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二十六 停战谈判中关于议程问题的谈判

 梦想童年594 2022-07-21 发布于江西

1951年7月10日,停战谈判一开始,“联合国军”代表团首席代表乔埃抢先发言,按照美国当局的意图为谈判确定调子。

他声明,在停战条件未获双方同意以前,除双方同意的中立区外,敌对行动是仍会继续的,“讨论以及今后的讨论都应该限于朝鲜的军事问题”。“不讨论任何政治或经济问题,不讨论与朝鲜无关的军事问题”。

乔埃发言后,朝中代表团首席代表南日紧接着发言,他旗帜鲜明地阐述了朝中方面的原则立场。之前,金日成与李克农已经研究确定了南日和邓华在第一次谈判会议上的发言内容,并征得了毛泽东的同意。南日按朝中方面事先确定的内容,在发言中声明:朝鲜战争应该迅速结束,为解决停火而必须讨论双方军队撤离三八线及撤离外国军队问题。

他提出了三项原则建议:

第一、在相互协议的基础上,双方同时下令停止一切敌对军事行动,陆军停止对对方的进攻、袭击与侦察;海军停止对对方的轰炸封锁与侦察;双方空军停止对对方的轰炸与侦察。显然,双方停火,不但可以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而且是扑灭朝鲜境内战火的第一步。

第二、确立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双方武装部队应同时撤离三八线10公里,并于一定时限内完成之。以双方撤离的地区为非军事地带,双方皆不驻扎武装部队或进行任何军事行动。这里的民政,恢复1950年6月25日以前的原状。与此同时,立即进行关于交换俘虏的商谈,使各国俘虏早日还乡与家人团聚。

第三、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撤退一切外国军队。外国军队撤退了,朝鲜战争的停止与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便有了基本的保障。

南日发言后,志愿军代表邓华接着发言,他表示完全支持南日的发言。他说,“在朝鲜作战双方停火,确定三八线为双方军事分界线,及撤退一切外国军队,是符合朝鲜人民、中国人民以及全世界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的。我们认为朝鲜人民军的代表所提出的三项建议,是停止朝鲜战争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前提与基础。中国人民志愿军衷心支持这些建议,并认为应把它们作为谈判的出发点”。

听完朝中方面的发言后,“联合国军”代表团首席代表乔埃说,朝中方面的建议含有政治问题,超出了这次谈判讨论的范围,接着,他以书面形式向朝中代表团出示了他们事先准备好的包括有9项内容的议程草案,要求通过。

美方草案的内容是:

(1)通过议程。

(2)俘虏营的地点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代表团访问俘虏营的权力。

(3)在本次与所有以后各次会议中的讨论,限于纯粹军事并与朝鲜有关的问题。

(4)在足以保证在朝鲜不再发生敌对军事行动的条件下,停止在朝鲜的敌对军事行动。

(5)对横贯朝鲜的非军事区达成协议。

(6)军事停战委员会的组成,权力与职责。

(7)原则上达成协议由军事停战委员会管辖下的军事视察小组,在朝鲜境内视察。

(8)上述视察小组的职司。

(9)关于俘虏的安排。

朝中代表团研究后,针对美方方案并在南日所提三项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5条内容的议程方案,即:

(1)通过议程;

(2)作为在朝鲜停止敌对行动的基本条件,以三八线为双方军事分界线并建立非军事区问题;

(3)从朝鲜境内撤出一切外国军队问题;

(4)在朝鲜境内停火与休战的具体安排问题;

(5)关于停战后战争俘虏的安排问题。

李克农将这5条议程方案的内容于当天中午电告毛泽东、金日成和彭德怀。朝中代表团于当日下午的谈判会上,指出美方方案的混乱和主次不分后,提出了上述5条议程方案。

在随后关于议程问题的讨论中,美方代表团对他们自己所提的9条方案做了辩解,并同意讨论朝中方面方案中的第1、第4、第5点。根据美国当局不讨论三八线的问题,也不讨论撤退外国军队的问题的既定方针,美国代表团以在议程问题上只提一般性的问题,而不讨论具体的分界线和撤退外国军队问题属政治问题为借口,坚决拒绝将撤出外国军队问题列入议程和在议程中出现“三八线”的字样。而且还借机制造了一个“记者问题”,对谈判横生枝节。

7月11日下午,乔埃建议把代表团的服务人员增加到120人,其中包括20名记者。此事,朝中方面没有这个安排,遂礼貌地拒绝了。

12日上午,美方代表团单方面允许其20名新闻记者,随代表团车队来开城对会议进行采访。因双方对此没有协议,朝中方面派驻板门店的联络人员不同意这些新闻记者通过。因此,“联合国军”代表团竟拒绝到会,全部返回,以对朝中方面表示“抗议”,致使刚刚开始两天的停战谈判会议片面中断。

13日,李奇微致函金日成、彭德怀,说“自从会议开始以来……双方的待遇是不平等的”,要求建立中立区,否则,他建议把会址移到更合适的地方。

毛泽东认为,“记者问题”只是美方的一个借口,而企图拖延时间,制造舆论和摸清我们的计划。李奇微的来函,以提出中立区问题,掩盖其在“记者问题”上的动作不成功。其目的都是有意制造麻烦,为谈判设置障碍。

毛泽东指示李克农并告金日成、彭德怀,指出:如恢复谈判时美方再提记者问题,我们可以同意,在议程问题取得协议后,双方可以派同等数量的记者到开城。

在李奇微13日提出建立中立区的要求后,第二天,毛泽东又指示李克农并告金日成、彭德怀:决定同意建立中立区的建议,也可同意把记者作为代表团工作人员,并请考虑在哪里设中立区,如何保证安全等。同时发去经过毛泽东、周恩来修改的以金日成、彭德怀名义答复李奇微的通知函

13日和14日,毛泽东致电斯大林,通报了停战谈判开始两天来的情况和朝中方面的上述原则立场。

7月14日,金日成、彭德怀复函李奇微,指出:“为了扫除在一些枝节问题上的误会和争论,使和平谈判工作取得已顺利进行起见,我们同意你所提的将开城地区划为在会议进行期间的中立区,在此区域内双方停止任何敌对行动,以及武装人员完全摒处于会址区域及你我代表团通往会议区域的通道之外的建议。至于这个会址区的大小及其他有关具体问题,我们建议交给双方代表团在一次会议上去解决。……关于引起这次停会原因的新闻记者问题是和划中立区无关的。……是一个小问题,值不得为这个小问引起停会,更加值不得为这个问题引起会议的破裂……新闻记者既然没有达成协议,就不应当由贵方一方片面的强制执行。为了不因这件小事而使会议陷于长期停顿或破裂起见,我们现在同意你的建议,即将对方新闻记者20人,作为你的代表团工作人员的一部分。”

这样,扫除了美方蓄意设置的障碍。7月15日,中断了3天的停战谈判会议,继续进行议程问题的讨论。

根据双方司令官之间的函商,双方代表首先就“设立中立区”问题取得原则协议:双方代表同意在以开城市为中心五英里半径内建立中立区,这个地区在会议期间将是中立的。

在这个地区只允许有必需的携带轻武器的维持治安部队。此外,以会议室为中心的会议区域内(半径半英里以内的地方),不允许有武装警卫,只留少数非武装人员担任警察职务。另规定,其细节问题交由双方联络官解决。

在随后继续议程问题的讨论中,南日再次指出美方议程方案的主次不分和逻辑混乱,并进一步阐述了朝中方面坚持将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和从朝鲜撤退外国军队的问题列入议程的道理。

美方代表乔埃对他们的议程方案稍作辩解,即同意作修改,将它们议程方案的9项内容改为4项。但仍反对将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和撤退外国军队列入议程。美方修改后的议程方案是:

(1)通过议程。

(2)建立一非军事区,作为停止朝鲜敌对行动的基本条件。

(3)在朝鲜实现停火和停战的具体措施,以保证朝鲜敌对行动和武装行动不再发生,而待最后和平的解决。a.军事停战委员会,包括其组成、权力和作用。b.军事观察小组,包括其组成、权力和作用。

(4)关于俘虏的布置。

在朝中方面已掌握主动的情况下,7月15日,毛泽东致电李克农并告金日成、彭德怀,指出:我方已掌握了主动,再经几次试探和争论后,可以提出我方新的5项议程草案(主要变化是不出现三八线字样),但必须在对方同意将一切外国军队撤出朝鲜问题列入议程的基础上,我方才能同意对其他议程再加斟酌。

朝中代表团根据这一指示,针对美方修改后的4项议程,联系几天来美方在谈判中的态度,从16日开始将发言重点放在了撤退外国军队问题上。

7月17日下午,双方代表团大会第五次会议,朝中代表团在系统驳斥美方拒谈撤军问题后,提出了新的5项议程方案,即同意在议程中只提原则的分界线,而不具体提三八线,待进行军事分界线实质性讨论时,再提三八线问题。但美方代表团在撤退外国军队问题上仍不做退让。

李克农将谈判情况电告毛泽东,并认为以三八线为界、从朝鲜撤退外国军队的原则必须坚持,撤退外国军队问题虽是军事问题,但也牵扯政治太广,为不致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和僵持,甚至破裂,可否将其留待停战后的另一个会议去解决。

17日22时,毛泽东复电李克农并告诉金日成、彭德怀,指出:

新的议程既已提出,并又声明系正式的之后,你们即应采坚持的方针和态度,尤其对一切外国军队撤出朝鲜问题应再三说明。这是保证在朝鲜不再发生敌对行为的必要条件,我们提此条是有充分理由的。(各国派兵到朝鲜来是作战的,不是来旅行的,为什么停战会议有权讨论停战,却无权讨论撤兵呢?显然,这种理由是不能成立的。因此,我方坚持会议既然有权讨论停战,也就有权讨论撤兵),使敌人意识到我们是在坚持这项条件的。这几天,我们在中立区及新闻记者问题上,在议程中的军事分界线……问题上,都已做了让步,有可能使他们发生错觉,以为在他们继续拒绝讨论的情况下,我们仍会继续让步。因此,你们必须在撤退外国军队问题上,不要顾虑对方拒绝讨论,要继续驳斥对方拒绝讨论之非,而且不要去争论这就是军事问题或是政治问题,而应着重说明这是保证停战的必要条件,以免掉落敌人故意设置的逻辑陷阱。

必须在争论两三天(他们不发言,我们可反复说明我们的道理)后,敌人对撤兵问题有某种让步表示,如答应在停战后即举行会议讨论撤兵问题之类,我们才可以考虑在议程题目上改变写法。如果敌人不表示这种让步,我们仍应继续坚持。我们不提议休会,不表示破裂,但也不怕他们破裂。

据此,在随后的谈判中,朝中代表团反复阐述撤退外国军队是防止战争复发的必要条件的道理。指出:“外国军队在朝鲜的出现,是我们朝鲜战争和使朝鲜战争延续的根源。只有消除这个根源,战争不在朝鲜复发才能确保。”针对美方一再拒绝的态度,南日指出:“你们拒绝讨论和解决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的问题,不过徒然表明你们还没有真正结束朝鲜战争的和平诚意罢了。因为战争不是旅行,军队不是游客,火既停了,战也休了,把而军队留驻不走,其目的显然不是要他们去观览朝鲜的山光水色”。

然而尽管如此,美方在这个问题上仍无让步地表示,关于议程的谈判陷入僵局。

7月20日,李克农将谈判情况,电告毛泽东、金日成和彭德怀,并认为:从美方代表在前几次会议上的发言和艾奇逊的声明看,美方在从朝鲜撤出外国军的问题上做出让步的可能性不大。

21日上午,朝中代表团提出休会三天,要求对方再做考虑。

对李克农电报中所提的问题,毛泽东和周恩来也进行了分析,认为从凯南与马立克的会谈及停战谈判中,美方的态度和整个远东局势看,“敌人只打算在朝鲜就地停战,避免在战争中继续损伤和拖延不决,至于其他一切问题,包括从朝鲜撤出问题在内,敌人是打算继续目前紧张状况”。就是战争再打几个月,将敌人全部打到三八线以南,那是再谈,敌人仍可能拒绝从朝鲜撤出外国军队,如果谈判再破裂,战争的结束就更要长期拖延了。

本来在议程问题开谈判一开始,金日成就告诉李克农,核心问题是解决三八线为界停战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撤退外国军的问题可以留待朝鲜停战以后去解决。

毛泽东也有这个考虑。这样,“与其将来为撤兵问题而进行难以得到结果的长期战,不如不以撤兵为停战谈判必须立即解决的条件,而照马立克所说的从三八线撤兵停战,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第一步,将从朝鲜撤兵问题保留到停战后去讨论”。

20日当天,由周恩来起草以毛泽东名义致电斯大林,将上述考虑征求斯大林的意见。在斯大林表示赞成后,周恩来又起草毛泽东致金日成的电报,并取得金日成的同意。

7月23日,毛泽东指示李克农并告金日成、彭德怀,指出:“经过八次会议的争论,证明敌人只打算就地停战,绝对不愿讨论撤兵问题,将停战后的下一步行动起束缚起来。在谈判过程中,我们已很好的利用了撤兵问题,一方面表明了我们爱好和平,另一方面又揭露了敌人是不愿意促进和平事业的。现在我们可以确定:此次停战谈判,仍应以争取从三八线上撤兵停战为中心,来实现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第一步,至于从朝鲜撤退外国军队问题,可以同意留待停战后的另一个会议去解决,而不将其列入此次会议的议程之内。关于此点,已取得金首相的同意。”

并指示,由代表团在25日会议上发表声明,说明撤退一切外国军队与停战不能分开的道理,可是经过八次会议的协商都得不到对方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同意,实在是万分遗憾。现在我方为求得早日达成停战协议,愿同意不讲讨论撤退外国军队问题列入此次会议的议程之内,但我们提议在已协议的4项议程外,加入第5项“其他有关停战问题”。请李克农拟好声明,电告北京。

根据这一指示,朝中代表团于7月25日的谈判会议上,不再坚持将撤出一切外国军队的问题列入议程,同时提出,将“向双方有关各国政府建议事项”作为第5项内容列入议程。这样,美方代表团再无反对的理由。

7月26日,在双方代表团大会第十次会议上,停战谈判议程终于达成协议,其内容包括:

一、通过议程。

二、作为在朝鲜停止敌对行为的基本条件,确定双方军事分界线,以建立非军事区。

三、在朝鲜境内实现停火与休战的具体安排,包括监察停火休战条款实施机构的组成、权力与职司。

四、关于俘虏的安排问题。

五、向双方有关各国政府建议事项。

经过朝中方面的努力,历时半个月,谈判才达成关于议程问题的协议。

然而,双方在谈判桌上对议程问题的较量仅仅是序幕,实质性的问题谈判尚未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