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刻说·梁章凯 | 浅话文人篆刻艺术:重拾文心 回归风雅

 庆友尊者 2022-07-21 发布于安徽
篆刻说·梁章凯 | 浅话文人篆刻艺术:重拾文心 回归风雅

2022年,“福泽东方”第七届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如约而至。征稿期间,组委会共推出十五期《篆刻说》,大赛评委以印材、印人、印学、印史种种为题,品评经典,畅叙雅怀,从论述中映见广袤浩瀚的印学世界,复原奇峰迭起的印学脉络,呈现灿若繁星的印学流派。

系列专题推出后,得到了各界的好评,也希望能够对选手有所启发。今天最后一期,特别推出大赛评委会主任、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凯先生剖析篆刻艺术中文人的探索与创作的文章,共赏雅韵,传承风骨。

《篆刻说》呈现的往事汇就今日之气象,希望如今印人能与时代并肩,也不惧独行,以刀为笔,篆河山,摘星辰,距离征稿截止仅剩十天,等候你们的投稿!


梁章凯 LIANG ZHANG KAI

字璋凯,福建福州人。西泠印社理事,西安碑林博物馆客座研究员,中国寿山石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闽江学院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价格认定专家,香港西泠学堂专家顾问、西泠印社美术馆顾问,连续七届担任“海峡两岸篆刻大赛'评委。

编著有《吴昌硕金石书画集》(上.下册)《齐国古陶文五十品》《邺城古陶文五十品》《藏传铁印五十品》《遗美哉斯石-海内外中国印石精品集》《印史留遗》《艺友斋存名家印汇》《怀玉印室藏印选》《小林斗盦先生遗墨选》《林则徐旧藏饲鹤图题跋录》等为代表的多种专业艺术著作和原拓印谱。

手机逆时针旋转90度观看

篆刻说·梁章凯 | 浅话文人篆刻艺术:重拾文心 回归风雅

山色空蒙雨亦奇 梁章凯 作


浅话文人篆刻艺术:

重拾文心 回归风雅

梁章凯 / 文

中华文化隐藏在奥妙文字中;

中国篆刻傲然于方寸天地间;

研究印学,拨开文字的层层迷雾抵达中华文化的精神巅峰。

自宋元以来,制印不再是印工的专属,中国文人与印章结缘,并在这一领域孜孜不倦地追求与探索,文人雅士们亲自执笔操刀,自书自篆为中国篆刻艺术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中国印章的发展、推广也恰是得益于中国文人的参与和探索,两者相互交融,促就了中国灿烂而又独特的篆刻艺术。

篆刻说·梁章凯 | 浅话文人篆刻艺术:重拾文心 回归风雅
篆刻说·梁章凯 | 浅话文人篆刻艺术:重拾文心 回归风雅

平湖葛氏传朴堂

清末,平湖葛家“传朴堂”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传朴堂”的创立者是葛肇基(1807-1880),其子葛金烺(1837-1890)曾授刑部主事,善书画,能治印,与赵之谦等名家多有交流,“传朴堂”的收藏真正形成规模就是从他而起,其自称“二十年来,南走闽,北走燕,物色于风尘,遇有赏心,辄不惜倾囊以购”,凡古籍善本、名家书画、金石碑帖无不兼收并蓄。

后来随着葛金烺、葛嗣浵(1867-1935)父子所撰《爱日吟庐书画录》的行世,葛家“传朴堂”古籍和历代书画的收藏已然名震一方。

而当堂号传到葛嗣浵的两个儿子葛昌楹(1893-1963)、葛昌枌(1897-1952)兄弟手上之后,在二人“集藏金石,辑梓印谱”的情志下,乃大力收罗明清名家篆刻及印谱遂成就了“传朴堂”在近代印学史上的不朽盛名。

篆刻说·梁章凯 | 浅话文人篆刻艺术:重拾文心 回归风雅
篆刻说·梁章凯 | 浅话文人篆刻艺术:重拾文心 回归风雅

传朴堂自拓印谱

因热衷金石鉴藏,笔者自踏上收藏道路以来,姻缘聚汇之际经手“传朴堂”旧藏名家篆刻并视若珍宝多年来善加守护。

在此,我们以:吴让之刻自用五面印、“砚山丙辰后作”,赵之谦刻“长陵旧学、赵之谦印”双面自用印、“西京十四博士今文家”“各见十种一切宝香众眇华楼阁云”双面印,吴昌硕刻“葛昌楣、荫梧”对章、“传朴堂”这些文人篆刻经典,深入剖析,以襄共赏。

篆刻说·梁章凯 | 浅话文人篆刻艺术:重拾文心 回归风雅

吴让之自用五面印

印文:事非经过不知难、吴廷飏印、难进易退学者、观海者难为水、实事求是 吴让之 篆

边款:让之先生自作五面印,今为书徵社兄所得,属福厂记

吴让之(1799-1870)所刻自用五面印,印文分别为“事非经过不知难”“吴廷飏印”“难进易退学者”“观海者难为水”“实事求是”,未署本款,现款为王福厂为葛昌楹所署,文曰“让之先生自作五面印,今为书徵社兄所得,属福厂记”。

“吴廷飏”为吴让之原名,彼时以熙载为字,五十后方以熙载为名,让之为字,由此,可证此印乃让翁早期所刻,篆法婉转流畅,气息典雅,一派邓石如的风格。除名字外,这方五面印的内容几乎都是自勉警句,吴氏一生的谨慎由此可见!

篆刻说·梁章凯 | 浅话文人篆刻艺术:重拾文心 回归风雅

砚山丙辰后作(附边款)吴让之 篆

在吴让之为汪鋆所刻的“砚山丙辰后作”的六字朱文印中,我们可以对吴让之的这种刀法有直观的感受。

此印为让之名作,亦是有故事的作品。由顶款:“完翁旧刻,为人磨去,砚山得石,熙载重镌”记述中可知,此印为邓石如旧刻,可惜印面已被他人磨去,只剩下“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完庐白翁刻于邗上寓”萧然犹存。

此石后来为汪鋆所得,才请吴让之重刻印面。可以说,这枚印章是邓派两位巨擎的“合作”。让之此印篆法仍用邓石如法,线条圆润挺拔,转折干脆;若细察印面,则可看出下刀不深却精确细腻,笔画的起承转合清晰可见,由削批而成的线条富于变化。

篆刻说·梁章凯 | 浅话文人篆刻艺术:重拾文心 回归风雅

印文:长陵旧学、赵之谦印 赵之谦 篆 边款:同治丙寅仲春将作天台之游,倚装刻此。

赵之谦(1829-1884)“长陵旧学、赵之谦印”,一朱一白,是同治五年(1866)春,他将往天台山游玩之际所刻。这方是他三十八岁时的篆刻作品经常用在赵之谦书画作品上。

白文“赵之谦印”四字根据笔划的多寡而有粗细变化,布局上中宫紧缩,四边留足,疏密以对角为呼应,虽有汉印之面,而由“印”字上方部首斜线的运用可知其意在打破汉印的平正,求得轻松之态。

朱文“长陵旧学”以圆朱文入印,取势端正大方,四字的疏密关系同样以对角为呼应,而线条的运用更加多变,尤其是大量的横线、斜线与曲线的组合变化,都是此印的用心处。可见他对于皖派和汉人的印风已经有了成熟的掌控并能有所发挥。

篆刻说·梁章凯 | 浅话文人篆刻艺术:重拾文心 回归风雅

“西京十四博士今文家”“各见十种一切宝香众眇华楼阁云”双面印(附边款)赵之谦 篆

赵之谦为葛民丈所刻“西京十四博士今文家”“各见十种一切宝香众眇华楼阁云”双面多字印,一朱一白,且印面斑驳残缺。

白文“西京十四博士今文家”以三字为一列平均布局,对比强烈的疏密关系完全由笔划的多寡而自然形成。

边款则是画款互配,异体相融且不计漫烂的总体风格,尤其“石屋”二字与白文印、边款画与朱文印的形式互相弥补可谓浑然一体。

在边款中赵之谦说“是印石有剥落,遂改成石屋著书图,寄意而已,不求工也”,正是创作过程的忠实记录。日后,他的印风朝着多变的方向前进,由此开一代新风,对后世影响深远。

篆刻说·梁章凯 | 浅话文人篆刻艺术:重拾文心 回归风雅

葛昌楣(附边款)吴昌硕 篆

篆刻说·梁章凯 | 浅话文人篆刻艺术:重拾文心 回归风雅

荫梧(附边款)吴昌硕 篆

吴昌硕(1844-1927)在所刻“葛昌楣、荫梧”对章边款中记载:“甲寅小寒苦铁”,此乃缶翁七十一岁时为葛昌楹堂兄葛昌楣所刻。

葛昌楣(1886-1964),字咏莪,号荫梧、雍吾,别署韬华,室名弢华馆、辛夷花馆。浙江平湖人。能诗,工书法篆刻,喜鉴藏。著有《蘼芜纪闻》《橅六朝碑碣》等。

此对章有唐醉石1949年、1950年边跋二则,从唐醉石的跋文中可知,此二印乃当年葛昌楣所赠方节厂者,因为方氏当时正在编四册本《苦铁印存》,而那时,葛昌楹也已将珍藏四十余年的吴让之、赵之谦篆刻名品百余钮让于方氏。

传朴堂葛氏家族旧藏金石篆刻的聚散,于此对章中亦可见一斑。

篆刻说·梁章凯 | 浅话文人篆刻艺术:重拾文心 回归风雅

传朴堂(附边款)吴昌硕 篆

“传朴堂”堂号印乃吴昌硕七十五岁(1918)受好友葛昌楹、葛昌枌兄弟嘱托所作。

吴昌硕晚年亲自刻印很少,“传朴堂”堂号印是吴昌硕的传世作品中罕见的大尺寸。

其字法朴茂雄浑,用刀大胆泼辣中不失细腻,章法布局注重空间感的营造,充满大气雄浑的艺术之美。

因“传朴堂”承载了葛家几代人的心血,盛名在外,故而态度严谨,神完气足,气势撼人,达到了人与书与印俱老的境界,是他艺术成熟时期的扛鼎之作。

篆刻说·梁章凯 | 浅话文人篆刻艺术:重拾文心 回归风雅

传朴堂 印

这方印章被葛昌楹用在很多重要的地方,印谱上、活动上都能见到踪迹;拍摄于1939年的照片上,俞人萃、葛昌楹、王福厂、丁仁、高野侯、高络园几人围桌雅集,桌子中间放着的,正是这方“传朴堂”大印。

这方印章的特殊意义在于:它既是一个显赫家族的标志,也是一个艺术大家的经典代表作,还是当时最顶尖的收藏家与艺术家互动的历史见证。

篆刻说·梁章凯 | 浅话文人篆刻艺术:重拾文心 回归风雅

1939年,西泠印社诸君子雅集(摄于上海)

左起:俞人萃(序文)、葛昌楹(书徵)、丁仁(辅之)、王禔(福厂)、高时显(野侯)高时敷(络园)。

篆刻,可谓文人之筋骨,可以看作中国文人立世的精神抱负与傲然风骨。鉴藏文人印章,保存研究其厚重的艺术与人文价值,也算是重拾文心,回归风雅。

“福泽东方”

第七届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

组织单位 ORGANIZATIONAL UNITS

主办单位

西泠印社

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福州市委宣传部

福州市委统战部

福建博物院

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中国民协中国寿山石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福州广播电视台

承办单位

文化生活报社

福州台江国投集团

东方石艺城

协办单位

台湾印社

台湾中华印石艺术收藏协会

台湾友生昌艺术空间

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

终南印社

浙派篆刻艺术研究院

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会

福建省书法家协会

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

中国寿山石馆

福州市寿山石行业协会

福州市清卿薄意艺术研究院

福州市迹德大漆

(排名不分先后)

作品征集 COLLECTION OF WORKS

(一)参赛对象

18—55周岁海峡两岸篆刻爱好者。

(二)作品要求

每位参赛者报送4—8方参赛作品(只需印稿),形式风格不限,提倡与鼓励作品风格多样化,其中2方印文为:“福泽东方”与“致广大尽精微”(这两方需附边款)。

参赛作品印屏一式二份(无需装裱),自行设计粘贴在69×46cm(竖式)的宣纸上并题签(注:所有投稿作品不退稿)。参赛需提交电子档报名表(内附:作者简介200字、地址、电话、身份证复印件等)请发至邮箱:wenhshb@163.com。

详细参赛规则和报名电子表格可登录163邮箱

账号:wenhuashb@163.com

密码:wenhuashb+

或《文化生活报》微信公众号下载。

(三)作品待遇

1.本次篆刻大赛不收取评选费、参展费。

2. 本届大赛的金奖可作为申请加入西泠印社的条件之一。

3. 优秀作品将集中展出,之后赴台湾、西安等地巡展。入展者将获颁参展证书,并获赠此次获奖作品集两册。

4. 组委会组织专家学者对作品进行评选,凡涉嫌抄袭、侵权等不诚信行为的,一律取消参赛资格,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负。

5. 主办单位对展出作品有研究、摄影、录像、出版、文创开发及宣传的权利。获奖作品其中一方印章,由主办方收藏交流。

(四)关于评奖

1.专家组名单

总顾问:

韩天衡

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名誉院长

西泠印社副社长

主 任:

梁章凯

西泠印社理事

评审组成员(按年龄排序)

陈 达

福州市清卿薄意艺术研究院院长

陈宏勉

台湾印社社长

蔡照波

西泠印社社员

蒋敏雪

台湾中华印石艺术收藏协会常务理事

傅永强

西泠印社社员

冷 旭

辽宁美术馆馆长

魏 杰

终南印社社长

岐 岖

西泠印社社员

方松峰

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

桑建华

西泠印社理事

张炜羽

西泠印社理事

叶林心

西泠印社社员

评论组成员(按年龄排序)

卢为峰

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黄映恺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韩回之

西泠印社社员

朱 琪

西泠印社社员

2.大赛奖项

创新探索奖 / 2名

由总顾问韩天衡为获奖者作品题签+获奖证书

金奖 / 3名

每人奖励10000元(税前)+获奖证书;同时可作为申请加入西泠印社的条件之一。

银奖 / 10名

每人奖励5000元(税前)+获奖证书

铜奖 / 20名

每人奖励2000元(税前)+获奖证书

征集时间 SOLICITATION TIME

2022年4月7日——5月31日

以收到地邮戳为准

收稿地址 ABSTRACT THE ADDRESS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圣庙路16号文化生活报

邮  编:350001

联系电话:18060824057 

0591-87319861 

联 系 人:汪先生

凡送作品参评、参展作者,应视为已确认并遵守征稿启事的各项规定。本次展览与大赛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

篆刻说·梁章凯 | 浅话文人篆刻艺术:重拾文心 回归风雅
篆刻说·梁章凯 | 浅话文人篆刻艺术:重拾文心 回归风雅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