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里的叠词叠韵之美

 为什么73 2022-07-21 发布于北京

芊若 天涯社区 2022-07-20 17:52 发表于北京

作者:芊若

本文来自“天涯银河”版块
原标题:  古诗词里的叠词叠韵之美

感谢作者为天涯提供优质原创内容

叠词是词和词连起来用,运用得当的话,能增加行文的韵味。

叠词在诗词中的运用,诗经中有很多重叠的字句,例如:其中的名篇,《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室宜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先秦.佚名《桃夭》

通过字句的重叠,达到回环往复的音律效果,读之醉人。

桃之夭夭,夭夭,是怎样的感觉呢?就如一个邻家少女的芳名,读来口齿留香。桃花又是多美呢?灼灼其华!灼,即明亮。灼灼,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更突出了桃花的耀目感。

叠字的风采在诗词中开出绚丽之花的,还有《古诗十九首》。这十九首古诗,有十三篇都用到了叠字,这十九首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无一例外,它们的作者都没有留下名字却得以流传下来。名字,无疑是某一个体人类的代号,不需要太执着。留着个名字在书里面,也不过是个字符而已。重要的是这些诗句写出了生而为人的人生感触,能引起大部分人类的共鸣才能流传。在浩瀚的宇宙里,地球不过是一微尘,何况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呢。十九首里的叠字句,如:“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都是经典绝响。

再读一首唐代无名氏的叠字词:

《菩萨蛮·霏霏点点回塘雨》

【唐代】无名氏

  霏霏点点回塘雨,双双只只鸳鸯语。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黄。
  盈盈江上女,两两溪边舞。皎皎绮罗光,轻轻云粉妆。

无名氏的《菩萨蛮》运用类叠的修辞方式,即全词均是叠字的情形,虽不乏文字游戏的成分,仍不得不赞叹作者独具匠心。

说到叠词,少不了李清照的《声声慢》,词开头连用了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读来惊艳,令人思学之而不得。徐釚《词苑丛谈》:“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梁绍王称之“出奇制胜,真匪夷所思矣”。可谓出奇制胜。易安此词中的叠字用法,后世无人能望其项背。

还有一位清代词人贺双卿,双卿夙慧,诗词多自伤身世,哀婉动人。叠字的运用也令人难忘,触及人心。

凤凰台上忆吹箫 赠邻女韩西

作者:贺双卿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

本楼主并不善叠词,近作里面有一首《雨中花令》,录之:

雨中花令 

  作者:芊若

  2022-04-28

  窗外丝丝雨滴。想亦春花寂寂。
  任是轻愁都不问,纸上长留白。
  若有莺声知所忆。那一世、梦中题壁。
  念碎碎、任它琼宇阔,眷眷尘间客。

还有些是要求叠韵的词牌,如,如梦令、长相思、采桑子、一剪梅、忆秦娥、酷相思、钗头凤、醉春风、江城梅花引、喝火令。词的叠韵要求是由词谱而定,并非随意而作。譬如《一剪梅》,钦定词谱里有7体,也就只有张炎体要求叠韵。

叠韵,是词押韵的特别技巧。必须是词的某一韵脚与相邻韵脚是同一个字,可以一叠,二叠甚至三叠。若是不相邻的韵脚用了重复的字,那就是重韵,而重韵是要避免的。

叠韵词,较为出名的就是唐婉和陆游的钗头凤,韵字三叠,一折三叹,给人带来心灵上的冲击力。也因凄美的爱情故事,成为千古绝唱,令人过目难忘。

附录:

钗头凤

作者:陆游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

作者: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钗头凤难学,只学写过史达祖体。

撷芳词

作者:芊若

  无为法,如梦恰,倚阑听取春风踏。枝条绿,花香馥,燕羽莺声,对阳光浴,足,足。
  风光洽,诗情乏,此心懒懒流云榻。年华速,飞花逐,泼墨兰笺,画青山幅,独,独。

编辑 | 小火炉

审核 | 心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