,渐行渐远,把那古老的城池,把那梦里依稀的沱江,还给湘西那片神秘的土地。


往期回顾:[文学原创]·林 岱:夜合枝头别有春


作者简介:

林岱,本名杨代林,崇尚自由行走,独立写作。

林岱原创散文作品
申明:本平台部分图片、音乐和歌曲来源于网络,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得相关内容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本平台将尽快删除,谢谢您的支持!

上图为家园平台小编正在编辑作者林岱发来的原创散文作品大西南游记之一:凤凰印像任何抄袭和不经同意的转载都是可耻和卑劣的盗窃行为!本平台将诉诸法律!

    守望梦中的家园

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守望梦中的家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