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之七第二次战役:东线长津湖(7)

 梦想童年594 2022-07-21 发布于江西

1950年11月底 朝鲜北部某地 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部。

司令员宋时轮站在作战地图前面。他的个子较为瘦小,看上去一点也不像一个声名赫赫的指挥员。围坐在一张狭窄的桌子周围的是志愿军第20军军长张翼翔、第26军军长张仁初和第27军军长彭德清。他们刚刚从各自战场匆匆赶回来,向宋时轮汇报各军的进展情况,以便研究下一步各军的行动。

宋时轮面呈疲惫之色,连续不断的通宵工作使他的双眼下垂,看上去更趋消瘦。

宋时轮说:形势比我们估计得要严重。看来美军在长津湖一带有三、四万人马,比我们以前判断的要多出一倍,今天请各位来一是谈谈你们各军的进展情况,二是研究一下,下一步怎么打。

第20军军长张翼翔先说道:我军已按预定部署,向长津湖南面之敌展开了攻击,现已基本切断了敌人之间的联系。估计美海军陆战1师有2万之众,部队打得很艰苦,一方面是美军抵抗非常顽强,另一方面是敌人的火力很猛,又有飞机、坦克、大炮,部队的伤亡不小。

第26军军长张元初说道:我的部队已向南穿插,抵达下碣隅里、真兴里东面一带,随时可对敌人发动攻击。

第27军军长彭德清说:27军的81师已在长津湖东侧将美军约两个团围住,我79师已在长江湖西侧同20军的59师、89师将柳潭里美海军陆战队全体包围,我军进展尚可。只是天气太寒冷了,部队中冻伤的人员大大增加,由于没有做好在寒带作战的准备,给部队战斗力带来了很大影响。另外部队的给养也成问题,弹药和粮食老是上不来,再这样下去,部队可真吃不消了。

显然,这些不利的因素在影响着志愿军东线作战。

宋时轮转过身,指着墙上的地图说道:的确困难巨大,们后勤同志千方百计,尽了很大的努力,期望他们尽可能多把补给送到。目前,长津湖一带的美军,已陷入我军的合围之中,目前的战略态势对我军是非常有利的,我们应抓住这一战机,争取尽可能多的歼灭敌人。现在,由27军的80师、81师先向长津湖东侧的敌人发起总攻。另外,第20军的59师也暂拨给27军使用。27军的94师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投入战斗,20军应继续与27军的79师对柳潭里之敌实施牵制性攻击,使美陆战1师不敢妄动。

他说到:我们第9兵团入朝第一仗,就碰到了海军陆战1师这块硬骨头,大家一定要好好打。我想战斗将非常残酷,西线我军第13兵团已将第8集团军击溃,下一步美海军陆战1师肯定不敢再往北进。他们要退,只有沿着公路退回咸兴、兴南一带,27军应加快从东而后向国土里一线前进。这一带是山区,不利于敌人的机械化装备而有利于我军,不能让他们推到沿海的平原地带,否则我军就很难达到全歼敌人的目的。

最后,他们研究了具体的兵力行动方案。宋时轮站在门口,目送他的战友们走入了风雪弥漫的黑夜之中。

1950年11月30日7时许,柳潭里。

被志愿军围困于柳潭里谷地的美陆战5团团长雷蒙德.默里中校和陆战7团的霍默.利兹伯格上校终于收到了陆战1师师长奥利弗.史密斯少将关于撤退的命令。

撤退计划分为两个部分:

一、陆战5团、陆战7团首先突破柳潭里中国军队的围困,撤退到下碣隅里,与据守在下碣隅里的美师部指挥所及其他陆战队人员会合;

二、分阶段从下碣隅里出发,突破下碣隅里和古土里一带中国军队的包围,撤退到海边的港口城市咸兴附近。

27日夜晚以来,志愿军连续不断地向美海军陆战1师的前沿阵地层层逼近。形势日趋严重,而下一步是北进还是南退,上司的命令迟迟未到。这下子他们终于知道,可以往南撤退了。

但是此刻,默里中校和利兹伯格上校明白,中国军队的包围已越缩越紧,要从柳潭里走到下碣隅里20余公里的这段路程,显然并非易事。沿途必将遇到中国军队的层层拦截。陆战5团和陆战7团唯有奋力拼杀,冲开一条血路,才能抵达下碣隅里。

为了便于统一指挥,莫里和利兹伯格上校联手制定了突围计划,该计划也分为两部分:

1、一部分部队沿山地进攻德洞公路两侧,营救陆战7团第2营F连并控制住该高地,一直到部队主力通过;

2、汽车梯队一边与围困之中国军队战斗,一边退向下碣隅里。

据此计划,莫里中校和利兹伯格上校下达了联合作战命令。

要点如下:

一、陆战7团1营于12月1日夜,沿作战公路东侧高地发起进攻,并控制该地域;

二、陆战5团3营一边占领作战公路两侧制高点,一边向南前进,以掩护后续部队;

三、陆战5团1营,2营和陆战7团3营在长津湖西南端至1542高地,收容退却部队分阶段撤退,边退边阻击;

四、第11炮兵群4营,在撤退之前将155毫米榴弹炮炮弹全部打光,而后担任后卫;

五、剩余兵力编成9个临时排,3个支援陆战7团,2个支援陆战5团,4个掩护汽车梯队撤退。

六、汽车梯队跟随陆战5团3营,阵亡者,只保留遗物,所有尸体就地埋葬,汽车梯队只收容重伤员。

据此,美海军陆战1师被围困在柳潭里一带的部队,开始了血腥的突围之路。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之七第二次战役:东线长津湖(7)

1950年12月1日下午3时,担负打通退路的美海军陆战5团3营在营长塔普莱特中校率领下,率先向公路西侧的高地发动进攻。陆战7团1营在营长雷德.戴维斯中校率领下,随后在公路东侧,沿1419高地、1520高地,向陆战7团2营F连据守的1663高地靠拢,两支队伍将齐头并进,合力为后续部队打开通道。

此时,部署在柳潭里周边、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公路附近高地的志愿军第27军第79师、第20军第89 师各部觉察到了柳潭里之地南逃的企图,随即在整个区域对美军展开了围追堵截。最激烈的战斗爆发在1520高地及1656高地一带。

1520高地和1663高地,就是一般地图上所标注的死鹰岭一线,也被称为德洞岭关。德洞公路从柳潭里蜿蜒北来,在此处拐了一个弯,折而向东,通向东面长津湖最南端的下碣隅里。此处地处柳潭里至下碣隅里长约20公里的德洞公路中段,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1520高地和北面的1419高地,与东面的1663高地构成了一个直角形状的地带,1520高地正处在这个直角的根部,是与东面的1663高地平行的两个山头。此前,11月27日战斗打响之初,利兹伯格上校即派陆战7团2营的F连占领了1663高地,并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与志愿军第20军第89师的部队展开了数番激战,现在仍旧牢牢控制着该高地。但北面的1419高地,担任防守的陆战7团1营C连却被志愿军击溃,志愿军的两个连夺取并占领了的该高地。更为重要的是,志愿军还占据着1419高地与1663高地之间的1520高地。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之七第二次战役:东线长津湖(7)

剽悍骁勇的美陆战7团1营营长雷蒙德.戴维斯中校,在柳潭里指挥他的营沿公路东侧向南攻击。志愿军仿佛无处不在,不断的从公路侧面的山谷中冒出来,向担任后撤先锋部队的1营实施攻击。在向美军攻击队伍突然进行扫射、投掷手榴弹之后,立即退走,美军几乎是每前进100米左右便不得不停下来与志愿军交火,而一瞬间他们又消失得无影无踪。当美军再要开拔时,他们又冲出来一阵枪弹横飞。

气恼的美军不停地向周围的山岭进行愤怒的炮击,赶来助战的美军飞机却看不出山谷中有何异样。于是,他们也只好将炸弹向着想当然的目标胡乱丢下而后飞走。

这种典型的游击战法使美海军陆战队感到极度不适。不知不觉间,天已将黑,美陆战7团1营仅仅前行到1419高地附近。营长戴维斯中校怒火冲天,命令所有火力向1419高地疯狂射击。

自从11月28日凌晨夺取该高地以后,两个连的志愿军战士在此掘壕固守,已经三天了。由于整个战场的分割状态,美军士兵不断的向这个高地进攻,志愿军战士付出了极大的伤亡,但仍然坚守阵地,牢牢的控制着1419高地。

此刻,美军凶猛的火力在山头掀起一排排爆炸的声浪,将黑的天色使美国飞机格外卖力的投弹扫射。 B-25重型轰炸机,海盗式战斗机不停的从海边的咸兴机场和航空母舰上起飞,将成吨的重磅炸弹投向这个阻挡美海军陆战1师部队南撤的山头。霎时间,火光冲天,硝烟四起,在寒风萧萧的冬日黄昏里,制造出了一幅非常惨烈的场景。

急于打开南逃之路的美陆战7团1营,已经失去了理智,美海军陆战队队员不顾1419高地上志愿军战士的机枪、手榴弹、步枪和迫击炮的还击,拼命地扑向山头。终于,凭借凶猛的火力支援和人数上的优势,他们突破了已奋战数天,伤亡巨大而又疲惫不堪的志愿军阵地,攻上了山头。

衣衫褴褛、形容憔悴志愿军战士迎着扑上来的美军,展开了白刃格斗,殊死对决,志愿军战士又一次表现出了他们勇猛顽强的战斗精神。但是,美海军陆战7团1营的陆战队员源源不断的涌上山头,面对优势的敌人,志愿军战士慢慢的退了下去,退下了这个他们曾经坚守数天之久的阵地。

经过1419高地的恶战,陆战7团1营摸黑进到1520高地附近后,再也没有力量发动一场新的攻势,紧张的战斗已使他们精神频于崩溃,戴维斯中校只好命令,停顿下来就地宿营。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之七第二次战役:东线长津湖(7)

就在陆战7团1营在公路东侧向志愿军阵地攻击的时候,沿着公路西侧进攻的陆战5团3营也遭到了志愿军的顽强阻击,遇到了与1营同样的遭遇,山路上铺满积雪,志愿军的枪弹不时飞来,游击战法使他们进展缓慢。终于,塔普莱特中校的3营跌跌撞撞也在天黑之后赶到了1520高地附近。此时,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疲惫至极,已经无心战斗,塔普莱特中校命令在公路两侧建立起防御阵地,进行防守,以待天亮。

但是,陆战5团团长莫里中校和陆战7团团长利兹伯格上校的一张电文传到了这里:

“继续进攻!”

志愿军第20军军长张翼翔觉察到敌人的南逃企图后,立即命令在该区域的第89师第237团、第238团迅速向敌人发起进攻。

1520高地是死鹰岭一带最高的山峰,守卫这个高地的是志愿军第89师第238团的两个营。

89师师长通过无线电报机,向238团团长下令:“敌人要逃,我军将趁黑连夜向敌发动进攻。你们要坚守住高地,并保持出击态势,争取寻机歼灭敌人。”

与此同时,237团向塔普莱特中校的美陆战5团3营和戴维斯中校的美陆战7团1营发动了攻势。迫击炮弹不时在宿营防御阵地上的美军之中开花,机枪和冲锋枪雨点般地从黑夜里飞来,四面八方,不知有多少中国部队在进攻,陆战队员们又一次听到让他们心惊肉跳的冲锋号和喊杀之声。但是,由于宿营地防守严密,进攻无果,志愿军退去。

1520高地上,第238团团长江浩向他的两个营下达了作战命令:敌人可能要夺路而逃,待他们进攻之时,2营在前面阻击敌人,1营迂回到敌人后面,争取打他个冷不防。

于是,2营营长当即带领部队从山顶下到半山坡布置好阵地,而1营趁着夜色掩护,从山坡的另一侧悄悄向外侧迂回。

时间不长,在默里中校的不停催促之下,塔普莱特中校命令H连打头阵,I连做第二梯队,G连作第三梯队,向1520高地发动攻击。

夜里11时许,第二梯队I连冒着枪林弹雨,终于攻占了1520高地前面的一个大山嘴。塔布莱克中校大受鼓舞,令I连连长施里尔中尉指挥部队继续攻击。

但是,I连已经落入了志愿军设计的陷阱之中。担任正面防守任务的第238团1营,故意示弱,经过一段时间的抵抗之后,撤出了那个从高地延伸出去的山嘴,I连的施里尔中尉不知就里,急忙命令美国兵抢占这个山嘴。而在他们的前面,H连的士兵仍在向前进攻。

此时志愿军第238团2营已悄悄迂回到这个山嘴附近,I连的美海军陆战队队员尚未看清他们刚刚得到手的阵地,也没有得到喘息的机会。左、中、右三面志愿军的迫击炮、机枪、手榴弹和步枪已如暴风骤雨一般向他们席卷过来。施里尔中尉一边命令士兵一边还击,一边挖壕据守,但是地面的冻土和地层的石头却难以挖掘,美海军陆战队队员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不过是在山嘴上掘出了一些浅坑,他们几乎是在毫无隐蔽的暴露在志愿军战士的枪口之下。一些美国兵中弹死去,伤者的呻吟和呼号被狂猛的枪炮之声淹没。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之七第二次战役:东线长津湖(7)

施里尔中尉见势不妙,命令残存的士兵放弃山嘴,回头突围。志愿军战士已不容他们再有逃脱之机,黑夜里杀声震天,一个整营的志愿军战士从四面杀向山嘴,美海军陆战队队员陷入了绝望的境地之中,一点一点被粉碎、被消灭。这是一场非常漂亮的战斗,几个小时之后除10余人逃脱之外,其余人全部被歼灭。

佛晓之前,塔普莱特中校反复呼叫I连,但却没有回音。当夜通宵的混战之中,塔普莱特中校的2营吃足了苦头,到天亮时他才发现不仅I连被志愿军全部吃掉,G连和H连也只剩下两个排,他在急救站看见了脖子上被一颗子弹贯穿死里逃生的施里尔中尉,陆战 5团3营营长塔布莱特中校几乎要崩溃了。

黎明之后,已是突围的第2天。同样在夜里被志愿军打得灰头土脸的陆战7团1营营长戴维斯中校,打起精神,再度发起攻击。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之七第二次战役:东线长津湖(7)

飞机又开始从南面源源不断的飞来,对有志愿军扼守的山头进行狂轰滥炸。轰炸的程度之激烈,超过了以往所有的战斗。为了使美海军陆战队能够顺利撤出,阿尔蒙德的确保证每天都有300架以上的飞机担负从空中,执行对中国部队攻击的任务。

在对一条山脊的轰炸中,美军的海盗式轰炸机持续不断地飞来投下无数的凝固汽油弹和重500磅的炸弹,整个过程持续了约半个小时,按照美军的说法,他们把这条山脊变成“世界上最无用的地面之一”。

由于彻夜激战的疲劳和美国飞机的疯狂轰炸,12月2日的白天,志愿军仅对1营进行了小规模的阻击,陆战7团1营营长戴维斯中校历经磨难,终于抵达了1663高地,与陆战7团2营的F连会合。

此时美军F连已在1663高地上凭险据守了三天午夜,伤亡惨重。由于山势陡峭险峻,美军F连的火力配备非常强劲,志愿军战士虽然奋力争夺,但一直未能攻克这一高地。戴维斯中校和和F连连长巴伯上尉劫后重逢,彼此感叹不已。

美海军陆战7团1营到来,加强了对1663高地的防守,他们知道中国军队就在附近,丝毫不敢怠慢,立即命令恨不得立时倒地睡去的士兵,加固挖掘工事和掩体,他们必须守住这个阵地,以待后续的主力部队通过。

塔普莱特中校的陆战5团3营依旧不走运,他们在公路上,不时陷入与志愿军的胶着战之中。

有时候,志愿军战士从公路两侧的山谷中杀出,双方彼此相隔很近,只好用手榴弹互相搏杀,遭受重创的3营虽然得到了莫里中校派来的援兵约两个连,却似乎无法从昨夜遭受的打击中回过神来,变得一蹶不振。

他们就像一只受到重创的野兽,一边舔着伤口,一边拼命逃窜。飞机在天空中盘旋,通过轰炸和扫射来阻止志愿军部队的靠近。塔布莱特中校也命令轻重武器不时地向公路两侧狂射,他们实在是被打怕了,只希望令他们心惊胆战的对手别靠近他们,离得再远一点。

但是,志愿军战士却如影相随,层层阻击,步步紧逼。公路上,还不断出现志愿军设置的路障。

战争就是如此,战斗的形式是由各种因素决定的,志愿军的这种打法使美国兵气急败坏但又无可奈何,他们要逃,要打通退路,要争取时间,而志愿军战士却死死缠住他们,让他们无法脱身。虽然这样不可能将敌人一举歼灭,但却能不断地给敌人造成伤亡,同时也可以避免敌人飞机和大炮给志愿军部队带来的损失。

但是,美军很不习惯这种打法。有时候,他们气恼之下就用火炮,对他们认为藏有志愿军战士的地方猛烈轰击,结果一无所获。就这样,双方始终保持不即不离的状态。说实话,可惜志愿军没有飞机和大炮,不然敌人怎么也别想逃出我们的包围圈。

万般痛苦的美海军陆战队队员,一边躲避不时飞来的枪弹,一边清除公路上用园木和石头组成的路障。他们渐渐对前途感到绝望,斗志明显减弱,伤亡不停增加,进展却非常缓慢。

几个钟头过去了,塔布莱特中校回望了一眼,他们昨夜的防御、宿营之地仿佛嘲弄似的,仍然可以望见。而默里中校又在无线电报话机里催促部队推进得太慢,再加快进度。

塔普莱特中校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加快推进速度,他去找H连连长,要他组织部队去打退在前面阻击的中国军队。但是H连长躲在比较保险的坦克里,就是不出来。他破口大骂,暴跳如雷,但是对方没有一点反应。

天黑下来了,队伍在志愿军战士的阻击下缓慢地行进着,终于,塔普莱特中校的3营到了离1063高地约1公里的地方,精疲力竭的部队,像一辆燃尽油的卡车一样停了下来。

此时,已是子夜两点,开始降起了大雪,飞舞的雪花漫天飘洒,寒风呜呜的吹鸣,山穷水尽的美军匆匆安营扎寨,从一些帐篷的角落里传来哭泣之声,在风雪弥漫的夜晚显得分外凄凉。

12月3日上午,3营在1663高地的美军接引下,兵合一处,军心稍定,两支汇合的队伍合力控制这一地区,后续部队开始跟进。

柳潭里周围的志愿军部队,虽在敌人逃窜之时不断尾追,予以打击却未能扩大战果。原因如下:

一是由于宋时轮决定集中兵力,歼灭长津湖东岸的美步兵地7师部队,因而未能在长津湖西侧对柳潭里之敌构成局部优势,使敌人能够突出重围。

二是部队的供给跟不上,由于敌机封锁了从鸭绿江到长津湖周围地带的交通补给线,因而志愿军弹药和粮食都极度匮乏,打两天停两天,以待民工运来物资装备,几乎已成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早期的一个规律,部队没有弹药或者没有粮食,被迫退出战斗。

三是严寒使部队造成大量战斗减员,影响了部队战斗力。

四是敌人强大的空中支援给志愿军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志愿军几乎是在敌人敌机的下面与敌作战,这给部队带来了相当程度的伤亡,同时也限制了志愿军机动,为被围的美陆战1师从柳潭里撤退,赢得了时间。

虽然种种不利,志愿军战士仍英勇战斗,给予敌以重大打击。

12月4日,被围困在柳潭里的陆战5团和陆战7团历尽沧桑,在下碣隅里美军的救援下,攻破中国军队的重重包围,在付出了重大代价的情况下逃回了下碣隅里,仅塔普莱特中校的美陆战5团3营便被志愿军击毙了300余人。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之七第二次战役:东线长津湖(7)

美国部队中的王牌之师,狼狈不堪地到达了下碣隅里。一些士兵拖着冻坏的双脚痛苦地走着,还有一些人茫然若失,看着前面好像不知道身在何处。后面跟着的是能走的伤兵,一些人掉背着步枪,另一些人什么也背不了,依靠同伴做依托。再后面跟着的是车辆,很多车上装着昏迷不醒的伤员,他们被放在铺着篷布的单架上,有些就直接放在卡车的铁箱板上,总共有1500多人,其中大约有1/3是冻伤。

当天下午,美第10军军长爱德华.阿尔蒙德少将飞到了下碣隅里,目睹这一惨状,阿尔蒙德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虽然逃出了柳潭里,美海军陆战1师的厄运并未到头,相反,这只不过是一个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