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三十二 粉碎“联合国军”1951年秋季攻势(2)

 梦想童年594 2022-07-21 发布于江西

志愿军第47军天德山、朔宁方向防御作战

天德山位于铁原以西,镇川以北,临津江东岸,距开城二十余公里。汉城—铁原—金化—金城—昌边里铁路从天德山南边经过,是“联合国军”东线的重要供应线,我军占据的铁原—金化段北面的夜月山、天德山、418高地等,对铁路运输造成极大威胁。

因此,美军发动“秋季攻势”,首先必须夺取上述战略要点,然后北犯,进而攻击开城,实现其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

在志愿军第47军防御正面攻击的是美第1军指挥的美骑兵第1师、美步兵第3师、泰国第21团和菲律宾营。

第47军是一支历史悠久的部队,其中主力师第139师前身是红6军团,后为东北民主联军第10纵队。纵队司令是虎将梁兴初,在辽沈战役黑山阻击战中,打出了10纵的威风,也打出了139师的威名。进入一线作战后,从7月战至9月底,第47军不仅顶住了美军骑兵1师的进攻,而且还转入反攻,连续拿下大马里、夜月山、天德山、418高地、272高地等多处美军支撑点。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三十二 粉碎“联合国军”1951年秋季攻势(2)

天德山、夜月山、418高地一线是第47军主要防御方向,由第141师负责,朔宁方向是次要方向,由第139师第415团负责。

“联合国军”为了解除汉城至金化运输主动脉的威胁,改变被动状况,计划夺回天德山等要点,如果可能,继续打到朔宁,拿下志愿军这个重要的后勤补给基地。

在夜月山,美步兵第3师师长索尔撤下上次战败的美第65团,改由第15团配属第65团3营继续进攻。配属部队的任务是拿下月夜山东南侧的志愿军前沿阵地365.2高地,为第15团打开前进的通路。

至9月28日,美军对月夜山共发射了45000多发炮弹,这里每天都处在熊熊火海之中。防御美军夏季攻势时,第47军虽然首创“半坑道工事”,但美军105毫米榴弹炮、155毫米榴弹炮和重磅炸弹毫不留情的直接把志愿军的工事给抹平了。

1951年9月29日,在西线的美第1军,以美步兵第3师2个团的兵力,在20余个重炮群和60余辆坦克支援下,向铁原以西志愿军第47军防守的夜月山、天德山至大马里一线阵地实施猛烈进攻。

当天2时30分,索尔命令美军第15团迂回至夜月山北侧,从北向南攻打主峰,美军第65团2营则在第64坦克营1个连的掩护下从南向北攻打主峰南侧的365.2高地。他判断,在连续的狂轰乱炸下,夜月山上的志愿军已无还手之力,主攻的美军第15团也认为占领夜月山轻而易举,但是处在前面的1营、2营却发现,高地上还有志愿军,并且百思不解的是,他们的进攻还被击退了。

凌晨6时许,美军第15团E连终于冲进防守夜月山的志愿军第423团6连前沿阵地。随后,A连也打开了突破口。美军第15团1营、2营蜂拥而上。但是,战至中午,美军还是未能占领整个主峰,6连仍然坚守阵地一角,此时美军伤亡已达39人。又羞又怒的美军进攻部队,稍稍后撤,再次用203毫米榴弹炮和飞机的重磅炸弹猛轰志愿军剩下的阵地,刹时阵地成为一片焦土。但是在6连的殊死坚守下,直到黄昏,美军第15团依然未能占领夜月山主峰。

29日晚,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6连(欠2班、6班)最后的人员连续发起三次反击,全连除早期运下的伤员外,全部壮烈牺牲,我夜月山防御阵地被美军占领。此战,6连连续打退了美军14次冲锋。

志愿军记载:“因为美军疯狂的火力封锁,6连已经5天5夜没睡觉,没饭吃,没水喝,只能喝自己的尿。还活着的战士,每个人都眼睛红肿,嘴巴干裂流血,早已饿得全身无力。”

但是,夜月山的战斗并没有结束。9月29日5时30分,美军第65团3营按计划对365.2高地发起进攻,6时30分,美军即突破第423团6连6班阵地,占领365.2高地东半部。

现在,夜月山主峰失守,365.2高地西半部6连1个班,在美军两个团的重重包围之中,看来无法幸免。

9月30日清晨,美军的高音喇叭不停地喊话:“中国人,投降吧,我们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6班没有回答,他们的弹药不多了,他们舍不得用枪声来回答美国人。天亮后,美军第65团3营营长哈里斯中校命令部队再次进攻。

此时的6班只有8个人,2排副排长王兴邦,6班班长牟世清,副班长赵玉忠,战士李春长、刘春江、黄银生(还有两个人的姓名没有留下记载)。战士赵玉忠的腿被美军炸断,其他人也各自带伤。断腿不能行动的赵玉忠坐在地上,边上放了五箱手榴弹,一个人守住阵地一面,打退美军五次进攻,直到最后牺牲。其他人不停地在阵地上移动,互相支援,哪里吃紧就往哪里赶。美军的兵力是一个营又一个连,800余人,志愿军才8个人,兵力对比是1比100,但美军就是攻不下来了。

可是,6班没弹药了,而且退下去的美军又开始用重炮狂轰。临近下午,战士李春长拉响手榴弹与美军同归于尽。6班只剩下四个人了,副排长王兴邦搜遍阵地,终于找到了一根爆破筒和两枚手榴弹,王兴邦对其他三个人说:“我们决不当俘虏。”30日14时许,他们紧紧靠在一起,握着爆破筒,等待着最后的时刻。就在这时,援兵来了。

当天,第141师师长叶建民、第423团团长梁青山、政委李钦哲在指挥所里看到美军疯狂围攻6班时,请求炮兵第2师用105毫米榴弹炮20门、155毫米榴弹炮4门,配合141师炮兵团对美军进行了集火反击。在炮兵掩护下,141师以五个排的兵力进行了反击,其中4连3排和6连预备队2班冲上了365.2高地,看到了已全身虚脱,坐在地上紧靠在一起,拿着爆破筒的王兴邦等4人。6连副指导员朱振启率2班和4连3排又打退美军一次进攻,在自己两处负伤的情况下,带回了王兴邦和牟世清。战后,志愿军总部授予第423团6连6班“一级英雄班”荣誉称号,第47军给6班记集体特等功,王兴邦、牟世清荣立特等功,赵玉忠、李春长追记特等功。

夜月山战斗的幸存者,志愿军第423团6连文化教员刘秉臣在2019年1月20日回忆说:“全连116名指战员,经此一战,只有不到20人生还。”

在天德山,防守这里的第47军第141师在炮兵配合下,顽强阻击,将美步兵第3师一个团击溃美军,使得该团进攻未能得逞。

在天德山、夜月山防御作战中,志愿军第141师歼敌800余人。

根据美军进攻的势头,第47军和第19兵团判断,美军有将我压至临津江以西的企图,可能会继续向北做局部进攻或大规模进攻,并以位于临津江以西的英联邦师和南朝鲜第1师相配合。

9月29日下午16时,第19兵团命令第47军:如敌向安峡、朔宁地区做局部进攻,你军除坚决阻敌外,应以军的范围组织反击,以求歼敌一部。如敌大规模向九万里地区进犯时,则以第67军全部、第65军一部,携手合围进犯之敌,力求歼敌一至两个团。

第47军据此于9月30日将在第二线的第416团前调至朔宁地区,加强纵深力量,准备适时投入战斗,协同第一线部队,坚决阻敌。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三十二 粉碎“联合国军”1951年秋季攻势(2)

9月30日,美步兵第3师继续向292.0高地、天德山、418高地以及312.8高地一线猛攻。10月1日上午,美3师15团和美骑1师一部,再次在10个炮兵营、25辆坦克和12架飞机的配合下,向我天德山阵地又发起了猛烈进攻。第422团2营5连官兵顽强抵抗,与美军激战10多个小时,共击退美军11次冲锋,毙伤敌军300多人。次日,为了扭转被动局面,5连组织了精干的小分队在我军炮兵的掩护下主动出击,向正在进攻的敌军侧翼发起冲击,毙伤敌军80余人,迫使敌人的攻击草草收场。

激战至10月2日16时,“联合国军”除一部攻占292.0高地外,其余均被击退,双方在阵地前沿形成对峙。

10月2日22时,中朝联合司令部(联司)致电第19兵团并第一线各部队,指出:

“敌近月来连续攻我东线、中线军受重挫,伤亡甚大,近又开始所谓秋季攻势,攻我大马里至天德山一线,你们必须依靠天德山坚固阵地,坚决顽抗,细致的组织火力,特别是组织突然猛烈的短兵火力,大量杀伤敌人,在有利情况下,坚决的灵活的反击,达到歼灭其一步,继续保持天德山阵地,以粉碎其攻势。我中线、东线各部队,为防止敌人配合西线攻势向我出击,必须准备坚决反击敌人”。

根据上述精神,第47军指挥第一线的第139师、第141师,依据现有作战防线,坚决阻击西犯之敌。尤其第141师防守的天德山阵地,为我第一线主要支撑点,为保证我阵地安全,不得轻易放弃。

与此同时,第47军还对万一不利情况下被迫放弃阵地也作了部署,决定配属该军的坦克部队统归第141师指挥调配。

10月3日开始,美军第1军以美骑兵第1师全部和美步兵第3师两个团,泰国第21团及菲律宾营共约6个团的兵力,在100余辆坦克、40余架飞机、10余个重炮营的掩护下,向志愿军第47军南起高作洞、北至天德山30公里的整个防御正面上发动了主要突击。

“联合国军”这次进攻的特点是,先以小部队进行试探性进攻,侦察志愿兵阵地兵力火力位置和防御上的薄弱环节,然后进行毁灭性破坏攻击,再以步兵伴随坦克行进,多路集团进行冲锋。

志愿军第47军防御正面30公里第一线共展开了4个团共8个营,平均每团正面防御7.5公里、每个营的正面防御3.75公里,除军属炮团和各师山炮营外,还配属了榴弹炮72门、火箭炮24门、战防炮6门、坦克40辆。

他们在全面防御的基础上,以主要兵力扼守要点,依托坚固工事和炮兵火力,利用纵深设防和灵活不失时机调用二梯队,以坚决阻击与连续反冲击,英勇顽强的同敌人展开激战。

防守天德山及418高地的是第141师第422团1个营。在天德山,5连对阵美步兵第3师第15团,在418高地的警卫连和312.8高地的1连,对阵美军骑兵第1师第7团、第8团及希腊营。

战斗中,志愿军顽强抗击美军3个团在数10辆坦克、数10门大炮以及10余架飞机支援下的猛攻,每天击退美军10余次冲锋,反复进行争夺,有的连、排弹药打光后,就用石块砸或同美军拼刺刀,阵地也被美军轰成焦土,仍顽强抗击。

在418高地,美军大规模空地火力突击后,美骑兵第7团2营直接展开发起攻击。E连和F连左右夹击,可每次冲上志愿军阵地,志愿军必定会发起反冲击,次次都被赶下山。战斗的激烈程度以拼刺刀为标志,阵地反复易手高达5次。但美军兵力占有优势,第422团警卫连苦战之下,伤亡急剧增大。关键时刻,在前进指挥所的422团副团长狄进喜命令投入预备队9连支援警卫连战斗。美军战史称:仅半天时间,E、F、G连被中国人打得只剩下60人!

于此同时,希腊营也对312.8高地发起猛攻。312.8高地难守易攻,在周围众多海拔400多米的群山中,只是一个低矮的山头,而且第422团1连阵地前70米有一块巨大的石壁,成为希腊营进攻出发阵地的天然屏障。

因此,战斗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希腊营展开兵力四面围攻,到处都是枪声和喊杀声。1连3排打退希腊营5次进攻后,只剩下排长刘万全、以及战士张祚美、彭世富、彭松生4人。但敌人的第6次进攻又开始了,蜂拥而至的希腊士兵几乎占领了3排全部阵地,在2排两个战斗小组的支援下,志愿军再次反击获胜。战士张祚美牺牲,一个希腊士兵在他的遗体下被他掐死。

时间不长,希腊营又攻上来,支援3排作战的2排排长指挥部队一口气扔了14根爆破筒,8枚反坦克手雷,再次击退希腊营进攻。退下去的希腊营整理建制后又连续发起4次猛攻。此时,1排也投入战斗,3班转眼就打得只剩下彭来苏一个人,但他一个人用6箱手榴弹硬是守住了阵地。

422团1连战士喻忠奎,在全身四处负伤,头部两次负重伤的情况,硬是不肯下火线,血战到底,战后荣立一等功,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面对强敌围攻的1连、警卫连守住了阵地,志愿军已投入预备队9连,但这还不是“联合国军”进攻的高潮。

10月4日,美军骑兵第7团在418高地展开2营和1营B连,骑兵第8团在418高地和312.8高地结合部展开2营,在418高地东侧展开1营,骑兵第7团在312.8高地展开希腊营、3营、1营A连、C连,一共6个营。继续对418高地和312.8高地2个连的志愿军再次进行疯狂围攻,结果仍然是败退而去。

下午16时,恼羞成怒的美军对418高地、312.8高地动用了毒气弹,强攻418高地,9连少数还能战斗的战士在炮兵支援下,仅让美军2营占领了418高地和312.8高地的结合部。1连前沿3排仅3人未中毒,幸亏文书、文化教员、后勤人员等组成的运输队送弹药到3排阵地,主动投入战斗,击败了美军进攻。然后,他们趁结合部的美军立足未稳,发起反击,美军又被赶了下去。

战斗打到这个程度,志愿军第422团也付出了巨大伤亡,师长叶建民命令,10月4日晚,主动放弃418高地、312.8高地。

当日晚,进攻天德山的美骑兵第8团1营发现418高地已没有志愿军,但还是不敢前进,直到10月5日下午,经过空地火力轮番轰炸后,他们才小心翼翼登上418高地和312.8高地,这才确信山上早已没有志愿军。

在战斗最激烈的10月4日,天德山主峰阵地前,敌人集中2个步兵团,70余辆坦克、24架飞机、5个远程重炮群,同时,在战术上也作了很大调整,主要是:(1)攻击时间提早,太阳刚从东方地平线上出来时,炮兵指挥机就飞到天德山上空,拉白烟,指示目标;(2)取消了攻击后抢救尸体和伤兵这个环节,直接进行炮轰;(3)轰炸密度远大于以前,在阵地前沿从左到右,又从右到左,反复轰击。

在志愿军防守的阵地上,虚土都有一米多深,随便抓一把土,里面都有弹片或子弹头或碎骨,用力一捏流出灰黑色的血水,阵地表面工事全部摧毁,无法修复,志愿军只能利用弹坑作为掩体和敌人拼杀,在艰难困苦中,他们连续打退敌人11次集团冲锋。

10月5日,失去了418、312.8高地的屏护,天德峰主峰三面受敌的第422团5连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坚守阵地。面对具有优势的美军攻击,他们表现出无畏的牺牲精神,弹药耗尽,就用铁锹、枪托和石头与冲上阵地的美军展开激烈搏斗。总计248人的加强连,不少指战员选择与蜂拥而上的优势之敌同归于尽,接连击退美军多次进攻,与敌军反复争夺阵地。美军在付出惨重代价后,仅占领我1个排驻守的前沿阵地。

此时,天德山防御阵地上,5连已经伤亡殆尽,连长牺牲,指导员组织仅有的2名伤员和1个通讯员继续死守阵地,终于,他们在兄弟部队的增援和炮兵的支援下,将进攻的美军再次击退。

在4天的战斗中,全连毙敌800余人,对整个防御战的胜利起到决定性作用。战后,志愿军总部授予422团5连“天德山英雄连”荣誉称号,并记集体特等功。连长杨宝山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记特等功;指导员阎成恩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记特等功。

10月5日12时,第47军鉴于我天德山等阵地已被美军三面包围,且后勤无法及时将炮弹运上来等不利情况,遂命令第141师第422团撤至天德山以西的334高地及其以北葛岘洞、芝山洞、五里亭一线,重新组织防线,继续抗击美军进攻。

418高地、312.8高地和天德山在敌三面夹击中失守。

在长达6天6夜的激战中,我第422团每天都要抗击美军在大量航空兵和炮兵掩护下发起的10多次进攻,在阵地表面工事完全被炸成平地,人员大部伤亡,且弹药一再耗尽的不利条件下,仍然坚守住了大部分阵地,共毙伤美军4500余人。

天德山防御战斗中,除了步兵部队表现一如既往地勇猛外,我军炮兵也开始在阵地战中发挥出极大的作用,多次以密集的炮火对敌人的进攻队形进行拦阻射击、对敌军的集结地域实施覆盖射击,并且首次对美军的炮兵进行了压制性射击,使得一向远离前线的敌军炮兵也切身感觉到了我军炮兵的威力。此战,仅炮兵消灭美军1000余人。

天德山、418高地一线失守,导致第47军防御体系被美军撕开一个口子,美军向西、西北可向334高地、190.8高地发展进攻,对我纵深实施突贯,向西南则可对我朔宁方向第415团防守的侧翼进行卷击,防御形势不容乐观。

在朔宁方向,10月1日,美军炮兵开始大规模火力准备,6个小时的狂轰滥炸后,美军骑兵5团3营以一个连对272高地发起试探进攻,被第415团2营5连击退。10月2日早上6时40分,密切观察敌军的志愿军观察哨报告,美军开始集结,团长杨德荣当即命令炮兵第29团火力急袭。集结的美军遭到突然打击,进攻部署被打乱,当日未能继续前进。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三十二 粉碎“联合国军”1951年秋季攻势(2)

第415团作战示意图

10月3日,美骑兵第1师对第139师第415团开始了大规模进攻。1万多发炮弹的火力准备后,美军飞机又将重磅炸弹、火箭弹、凝固汽油弹如雨点般落向志愿军阵地,我前沿阵地工事基本都被摧毁。美骑兵5团直接展开全部3个营,试图一举拿下志愿军防御的诸高地。

其中以272高地战况最为激烈,美军骑兵5团3营6次冲上高地,并成功占领我5连部分阵地,但6次都被5连打了下去。当天,他们就顽强击退美骑兵第1师的23次冲锋。

3日,美军仅占领222高地,而这个高地只有志愿军一个组3个人,担任前方观察任务,在美军大规模进攻前已回撤。

随后数日内,美军骑兵5团连续对272高地、230高地、218高地、莫洞西山、黑石洞东北山发起攻击,其中仍以272高地战况最为激烈,当4班阵地被美军突破后,美军趁势猛攻主峰,5连3排排长郝志新率9名战士沿着堑壕隐蔽前出,突然发起反冲击,全歼美军一个排。战斗中,他身负三处重伤,不下火线,成为第47军此次战斗的第一位战斗英雄。战后荣立特等功,授予尖刀英雄称号。

美军完全低估了志愿军坚守阵地的意志和力量,在战后的美军战史上。对上述作战评述时说:敌方的抵抗集中在骑兵师的区域内,第1骑兵师每前进一步都很困难。第47军的139师和141师部队主抵抗线与“伤心岭”的工事同样坚固。

10月6日,志愿军总部根据“联合国军”进攻情况,指示“现四十二军、四十七军及六十四军之阵地宜尽力坚守,大量杀伤敌人,消灭敌人,便于我尔后做较大反击”。

而美军也改变作战样式,由对志愿军第47军防御阵地的全面进攻,改为每天以1个团以上的兵力,在炮兵、坦克、飞机支援下,逐点攻击天德山以西334高地至高作洞地段的诸高地。

第47军根据志愿军总部6日的指示精神,在该地段的334高地、346.6高地、287.2高地、272高地、345.6高地与美军进行了反复激烈的争夺。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三十二 粉碎“联合国军”1951年秋季攻势(2)

志愿军第47军天德山防御图

在346.6高地,第139师第416团参谋长赵珍率5个排兵力抗击美军一个团兵力在10余辆坦克支援下的进攻,从凌晨4时30分开始至下午,连续打退美军10余次冲锋,最后工事全部被毁,人员伤亡较大,弹药耗尽,通信联络中断,炮火不能及时支援,在最后一次与美军混战时全部壮烈牺牲。

当天,美骑兵第7团占领了346.6高地北侧的287.2高地和莫洞西山,团长杨德荣马上命令1连反击,此时是白天,8架美军飞机在287.2高地上空不停盘旋,1连连长率领2个排,精巧伪装,骗过美军飞机直扑287.2高地。一番激战,美军即告不支,向莫洞西山溃逃,1连猛冲猛打,顺势再攻克莫洞西山。副排长马忠庆一马当先,连破美军数个阵地,不幸中弹牺牲,后来追记特等功。

但是,287.2高地的战斗没结束,美军骑兵7团1营、2营和希腊营轮番进攻287.2高地,我第415团3连、第416团3连、4连、6连,417团1连轮番进行反击,287.2高地易手多达几十次,志愿军参战的5个连几乎伤亡殆尽。

10月7日,334高地、346.6高地、287.2高地被美军占领,272高地和345.6高地屹立未动。

此时,防御345.6高地对于我军来说至关重要。争取时间的最好办法,是在敌侧后发起一场反击,以牵制美军兵力。这个反击地点,第47军选择了位于287.2高地和334高地之间、正好卡在美骑兵第7团和美骑兵第8团战斗分界线上的346.6高地。

第140师第418团3营接到了反击任务,在队伍中,7连指导员李延年以身作则,堪称我军基层政治主官的杰出代表。

10月8日晚,第418团3营在6个榴弹炮连和火箭炮第202团火力支援下,对346.6高地实施反击。李延年和连长共同指挥7连,以伤亡3人的代价连续攻克3个阵地,并配合兄弟连队夺取了另外2个阵地,打垮美军1个营,赶在9日拂晓前全部收复了346.6高地。天亮后,位于334高地的美骑兵第8团3个连,以及287.2高地方向的美骑兵第7团5个连,在地空炮火支援下向346.6高地发起猛烈反扑,3营奋起迎战。战至14时,该营各级指挥员所剩无几,部队建制残破。

关键时候,7连指导员李延年挺身而出,对各阵地上尚能坚持战斗的志愿军战士重新编组,并临时指定指挥员。其中,7连缩编成4个班、8连缩编成2个班、9连编成1个班,营机炮连和另外7名战士编成2个班。在他的指挥协调下,经过1天2夜浴血奋战,3营以超人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给予美军以大量杀伤,先后歼敌600余人,不仅打出了阵地进攻和防御战斗的模范战例,而且为我军加强至关重要的345.5高地防御争取到了宝贵时间。

战后,李延年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荣立个人特等功,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自由独立二级勋章、三级国旗勋章,并被提拔为营副教导员。

在与346.6高地毗连的无名高地上,坚守防御的是我志愿军第139师第417团2连。经过多天激战,已经伤亡殆尽。

危急时刻,2连炊事班在给养员温信带领下跳进防御工事,这时,美军新一轮的进攻已经展开,冲在最前面的美军距离堑壕不足20米了。大家紧急投出手榴弹,给敌人以很大的杀伤,但美军进攻的势头依然没减,情况愈加紧急,温信拿起轻机枪向敌人猛烈扫射,打光子弹后,他又捡起烈士身旁上着刺刀的步枪,与敌人展开肉搏战。一番苦战之后,终将美军打退,但温信在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随即,败退的美军马上就对我军阵地进行了猛烈的炮击,阵地上弹片横飞,当美军再一次发起攻击的时候,炊事员姜锡荣指挥大家,把一个个手榴弹扔进敌群,炸得美军魂飞魄散,接连打退美军一个连的4次冲锋,阵地前沿布满了美军尸体。“火头军”与美骑兵8团1个连搏杀了8个小时,歼敌60多人。战后,炊事班荣立集体一等功,被授予“二级英雄班”光荣称号。

10月10日夜,志愿军第47军以第140师接替第139师防务,此时第141师正面美军的攻击日趋消沉,美军攻击重点转向346.6高地以南突出阵地。

11日,美骑兵第1师第7团一个营向上浦坊、下浦坊进攻,志愿军第140师第418团与敌激战竟日。黄昏后,以5个排的兵力在炮火掩护下,反击进占上浦坊、下浦坊的美军,战至12日拂晓,全歼美军两个步兵连和一个火器连大部,创造了阻击战全歼美军两个建制连的范例。

16日、17日连续两天,美军先后以两个团的兵力,再次强攻272高地德隐洞南山及345.6高地等。这一线阵地全部被美军炮火轰平,工事无法修筑,战士无法存身,只得利用弹坑作战。

一次次抵抗,战友一个接一个牺牲,在345.6高地上,只剩下张国富和他的副连长。二人不顾危险,将阵地上仅有的弹药全部集中起来,七天八夜,一次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张国富是闻名全军的特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当年他获得“特级战斗英雄”称号时才19岁,在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毛主席还特地将张国富从代表人群中拉了出来,让他与周恩来总理并排站,还邀请他参加家宴。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三十二 粉碎“联合国军”1951年秋季攻势(2)

副连长把生的希望留给张国富,以自己副连长的身份,命令张国富立即回师部报告。张国富不敢违背副连长的命令,只好含着泪,连滚带爬地撤出了345.6阵地。师部的人发现张国富时,他全身血肉模糊,右腿已然骨折。当看到师部的人后,张国富的嘴唇里说出了几句话:“师长,全连人都牺牲了,副连长也牺牲了,可是我们没有丢掉阵地。”说完就昏了过去。

345.6高地已处于美军三面包围之中,如果继续硬拼,得不偿失。如果抽调第419团的力量进行反击,势必削弱二线的防御力量。而第419团后面几公里就是重要的补给基地朔宁。第139师师长黎原权衡利弊,决定弃守345.6高地。

鉴于此,新接防的第140师第420团于18日奉命主动放弃该线阵地,转移到鱼积山里、山谷洞、正洞、阴地村、陶渊里、上浦坊东山及222.9高地一线坚守。

10月19日,美骑兵第5团进占空无一人的345.6高地。此战后,伤亡惨重的美骑兵第1师调往日本,从此再也没有回到朝鲜战场。

从9月29日至10月18日,志愿军第47军连续同美骑兵第1师和美步兵第3师,顽强抗击20天,全线每个阵地平均每天被美军炮轰2万发以上。但由于部队英勇顽强,各级指挥员的精心组织,充分发挥各种炮火的作用,全部粉碎了美军骑兵第1师和步兵第3师的进攻,毙伤敌2万余人,其中炮兵杀伤敌人占1/3以上。

整个天德山、朔宁方向防御作战,美军仅向前推进约4公里,占领面积90平方公里,第47军伤亡7000余人。彭德怀赞扬“第四十七军打得好,打到英勇顽强,作战很积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