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二十一第五次战役(4)第一阶段 逼近汉城

 梦想童年594 2022-07-21 发布于江西

美第8集团军撤至议政府、清平川一线后,范弗里特于4月26日在汉城以北地区确定一条新的防线。

这条防线西起汉城郊区,向东在汉江以北数英里,穿过北汉江,然后转向东北,经春川以南,直至东海岸的襄阳。他同时调整部署,在汉城地区集结重兵,企图固守汉城,并要求空军与海军全力封锁通往金浦半岛的道路,协同地面部队屏护汉城地区的安全。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二十一第五次战役(4)第一阶段 逼近汉城

根据战场形势的发展,彭德怀于4月26日,就第5次战役的进展情况和下一步作战打算致电中央军委,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

(一)……

(二)此役原拟于5月份上旬开始,但为了推迟敌之登陆,避免即时两面作战,因此提前于4月22日开始,故我准备均不充分,特别是粮弹准备不足,运输条件没有改善。……炮兵、坦克不能及时参战,空军参战时间更远。敌军兵力齐头靠紧,没有间隙,技术条件绝优于我,战术上前进时步步为营,后退时节节抗击。我插入敌纵深必须经严重战斗,才能打开缺口,故作战三昼夜,没有达成迂回议政府,截断敌归路,估计战果是有限的,不足以打破敌之登陆企图。

(三)……

(四)……敌此次败退采取节节抗击,诱我深入,抓住我军,然后登陆,并使用伞兵配合。……如能将敌登陆推迟一个月至一个半月,我即能同时应付两面作战。

(五)根据以上所述,此次我军拟在打破敌时抵抗后,即以一个兵团及人民军第一,第五军团(共五个军)继续相机追击至37度线附近为止。如敌扼守汉江及汉城桥头阵地,我以小部队监视之、袭击之,使敌预备兵团部分增援正面,推迟其登陆时间,减弱其登陆力量(五万人),以便歼灭之……

(六)……

此外,为有效的消灭敌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盼军委对空军加速准备,配合作战。

毛泽东基本同意彭德怀提出的方针和部署,指示周恩来起草中央军委的复电。4月28日中央军委复电彭德怀:

(一)同意来电所拟作战方针和在这一战役结束后的兵力部署,望即照此执行。

(二)请注意在此战役中对伪一师、美三师、二十五师、二十四师,土耳其旅及英二十八旅给予尽可能大的打击。目前这几天似乎还有此种可能,如能在此战中歼灭敌军一万五千至两万人,则于今后作战很有利。

(三)……

(四)从此次敌人且战且退及在此之前的沿海袭扰的情况看来,敌人确有诱我南下然后在北部登陆的企图。但我主力如停在三八线及其以北地区,而只以一个兵团及人民军向南进逼,估计敌人在未能得到大量补充或援兵能使用以前,还会有一个犹豫时间,而仍然与我们进行拉锯战,企图消耗我们。此种情况如果出现,对我们并无不利,只要我们避免主力消耗,转而消耗和分散敌人,则推迟敌人登陆或向北进攻,以便我完成各种准备,倒是合乎理想的……

(五)……

(六)关于加速空军作战准备及各兵种协同作战问题,请与刘亚楼、陈锡联、徐光达面谈后给以指示。关于后勤问题,尤望将前方意见面告杨立三、张令彬速谋改善,此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根据中央军委、彭德怀对战役和战争形势的分析,中朝联合司令部认为,此次战役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主力既不宜南进过远,应以敌人会很快进行登陆作准备,免陷被动,同时又应最大限度杀伤敌人,消耗敌人的力量,并将敌军主力吸引于正面战场,避免两面作战。因此决定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各突击集团,继续向敌纵深发展进攻。

4月26日晚,志愿军和人民军各突击集团继续向当面之敌进攻,占领了锦屏山、县里、加平一线敌军二线阵地。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二十一第五次战役(4)第一阶段 逼近汉城

志愿军进行攻击

(1)西线中央突击集团:

西线中央突破第3兵团第12军判断抱川地区之美步兵第25师和土耳其旅尚未后撤完毕。遂决定向抱川西南地区出击,切断抱川至议政府公路,伺机歼敌。

27日3时,第12军第34师主力和第35师第104团,进至报川西南的竹叶山地区。清晨,第34师第106团发现竹叶山以南,寺谷至松岘间有美军约300余辆汽车,装载步兵准备南撤,立即组织攻击。美军遭受攻击后,随即展开反扑,并出动约两个团的援军在几个炮兵营和40余架飞机支援下,对志愿军第106团阵地狂轰乱炸。 第106团在连续作战4昼夜,并断粮两天,且无工事依托,无炮火支援的情况下,与敌展开激战,在子弹打光后,以石块、刺刀与敌进行白刃肉搏。

第12军军长曾绍山接到报告后,立即指挥军主力,立即指挥军主力,白天南进,合围敌人,但当军主力赶到时,被围的美军已经在援军接应下,绕道南撤。

志愿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急令各军追击逃敌,第12军、第15军和第60军部队继续南进,于28日至29日,新后攻占金谷里、仁仓里、议政府东南及汉江北岸地区,切断了汉江至春川的公路。

(2)西线右翼突击集团:

西线右翼第19兵团在兵团司令杨成武指挥下,于26日晚发起进攻后,先后攻占国祀峰、梧琴里、白云台地区。朝鲜人民军第1军团在乌青里歼灭南朝鲜第11个营大部;第63军第187师第561团3营在海亭里、德溪里地区,截住美军1个团及大批坦克、汽车。该敌在航空兵、坦克的掩护下,在议政府方向美军的接应下,突破志愿军第561团第3营的阻击,夺路南逃。

西线左翼突击集团:

4月27日,第9兵团以第20军、第27军主力于27日晚分割歼灭抱川东南、西坡以南美步兵第24师一部,并令第40军于当晚以一部伸向加平以南地区侧面,阻敌西援;令在北汉江南第39军,择弱敌割歼1个连或1个营。但由于敌军后撤迅速,第9兵团寻歼美步兵第24师一部的企图未能实现,28日,第9兵团部队攻占榛伐里、祝灵山、清平川、加平、春川地区。

东线:

东线人民军部队在麟蹄以南地区,以积极动作钳制了当面之敌,配合了志愿军各突击集团在西线的作战。

28日,美第8集团军撤至汉城及北汉江、昭阳江以南地区继续组织防御,同时将美骑兵第1师西调汉城,在汉城周围地区集中部队,组成了绵密的火制地带,妄图引诱志愿军部队攻城给予大量杀伤。

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部队对东部战线和美海军陆战1师所在的中部的进攻多少显得有些低调,只有对西部战线的进攻越来越猛烈,西部战线南朝鲜第1师受命向后撤退15公里进入汉江与北汉江交汇点的两水里只汉城南侧一带。

美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判断,要守住汉城,就不能让志愿军进入到汉城的南侧及汉江南岸,如果能击破逼近汉城的志愿军部队和朝鲜人民军最好。因此,在中部战线绝不能出现一“蚁穴般的缝隙”,所以,范弗里特命令美步兵第2师和南朝鲜第2师加入美第9军,强化洪川江一线的防御。接着,美骑兵第1师加入美第1军。这样,在汉城北侧5~7公里一线自西开始依次是韩国第1师、美骑兵第1师和美步兵第3师。

4月29日,西线处于激战之中,特别是在汉城前面呈半圆形布防的美韩部队的抵抗相当顽强。“联合国军”飞机在29日当天,对汉城前面进行了39次空袭,整个白天12个小时一直在活动,使得逼近汉城的志愿军部队遭到猛烈的轰炸,地面美军炮击的也很强烈,美骑兵第1师的火炮,平均一门炮发射了约600发炮弹,其他防守的美军部队也同样发射了弹幕。

随着进攻汉城正面的志愿军部队被阻挡,逼近汉城东侧的志愿军部队也被挡住。美步兵第25师在金谷里、美步兵第24师在两水里北侧构筑了圆形阵地,也阻挡住了进攻这两个地方的志愿军部队。

不过,范弗里特仍然感到危险的存在,虽然确实挡住志愿军部队和朝鲜人民军的进攻,但是汉城东侧出现了间隙,美步兵第25师和美步兵第3师之间出现了约10公里,美步兵第24师和其东侧的南朝鲜第2师之间出现了大约20公里的缝隙,这是因为防守的各师都构筑了圆形阵地进行作战,如果,志愿军部队和朝鲜人民军从这些缝隙中进入,汉城仍将处于危险之中。

当天夜里,范弗里特指示建立新的防线---由汉城北侧的半圆线沿至汉江北岸地区,再经清平川南侧,东至洪川江南岸,再从洪川北侧向东北至大浦里。各军改变重点防御,为重新整理担当正面,强化联络,确保控制线。范弗里特把这条防线称之为“无名线”,在下达建立“无名线”的命令后,他又附加了以下内容:“本防御线将利用火力和攻击,进行积极防御,最大限度的杀伤敌人,各军军长可自行决定向本防线以南撤退”。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二十一第五次战役(4)第一阶段 逼近汉城

志愿军前线指挥所

中朝联合司令部判断:敌军沿汉江、昭阳江布防,如志愿军和人民军继续强攻汉城,则敌人会继续南撤,诱使志愿军和人民军深入,以便在志愿军和人民军后方登陆。鉴于在西线汉城以北地区歼敌战机已失,彭德怀等中朝联合司令部首长决定各突击集团自4月29日起停止进攻,于现地迅速整补,待机准备再战。

根据中朝联合司令部的命令,志愿军和人民军各部于4月29日停止进攻。(1)一部逼近汉城,前出至汉城近郊北岳山;(2)一部逼近汉江,占领退溪院、九陵山、金谷里、磨石隅里一线地区;(3)一部渡过昭阳江,占领春川以东之九峰山、坪村里地区,与敌保持接触,掩护主力在高阳、议政府、抱川、华川及春川以北地区整补,准备新的作战;(4)第40军、第26军则北调沙院里、平康以北地区,准备对付敌人可能的登陆。

4月30日,“联合国军”各部队急速强化“无名线”防线,在构筑阵地的同时还要准备一旦击退志愿军部队和朝鲜人民军的进攻后,马上展开反击的据点。

至此,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作战结束。在此阶段作战中,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根据敌军的布势和战术特点,在作战指导上,采取了以一部兵力直捣敌军战役纵深,将敌整个部署分割为东西两大部分,而集中主力于西线,对预期歼灭之敌实施两翼迂回,多钳合击,同时结合正面突击与战术上的分割包围的战法,各个歼灭敌人,在敌军主力退守汉城及汉江、昭阳江南岸建立新防线之后,即果断停止进攻,结束第一阶段作战此阶段。共歼敌2.3万余人,并再次突破三八线,逼近汉城,夺回了战场主动权,扭转了被动局面。

但是,此阶段作战未能实现预定的歼敌计划。

客观上,第五次战役中,“联合国军”已在第四次战役中恢复了战斗意志,对志愿军的进攻预有准备,由进攻转为防御,并在部署上齐头靠紧,没有间隙,这本身就给志愿军的进攻增加了难度。志愿军进攻首先必须要实现突破,然后才能向纵深穿插和实行迂回包围。

在主观上讲,志愿军在作战指导上:

一、战役发起时机上打得急了一些,当时志愿军首长根据“联合国军”活动的种种迹象,判断敌军有在我侧后登陆的可能,因此,决定发起第五次战役,以正面进攻,吸引“联合国军”主要作战力量与正面战场,使其无法抽出力量,在人志愿军和人民军侧后登陆,从而打破“联合国军”登陆阴谋,避免两面作战,这一考虑和决策是必要的也是正确的。但对“联合国军”实施登陆作战的准备情况和登陆的时机缺乏具体的准确的判断,而急于破坏“联合国军”登陆企图尽早摆脱被动局面,夺回战役主动权,因此提前发起战役,这样就使得整个战役准备十分仓促,志愿军第二番作战部队完成集结后,只经过短暂的连战准备及投入作战,特别是新参战兵团对当面敌情、地形还不熟悉,又是第一次与高度现代化装备的美、英军作战,战术准备不充分,而且粮弹储备也不多,使得作战行动受到较大影响。

二、歼敌企图上大了一些。此阶段作战预定歼敌5个师,另三个旅,其中美军3个师、英军2个旅、土耳其1个旅。就当时志愿军的作战能力而言,一次战役是难以达成如此规模的歼灭任务的。在志愿军第二番部队入朝后,并且参战炮兵有所增加,而过分的看重了志愿军力量的增强,对新参战部队所面临的各种困难估计不足,对美军技术装备优势,对志愿军作战的影响和美军在战术上的变化缺乏深刻的认识,因此在战役歼敌目标上企图过大。此阶段作战,志愿军各部队在向纵深发展中,包围美、英军营团规模的部队有10多股,但多数因志愿军包围兵力单薄,攻击火力不足,而是被围之敌突围逃跑。

三、志愿军担负战役迂回的部队突破后受阻,未能按时到达指定位置,实现战役包围。同时正面突击部队未能实现战术分割包围,整个作战形成了平推。“联合国军”则利用志愿军白天作战和机动困难的弱点,以一部兵力与志愿军保持接触,掩护主力迅速后撤,建立新的阵地,并且依靠机械化和摩托化装备,每次后撤的距离约为30公里,恰好是志愿军徒步追击的一夜行程。当第2天早晨志愿军迫近时,早已占领新阵地或再行后撤,而志愿军徒步行军疲劳,并且难以获得歼敌战果。

尽管如此,此阶段作战,志愿军掌握着战役的主动权,处于进攻态势,而联合国军则处于防御和撤退的态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