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根据DNA检测,曹操不是夏侯的后代,爱新觉罗家族可能来自成吉思汗

 where5 2022-07-21 发布于布基纳法索
Image

一块几百年前、几千年前甚至几十万年前的骨头,会告诉我们什么?几万年前的古人类跟我们的关系是什么?通过骨头中的DNA,我们能够回到过去,把“过去”直接拿来跟“现在”进行比较,从而知道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

文/王传超

也许每个人小时候都问过父母,我是从哪里来的?我想大家也得到过非常多的答案,比如是从石头缝里面蹦出来的,从街边捡过来的,从垃圾桶里面捡回来的……

Image

但是随着我们逐渐长大,会不满足于父母的答案,会自己探索“我们究竟是谁”“从哪里来”这样的问题。于是,我们就会去求助科学家——也就造成了我在办公室里从来不敢装座机,甚至电话也不太敢接。因为有很多人会来电话找我,问我能不能帮他测一下DNA,告诉他是不是李世民或者赵匡胤等人的后代。

之所以现在会遇到这么多问题,是因为我在十年前干了一件非常神经的事情:我们向全国发出了一个寻人启事,去找曹操的后代。

Image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距我们有1800多年。那么,我们如何在现在中国的10多亿人里判断谁可能是曹操后代呢?

我们研究的工具就是男性所特有的一种Y染色体,它只能从父亲传给儿子。也就是说,只要不改姓、不收养、不红杏出墙,Y染色体就会永远跟着男性的姓氏传递下去。

如此,我们就可以在现代姓曹的人里边试图寻找共同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同时又能够跟1800年前的曹操联系起来。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又遇到了更大的困难:“曹”这个姓氏在中国现在有700多万人,都筛一遍不太现实。所以我们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坐标——家谱。

家谱在中国有非常悠久的文化传统。我们翻遍了全国的曹姓家谱,拜访了所有跟曹操相关的家族。从北方一直到南方,一共调查了79个曹姓家族,取了几百份样本。

我们为什么觉得曹操的身世之谜如此有趣?

首先,曹操非常有名,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他。

其次,曹操的身世存在争议。曹操的爷爷是一个太监,所以不可能拥有自己亲生的后代。因此在当时,曹操的身世就一直为大家所诟病。

曹操怎么介绍他的身世?

他说自己是汉丞相曹参的后代(“汉相国参之后”),这里的“参”指的是“萧规曹随”里的曹参。在三国的年代,一个人的出身就很可能决定了他的政治生涯。曹操说是曹参的后代,就为他辅佐汉室江山提供了一个非常正当的理由。

但是曹操的一些敌人怎么说?

袁绍当时攻打曹操,他说曹操的父亲曹嵩其实是街边的乞丐抱养过来的(“父嵩,乞丐携养”)。东吴人也是曹操的敌人,写《曹瞒传》,说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夏侯氏之子,曹操和夏侯惇是堂兄弟(“太祖与惇为从兄弟”)。

Image

我们的DNA结果后来发现,在家谱上说是曹操后代的这些人,他们有一种非常高频率出现的Y染色体类型(O2,图中用五角星标注);我们也调查了自称是曹参后代、但不是曹操后代的那些人,他们有另外一种Y染色体类型(O3)。O2跟O3虽然只是一个数字的差别,但它们中间岔开了2万多年。所以,当时曹操可能是自己杜撰了曹参后代的身份。

为了进一步揭开曹操究竟是谁,我们又跑到了曹操的老家——安徽亳州。安徽亳州是曹操爷爷发迹的地方,那里有他们家方圆几公里的一个墓葬群。我们从里面选取了一个有确切身份记载(曹操的叔爷爷曹鼎)的墓葬,然后在墓葬主人的一颗牙上钻小孔、取粉末来提取DNA。结果发现,曹操叔爷爷的Y染色体类型跟曹操现在的后代是一样的。

Image

也就是说,曹操其实与叔爷爷来自于同一家,而不是街头乞丐抱养的后代;同时,他也不是夏侯的后代。这说明当时的袁绍跟东吴人说曹操身份来源不明都是在诟病他,而我们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曹操正名了。

Image

我们还可以跨越五六千年,去研究全体中国人的祖先。我们发现,有将近一半的中国人都可以追溯到5400~6800年前的三个老祖宗,就是图上这三个最末端的α、β、γ分支。可以想象为:远古时代有三个非常强大的父系部落,这些部落里的人娶了很多老婆、生了很多孩子,如此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就奠定了整个中国的遗传基础。

Image

我们用同样的方法,还判断了清朝皇族爱新觉罗家的Y染色体类型,发现属于C3b下面的一个小分支。有趣的是,C3b下面另外一个分支在蒙古族里边频率特别高,有可能是成吉思汗(或者和成吉思汗有关的部落)的Y染色体类型。我们还可以把时间从清朝推到元朝,甚至再推到七八千年前——因为我们发现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古人Y染色体类型也属于C3b。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男性相传的Y染色体,重构出延续8000年的父系血脉。

看过金庸小说的人都想知道乾隆跟陈家洛有没有关系。如果你现在拿起手机去搜索关键词,可能会看到一些消息,说DNA研究已经给出了答案——乾隆跟陈家洛是一家的。

这个消息来自于新垣平写的一本书,《剑桥简明金庸武侠史》。在书中第27~28页,新先生言之凿凿地说,复旦大学人类学实验室的李辉、严实和王传超写了一篇论文,发现清高宗后裔的Y染色体跟其他清朝的皇室都不一样,反而跟海宁陈家是完全吻合的。并且哪一年发表在什么期刊上都写得清清楚楚。

大家信吗?

全是假的,我们根本就没有做过这个研究,更没有写过这篇论文。神勇的新博士还有广大的网民朋友帮我们杜撰了这篇论文,并且把这个故事讲得有声有色。

所以大家可以理解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会打电话找我,就因为想知道自己是不是乾隆的后代,跟陈家洛有没有关系。

其实作为科学家,我们更关注人类整体。

如今,我们已经可以从古人类的身上直接提取DNA,比较与几千年前、几万年前人的关系。十多年积累的数据,几乎重写了人类起源、迁徙和演化的历史。

Image

我们的祖先都可以追溯到30多万年前的非洲。大约5万多年前,他们离开非洲,到达了中东和近东,碰到了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是在23万年前就出现在欧洲的一种古人类,不过在3万年前突然灭绝了。我们的祖先跟他们在欧洲可能共存了有1万多年的时间。这么长时间的共存,那么有没有发生点什么事情?还真的发生了。通过与尼安德特人的DNA比较,我们发现我们都带有2%-3%的尼安德特人血统。

我们的祖先在和尼安德特人混血之后,一个分支走向欧洲,变成现在的欧洲人;另外一个分支继续向东,沿着海岸线走到了亚洲。可能是在中国南方或者东南亚,又分出两个分支:一个分支继续北上变成了我们的祖先;另外一个分支继续南下。在南下的过程中,他们又碰到了另外一种古人类丹尼索瓦人——丹尼索瓦人跟尼安德特人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最后也灭绝了。经过和丹尼索瓦人混血,现在的巴布亚人、新几内亚人甚至澳大利亚人身上都带有5%到6%的丹尼索瓦人的DNA,所以他们的体貌特征看起来和我们很不一样。

Image

我们的祖先继续走向亚洲,经过了几万年的时间,到了9000年左右,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独立发展出了农业,开始了非常稳定的定居的生活,就出现了人口的增长。

随后,黄河流域的祖先就开始了长途跋涉的人群迁徙,去开辟更多的领地。一批人群走上了青藏高原等地,和那里的土著人群混合,逐渐变成了现在的藏族、彝族和纳西族。另外一个分支走向东边和南边,逐渐变成了汉族人群。

同样,长江流域的人群的迁徙到了中国东南,跨过台湾海峡到达台湾,然后再由台湾到东南亚,最远可以到达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另外一个分支走向了中国西南地区,逐渐演化成了现在的壮族、侗族和水族。

人口的迁徙和混合存在一个普遍的演化规律:人群之间的差异会逐渐减小。如果把8000年前生活在东北地区和中国南方的古人进行比较的话,他们之间的差距约等于现在中国人跟法国人之间遗传的差距;而如今仅仅有我们跟法国人差异的1/100。

同样还有另外一个分支,他们继续北上到达了西伯利亚,跟在贝加尔湖旁边2万多年前的一批来自于欧洲的古人群又发生了混合,我们的祖先贡献了60%,来自欧洲的2万多年前古人贡献了40%的DNA。两者融合以后,跨过白令海峡到达了美洲,变成了现在美洲的印第安人。

大家可能会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为什么印第安人叫“印第安”?是因为他们跟中国的商朝有关系。商朝被周朝打败以后,商朝的移民就流亡到了美洲,见面后会互相问候“殷地安否”。其实无论从DNA还是从考古学上去看的话,这些传说都是无稽之谈。

大家可能会觉得,我的研究非常有趣,但是有什么用呢?

如果只是去揭示一个普通人的祖先是谁,来自于哪里,可能没有什么用;但是如果用它来破解犯罪分子的身份,推测犯罪现场的嫌疑人可能来自于什么地方,就会对破案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可以通过犯罪现场所遗留的DNA来判断嫌疑人是男是女,可能来自于什么地方,面部特征(如头发颜色、眼睛颜色、单眼皮还是双眼皮)是什么?都可以勾画一个大致的轮廓出来。

如果这些信息还不足以让公安来破案,我们还有更厉害的手段——

Image

理论上讲,只要有2%的成年人在数据库提交自己的DNA信息,我们就可以追踪到任何人的远亲,进而揭露他们的身份。

2016年,警方破获了一起30多年的陈年旧案——甘肃白银连环杀人案。犯罪分子的一个远房亲戚行贿,被公安机关取了DNA样本,然后顺藤摸瓜追溯到了他本人。

Image

另外还有个例子,就是去年刚破获的美国金州杀人案。警方把当年犯罪嫌疑人的DNA上传到公共的数据库,伪装成了一个基因检测的用户。后来匹配到了他的一个远房亲戚,让沉寂40年的案件有了进展。最后把犯罪分子抓获的时候,他已经将近70岁了。

除了法医学之外,我也很难再想到追溯祖先有什么用途。但是对于培养孩子来讲,我觉得我们去尊重他们的兴趣也是一种进步和用途。在我读书的那个年代,很难讲因为感兴趣要去学这个专业。但是我现在发现,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即使还没有入学,甚至都没有通过考试,也愿意自己租房子到实验室里来做项目。他们告诉我很感兴趣,想去做这件事情。

从DNA里寻找答案:五万年来,人类是如何沿海迁徙的?

本文来自王传超的演讲。全文如下。

各位老朋友、新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的王传超。 

大家可以看到我今天讲的话题是人类祖先5万年前的故事,那有同学就会问,我们是海洋的一个论坛,你去讲5万年前的故事,这有什么关联呢?其实这里面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首先我也是海洋学的科班出身。我是在2010年的时候是从中国海洋大学的海洋生物学毕业,所以我是科班出身。

因为我的记忆力不是特别好,海洋生物学的门纲目科属种太多了,我实在记不住。然后我就问我的老师,我说我有没有一个简单一点的生物学的专业可以去做,他就跟我推荐说那你去做跟人类有关的吧,因为我们全世界的人类只有一种,所以我后来就选择了做考古学和人类学这样一些专业。后面我又加入了语言学,所以我经常开玩笑说,我也不知道我究竟在做什么样的事情。

一、200多万年前的南非被鹰叼走的3岁男孩

我们先回到200万年前的南非,地球已经处在一个气候非常大的转型时期。那么我们知道在非洲,它有非常多的森林和灌木丛。但是到200万年前的时候,森林和灌木就逐渐消失了,气候变得非常干燥和寒冷。

这个时候,整个非洲可能都变成了是稀树和草原所覆盖的地方,然后我们人类就开始非常直接地暴露在一些像猛兽和猛禽的视野下。我们看到在这样的草原上,其实人类就成为捕猎者非常好的一个猎物。  

当时的人类没有我们现在的一些工具,也没有我们现在的一些武器。那么,他们打猎可能需要成群结队,如果稍有不慎,或者离开团队的话,可能就会遇到生命危险。在200多万年前的一天,在一个出去打猎的团队里,恰好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这个团队里有一个三岁的小男孩,不小心离群了,他的头顶上盘旋着一只非常巨大的鹰雕,它已经觊觎这个小男孩很久,一看到小男孩离队,这只鹰雕马上扑上去。于是很不幸,这个小男孩可能刚刚离开他的父母没多久,就命丧在这只鹰的鹰爪下。 

直到了200多万年之后,我们才发现这样一件事,是在南非的一个叫做汤恩的采石场里,才把这个小男孩发掘出来。
 
Image

这是他当时的头骨,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他的眼眶里有被鹰爪击穿的一个痕迹。我们可以想象,他当时肯定是处在极度痛苦之中,就不小心就丢掉了自己的生命。 

那么200万年前的这一起谋杀案件,其实对我们人类学的研究来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保留下来的化石材料,成为了我们研究人类进化的关键。我们发现这个小男孩的枕骨大孔,就是在他脑颅和脊柱的连接处,我们可以看到,如果跟这个大猩猩相比较的话,它是处在一个偏向于中间的位置,最下面是我们人类的枕骨大孔,几乎是接近我们颅骨最中央。那么他的枕骨大孔已经是偏向于中央了。 

这样的话,其实对于我们人类进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即我们可能可以由此推断出来,他应该是已经可以两足直立行走了,这样的话他才可以把头颅直起来。我们如果去过动物园,你可以看到很多猩猩或者猴子,它们的头颅像是非常前倾的。 

Image

我们人类的头颅和我们的脊柱几乎是一个垂直的关系的。这个小男孩正好处在一个中间缺环的位置,正好处在一个黑猩猩和人类之间这样一个位置上。在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之后,我们一直在寻找这样一个中间的证据,介于人和猿之间的证据。这个非常不幸的小男孩正好是处在了这样一个中间缺环的位置,给我们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我们的祖先可能是由猿到人的这样一个过程。

这是200万年前的非洲。

二、30万年前的摩洛哥

我们再来到30万年前的非洲。

这下不是在南非,而是在北部非洲,在摩洛哥,它是在一个非常靠近海洋的地方。这个图上是我们还原它考古遗址的一个地方。

在30万年前,整个非洲还处在一个稀树草原的环境。那么当时的人类,比如说在摩洛哥的考古遗址的这群古人类,他们是生活在一个非常隐蔽的岩洞里,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躲避像一些猛兽和猛禽的猎杀。他们只有生活在这样一些岩洞里,才能够得到生命的保障。他们偶尔也会登上一些山峰,那么就可以眺望到远处蔚蓝的一大片海岸。  

也就是说,他们在海岸边,完成了一个非常重要意义上的进化。

Image

我们前面讲到我们人类的枕骨大孔,像刚刚的小男孩还处在一个更加偏向于中间,但还不是中间的位置。那么30万年前的这一批古人类,他们的头颅已经和我们现在没有任何区别了。他们的大脑比刚刚的小男孩增大了,是原来的三倍,由原来500毫升左右的脑容量,变成了现在的1300~1400毫升这样的一个大脑的容量。

我们知道,大脑是人的一个关键,我们需要用它去思考,去产生复杂的思维活动。 

这时候,其实已经完成了由猿到南方古猿再到我们人类的这样一个过程。

如果他们出现在比如说我们中华城的一条街上,去商店买东西,我们完全区分不出来他们和我们有什么样的区别。这是30万年前,人类的一次巨大飞跃。 
Image
我们人类从200多万年前到300多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再到能人,再到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经过了几百万年的演化,那么他们从外貌特征上已经非常接近我们现在在座的每一位听众,他其实也完成了我们人类由文化到技术这样一系列的转变,我们称之为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其实也就是晚期智人。 

三、5-10万年前的中东

我们再沿着时间线,回到5~10万年前的中东。

5~10万年前,地球是处在一个冰期的最盛时期。那时的气候条件会比30万年前、200万年前更加恶劣,那么它就会更加干燥。

我们可以想象,在非洲这样一个环境下,食物可能受到很大限制,那么这时,我们人类就开始需要走出去。我们人走出去的一个点,就是在中东这一块地方。我们根据现有一些考古学的遗址发现,比如说在这张图上,我们每一个这样的数字标签,就是一个发掘出来人骨的考古遗址。 

我们可以看到,按照这样的一些考古遗址的分布,可以画出人类可能走出非洲,扩散到欧洲、亚洲的路线。其中一条可能是经过了埃及北部,穿过西奈半岛;另外一条可能是穿越巴布曼德布海峡,到达阿拉伯半岛,然后最南端的也门,再逐渐走出去的这样一个过程。

这大概是发生在5~6万年之间这样一个时间段。那么他们的路线,就是我刚才讲到的,从经过巴布曼德布海峡,然后向东扩张,穿过了阿拉伯半岛,再沿着也门-阿曼的沿岸到达了波斯湾,然后沿波斯湾到达了印度的次大陆,再到达其它大陆架,而后再经过萨胡尔,最后才到了澳大利亚。这个时间,大约是在5~6万年之间,他们到达澳大利亚南端大约是在4.5万年前。

Image

我们整个人类沿着海岸线迁徙这样一条路线,不但有考古学证据的支持,同时也有非常多的基因研究来支持这个观点。

基因研究,其实就是我正在去做的事情。我们知道人类的DNA包括了很多不同部分,有来自于父母双方的,我们称为常染色体;有单独来自父亲的,我们叫做男性的Y染色体,它只能从父亲这边单向传递;同时还有来自于母亲的,就是线粒体,它只能够由母亲传给她的后代。所以,Y染色体可以忠实地反映父亲的历史,线粒体可以忠实地反映母亲的历史。

我们单独拿男性的Y染色体,去回溯整个人类迁徙的这样一个过程,可以把全世界的人类,不管你的肤色,不管你在什么地方,都可以把你的Y染色体,像编一本家谱一样,回溯到20~30万年前的非洲大陆。

那么就像我们前面提到在摩洛哥发现的,30万年前的人类它已经具有了我们现在所说的解剖学界上现代人所有的特征。我们通过DNA也可以回溯到20~30万年前的非洲大陆。

在非洲起源之后,人类很快就面临着一个走出非洲的过程。我们前面提到,5万多年前,他们经过中东,然后走出非洲,沿海岸线不断迁徙。我们现在有两类男性的Y染色体的类型,它们可以非常明确地指向非洲,其中一种类型,我们把它命名为C。我们的命名方式也非常简单,不像海洋生物学一样。我们是用最简单的ABCD这样一个字母。

Image

那么我们命名为C类型的Y染色体,可以说完美地展现了人类沿着海岸线绕过印度次大陆,走到了中国南方和东南亚,然后分成两个分支。一个分支继续南下到达东南亚和远大洋洲,就变成了现在那里的原住民,像巴布亚人、新几内亚人,我们称他为尼格利陀人。他们身材矮小,皮肤黝黑,身高可能只有1.3~1.5米左右,但他们在3~4万年前,就已经涉足东南亚这块大陆,并且很可能是乘坐独木舟,逐渐迁徙,来到了东南亚这么多散布在海洋上的一些大大小小的岛屿上。

另外一个分支,由分开之后继续北上,也沿着海岸线到达了北亚和西伯利亚。他们变成了现在蒙古族的祖先。我们可以看出来,由这些东南亚的尼格利陀人,再到这些蒙古人,他们现在的外貌特征有非常大的差异。但如果追溯到3、4万年前,他们是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同样还有另外一种类型,我们称为男性的Y染色体D这种类型。这种类型也差不多是沿着相同的路线,只不过他们形成了不同的人群。比如说他们到达印度洋上的安达曼群岛,形成了安达曼人,也是皮肤黝黑,身材矮小。我们在中国的历史文献里边会经常提到昆仑奴,很可能在那个时候指的就是这些在印度洋上、南亚、东南亚的这些小黑人。他们可能会被作为奴隶贩卖到中国。

另一个分支,沿着海岸线,可能经过台湾再继续北上到达日本,他们在2~3万年前就变成了绳文人。绳文人是日本人的祖先之一。为什么叫绳文人呢?是因为他们会在陶罐上画一些花纹,这说明当时已有了制陶技术,并且他们会用一些花纹来做标识,形成他们特殊的考古文化,就叫做绳文人。他们现在的后代就是在日本叫做阿伊努人,类似中国少数民族的这样一个族群。 

同时,还有一个分支就到达了青藏高原,变成了现在的藏族人群。

我们可以看到,经过几万年的时间演变,人群也在不断地变迁。他们沿着海岸线迁徙、不断扩张的历史,却永远被记录在了他们的DNA里。

四、1.5万年前到2万年前的白令海峡

我们再来到1.5万年前到2万年前的白令海峡。

那时是末次冰期时期,就是地球上最后一次冰期,并且这是在冰盛期,气温非常寒冷,导致全球的水都结冰,海平面下降。 

这样的话,白令海峡,就是连接西伯利亚和和北美洲的这块地方,由于结冰它就变成了白令陆桥。  

我们可以想象,在那个时候,整个西伯利亚肯定也是被冰雪覆盖,那么来到这里的人类怎么样才能生活呢? 

他们主要要去猎取当时生活在这里的一些大型的哺乳动物。比如说,猛犸象。于是在1.5-2万年前的某一天,当一群猎人追逐着猛犸象的足迹,在不经意间可能就越过了由结冰而形成的白令陆桥,他们就由西伯利亚来到了美洲。 

Image

当时的美洲,我们可以想象,完全是一块新的天地。当时是什么人来到了广阔的美洲呢?我们现在通过遗传学的证据可以给出答案,他们是由两拨人群混合形成的,其中一波人是来自于西伯利亚的这些古人类,他们是在2.4万年前生活在贝加尔湖旁边,创造了马耳他文化,再加上我们的祖先两拨人群混合而成的,他们越过白令海峡到达了美洲。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美洲原住民,就是我们所称的印第安人,他们从外貌特征上和我们是非常相近的。他们的皮肤色,包括他们的面部特征,跟我们会更相近。

原因是什么?因为在发生人群混合的时候,我们的祖先给他们贡献了60%的DNA,而生活在贝加尔湖的,来自于西方的这群古人类,只给他们贡献了40%的DNA。

所以他们跟我们的祖先其实是更相近的。

当他们来到了美洲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美洲的环境是非常好的。相比于被冰雪覆盖的西伯利亚,美洲几乎是一个天堂。因为美洲到处生活着各种巨大的哺乳动物,比如说猛犸象、野牛、树懒,还有野马等等。

来到美洲的这些原住民,他们可以使用长矛和一些投掷枪,可以毫不费力地就捕杀到各种大型的动物。这也就造成了在后边的几千年的时间里,这些大型动物在美洲都相继灭绝了。 

他们使用的工具,我在左图给大家呈现出来的是两面打制的、非常薄的一些矛的枪头。我们称它为克洛维斯枪头(下图)。

Image

这些枪头,它是非常锋利的,它是我们人类在技术工具上的一大进步。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用长矛来猎杀这样一些大型的哺乳动物。 

他们很难靠近这样一些哺乳动物,就需要用长矛、用投掷枪,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来猎杀这样一些大型的哺乳动物。 

借由这样一些典型的工具和器物,他们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就沿着海岸线由北美洲一路来到了南美洲。

为什么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呢?

因为在15000年以后,末次冰期结束,天气开始回暖,整个地球开始了逐渐的升温,就会造成冰雪开始融化。首先融化掉的就是沿着海岸线的这一圈,融冰之后就形成了一个人类迁徙的走廊。 

这些来到美洲的,印第安人的祖先,他们就沿着这条冰雪融化的走廊,由北美洲一路来到了南美洲。可能是在短到几百年,长到一两千年的时间内,他们就占据了整个美洲。

同时,我们根据最近几年的一些遗传学研究,还发现另外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也是更令人震惊的这样一个现象。

我们发现在南美洲亚马逊森林里面生活的这些美洲原住民,比如说像Surui,还有一个叫做Karitiana。他们和我们前面提到的生活在安达曼群岛上的安达曼人、生活在东南亚的像巴布亚人和新几内亚人这样一些小黑人,在遗传学上有着更紧密的关系。所以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就提出另外一个观点——早期人类很可能还存在着一个太平洋的通道,他们漂洋过海,很可能是由东南亚到远太平洋,一直来到了南美洲,并且可能就生活在了亚马逊的这样一大块热带雨林里边。

Image
因此,我们现在还可以通过DNA去追溯他们和东南亚这样一些小黑人之间的关系。 

五、5000多年前的福建沿海地区 

我们绕地球一圈之后,终于回到了5000多年前的福建沿海地区。

这个时候的福建沿海,它周边分布了非常多用贝壳堆积起来的,像一个小山丘,我们称为贝丘。

Image

我们现在可以推断,这些应该是当时福建沿海的原始先民食用海鲜后所留下的一些生活垃圾。这些生活垃圾不断堆积,从现在我们考古发掘来看,就变成像这样密密麻麻堆积起来的贝丘遗址。

我们可以看到左边这张图,每一个符号就代表是现在已经发掘出来的比较明确的贝丘遗址。比如说在图三这个位置是在距今5000年到4300年前的福建闽侯的昙石山遗址,这里面就包含了由贝壳堆积成的一系列的贝丘遗址,它的厚度能够达到一米多。我们可以从中去重构当时的沿海生存的人类,他们怎么样生活。

Image

他们已经开始去大量食用海鲜,并且他们把这些生活垃圾堆到自己的家园旁边等等,就可以去推断他们当时的社会生活方式等等。

他们食用海鲜跟我们现在是一样的,但他们当时说的语言可能和我们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现在说的语言叫做闽南话,他们当时说的语言,我们现在可以推断可能叫做南岛语。这种语言现在是广泛分布在台湾,像台湾原住民、高山族他们的语言就叫做南岛语。并且南岛语是全世界分布最广的一种语言。我们可以看到它从台湾开始到东南亚,再到整个的远太平洋地区,到处都有南岛语的分布。

关于南岛语人群的来源,我们现在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他是来自中国南方,很可能是经过了中国的福建沿海,然后在5000年前到达了台湾,经过了台湾形成他们特殊的语言即南岛语。南岛语再由台湾沿着海岸线,很可能是乘着独木舟的方式,来到了东南亚,再逐渐迁徙来到了远大洋洲。最近的可能是距今1000多年前,他们才来到了像复活节岛、夏威夷等这样一些远太平洋的小岛屿上面。

这种观点我们就称它为南岛语起源的华南闽台学说。

跟它争锋相对的有另外一种学术观点,叫台湾人的本土起源。比如一些台独分子,他们一直在说台湾人是本土起源的;或者说他们宁可承认他们是从马来或印尼北上进入台湾,也不太愿意承认他们是由中国大陆来到台湾的。每当有台du分子发出这样的言论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我们的媒体就会引用我们的一些研究成果,来回应他们关于台湾人从哪里来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南岛语族是经过长途跋涉,才由台湾来到远太平洋的,这种困难可想而知。

当时,人类能够非常幸运来到远太平洋,是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历经生命危险,同时可能也是缺水、缺少食物。这样就会造成他们现在的后代(如果去看联合国的统计的话,就会发现这块地方)是全球肥胖指数最高的。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一个假说——节俭基因假说。因为他们的祖先肯定要忍饥挨饿才能够活着,能够来到这样一些岛屿上。他们需要吃一顿饭能一天都不饿,才有可能活下来。如果他们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好的话,吃一顿饭马上就饿了,可能在这样一个长途迁徙的过程中就会被淘汰掉了。 

但是消化吸收能力强,在现在我们食物丰富的情况下,就是一个致命的东西,会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等。这也就导致这块地方的人群,肥胖现在已经成了他们一个最大的问题。当时对他们的祖先来讲,是一个有利条件,现在对他们来讲,却成了一个致命的不利条件。 

我们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证据,比如说我们在福建沿海的岛屿——一个叫亮岛的小岛,发掘出来的8000~9000年前的古人类。他来自于母亲的线粒体DNA类型,正好是起到一个连接中国大陆和台湾岛的这样一个作用。他这种类型就像我们追溯DNA家谱一样,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他是大陆上分出的一个类型的分支,同时又产生了非常多新的突变,然后又来到了东南亚和太平洋众多小的岛屿上去。 

这边我用红的颜色来代表这个比例,我们可以看到,直到现在,它的这些后代还广泛地生活在东南亚和远太平洋地区。我们估算它可能是在3000多年前由台湾来到了东南亚。

来到了东南亚之后,就碰到了在4万多年前已经来到这里的尼格利陀人这样一些小黑人。随后,两者发生了遗传学上的混合,他们把他们的语言——南岛语带给了这样一些小黑人,同时把他们的基因也给了他们。 

更有趣的是,我们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还发现了我们这些来自于中国大陆、来自于台湾的人类又重新返回到了非洲。这些证据来自于考古学上的中国的隋到南宋这个时间。公元650年到1200年前,我们在马达加斯加这个时候的一些考古遗址里,就发现有亚洲的水稻和绿豆。我们知道非洲是没有水稻和绿豆的。水稻最早就是在中国的南方,在长江流域被驯化的,它随着刚刚我们提到的南岛语人群的扩张,由中国南方到台湾、到东南亚再到非洲的马达加斯加。 

Image

同时,我们在现在的非洲人群里也可以检测到来自于我们东亚,尤其是来自于台湾的DNA的类型。比如说这里有一种线粒体DNA类型叫做B4a1a1,它的这些突变类型,绝大部分都是分布在东南亚和远太平洋的。同时有一个分支来到了马达加斯加,它毫无疑问可以追溯到来自于东亚的他们一些祖先人群。我们很难想象他们是经过了怎样的风险和波折才能够由亚洲重返到非洲的。

但我们唯一知道的是什么?就是我们人类其实是在不断地前进。我们由30万年前在非洲起源,在5~6万年前走出非洲,到3~4万年前来到了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然后在2万多年前来到了美洲,再到5000多年前由中国南方扩张到东南亚,扩张到远太平洋。

Image

整个人类的迁徙和演化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是波澜壮阔的,并且我们可以通过这张图上的路线可以看出来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他们绝大部分都是傍海而生、沿海迁徙的。他们在不断地去探索海洋、利用海洋的过程中,也书写了人类一个波澜壮阔的一个迁徙的历史,同时也创造了非常璀璨的文化。 

我们虽然不知道人类的迁徙什么时候可能会在哪里结束,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人类的旅程不会终止,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也不会终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