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不画眉?

 南在南方me 2022-07-21 发布于湖北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京兆尹张敞天天给妻子画眉,一时传遍长安,有人跟汉宣帝说了,皇上问他,他来了一句:“我听说闺房里,比画眉严重的事情多着咧。”这话让人会心,皇上也不责怪他。

实在想象不出张敞画眉的样子,一个男子给女人着妆,总觉着有些隔靴搔痒。到是唐朝朱庆馀写“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活脱脱的情态,可惜他是打个比方,问自个考试考得怎么样。

画眉的事,还是画眉鸟,天生的手笔,画了眉,画了眼圈儿,突然失了手,眉笔画到耳根了,看上去又妩媚又狡黠远看是只是白,近看有些许的蓝杂着。

嘤其鸣矣,差不多都要求偶的。有些动物求偶声不好听,像春天的猫。而鸟声常常动听,像画眉,它简直是个天才。

求偶成功,两只画眉在草间做个窝,像个小小的草碗,细密柔软。经过草丛,忽地飞出一只画眉,锐声尖叫,过不了一会儿又飞一只画眉,大约是它的先生,叫声更大,像是示威,拔开开丛,看见窝里躺着几小小的蛋,竟然是天蓝色的,有点惊艳。赶紧走开,不能误了画眉的大事儿。好像总是放不下,隔一阵子再去草间看,画眉没出窝,再去看,出窝了,跟小鸡不一样,它们光溜溜的,没长羽毛。

画眉叫得好听,百灵叫得也好听,从古至今,提笼架鸟里头总是少不了这二位,王世襄先生说旧时京城百灵鸟要叫十三个片断,叫“十三套”:十三套的内容可惜我已不能全部记清了,只记得从“家雀闹林”开始,听起来仿佛是隆冬高卧,窗纸初泛鱼肚色,一只麻雀从檐下椽孔跃上枝头,首先发难。继而是两三声同伴的呼应, 随后成群飞落庭柯,叽叽喳喳,乱成一片。首套初毕,转入“胡伯喇搅尾儿”。胡伯喇就是伯劳,清脆的关关声中,间以柔婉的呢喃,但比燕子的呢喃嘹亮而多起伏,真是百啭不穷……下去是学猫叫和鹰叫。一般禽鸟最怕猫和鹰,养鸟的却偏要百灵去学它最害怕的东西。学猫叫则高低紧慢,苍老娇媚,听得出有大小雌雄之分……

画眉似乎没有这么多讲究,不过清代陈均《画眉笔谈》也提到画眉与猫:养育之法,尤当谨防外患,且使其习人,每之与偕出入,使猫狗习见,习与为邻,两不肆毒,则不生恐惧,饮食自安。也要教它:或当日晴之时,或值花荫之下,或闻它鸟之音,或遇人声调唤,即睨睨如环,矢音不已,不知其置身樊笼之内也。音轻亮,能歌调效人语,并能猫声狗声、笛声、鸡声及各鸟鸣声……

汪曾祺写京城遛鸟的一位,说画眉:

“叫跟叫不一样!跟唱戏一样,有的嗓子宽,有的窄,有的有膛音,有的干冲!不但要声音, 还得要'样’,得有'做派’,有神气。您瞧我这只画眉,叫得多好!像谁?”“像马连良!”

真是传神,有一阵子,我早上要去公园转转,听画眉的声儿。老头儿差不多都鸟笼挂在树枝上,有的揭开了笼衣,有的笼衣半开着。

我听不出画眉叫的门道,偶尔看着它们在小小的水盘儿里洗澡,洗得不潦草,抖水的样子着实有趣。有一回老头把笼子下边的挡板抽下来,让画眉待在沙土里,画眉在土里打滚,也像是洗澡。

老头儿常常要围个圈儿,说些鸟事,比如懒人不要养鸟啦,比如哪一位怕老婆,养鸟儿怎么养也养不好,大老爷们儿听上去也婆婆妈妈,其中一位模样还有点像我的祖父,不免要离他近些。

祖父年少时,养过一只画眉。揭开鸟笼盖子,画眉飞了,他还紧紧捂着盖子,好多年前听他说起,边说边比划,像是回到小时候。那时我想着养一只画眉,几个小画眉在窝里呢。祖父不许,他说:“我栽了竹子啊”。他栽了竹,添了笋,成了竹园,竹园里有好多鸟,“竹园里有画眉呀!”

长大后看郑板桥给弟写信说:所云不得笼中养鸟,而予又未尝不爱鸟,但养之有道耳。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将旦时睡梦初醒,尚展转在被,听一片啁啾,如云门咸池之奏,及披衣而起,额面嗽口啜茗,见其扬翠振彩,倏往倏来,目不暇给,固非一笼一羽之乐而已。

片刻之间,想起祖父。

看新闻,如今画眉成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再养画眉违法。这对画眉来说,真是好事,有点儿替它们高兴。

往期

那一年,我横在爸爸和他新爱人中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