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祝允明一卷纯天然草书,黄庭坚终于有了传人,启功:他是真狂!

 甄事馆 2022-07-21 发布于山东

草书算是最“高冷”的一种书体,尤其是狂草,它几乎已经完全放弃了文字的可读性,去展现书法的线条魅力。

草书对书法的意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写好行书、楷书尚且不易,草书更不易。

自唐代“草圣”张旭、怀素之后,草书好像就没落了。宋代有黄庭坚在苦苦支撑,经历过元朝,正当大家好像要绝望之际,祝允明出现了。

作为“吴中四大才子”,也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他的光芒并没有被唐伯虎掩盖,至少论草书,唐伯虎不如他。

祝允明能楷能草,所展现出来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书风。

他的小楷继承的是钟繇,一派古朴端严的魏晋气象。而他的草书才是最厉害的,启功先生说祝允明“其各体之中,应推草书为最”。

祝允明的草书是真的狂,他的草书呈现出来的是与楷书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他所继承的是怀素一脉的热烈奔放,也将黄庭坚的提按笔法展现得淋漓尽致。

祝允明有一件草书作品,最能代表他的草书风格:《牡丹赋》。

《牡丹赋》是祝允明的一卷行草书,作于明代嘉靖甲申年间,此时祝允明已65岁高龄,完全达到了“人书俱老”的境界。

明代王世贞所作的《艺苑卮言》当中说祝允明的草书“风骨烂漫,天真纵逸,真足上配吴兴(赵孟),他所不论也”。

赵孟的书风是遒而媚,但是祝允明的草书是遒而古。

他的书法最开始学的是徐有祯,后来又转向了“草圣”怀素,张旭。除了自身人格对草书境界的影响,对怀素和张旭洒脱书风的学习,是祝允明书法高古之气的重要来源。

但是对祝允明草书影响最大的还是黄庭坚,这在《牡丹赋》的笔法上表现得非常明显,他就是黄庭坚的传人。

比如其中祝允明将提按和使转笔法交替使用,使文字有铁画银钩之感。在章法布局上,他又将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安排得很紧密,形成一种汪洋恣意的艺术效果。

当时人们对于祝允明的草书评价是:“允明书出入魏晋,晚益奇纵,为国朝第一”。

的确在黄庭坚之后,鲜少有人能创作出像祝允明《牡丹赋》一般既有宋朝尚意气韵又有魏晋风骨的草书。

当代艺术大家李志敏先生说:“临于池,酌于理,师于物,得于心,悟于象,然后始入草法妙境”。

祝允明的这一卷行草《牡丹赋》,汪洋恣意,格调高古,直入魏晋。作为祝允明的晚年代表作,《牡丹赋》是“纯天然”的草书作品,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之气,是我们学习草书格调和气韵的重要范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