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三十四 志愿军保卫开城

 梦想童年594 2022-07-21 发布于江西

1951年10月25日,中断已久的谈判重启。

恢复停战谈判后,美方的基本立场是,“不允许在'联合国军’司令部的战线上做任何较大的变动”。“美国的最起码立场是保证'堪萨斯线’的安全。”

尽管谈判恢复以后,美方放弃了要求朝中方面退出1.2万平方公里分地区的荒谬主张,但在复会当天下午的第二项议程小组会上,美方就提出的军事分界线新方案,除了在东海岸和金城附近极小的地区略有撤退外,在大津里(位于东海岸杆城以北)以西、金城以东地区,金化以西地区,特别是在临津江以西的三八线以南地区,其所提议的军事分界线,都大大超越了现有实际接触线,而深入志愿军和人民军阵地之内,包括将整个开城划入美方控制区。

按照这个方案,志愿军和人民军将退出约1500平方公里地区,而美方却前进约600平方公里的地区。

美方的方案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朝中方面的拒绝和驳斥。

10月26日,朝中方面提出了根据实际接触线加以全面调整作为军事分界线的新方案。即:临津江以东划在三八线以北,美军从现阵地放弃1944平方公里;临津江以西划在三八线以南,朝中方面从现阵地放弃1800平方公里。放弃的地区作为非军事区,其行政仍由双方各自管理。

但是,美方坚持其片面要求朝中方面退出1500平方公里的主张,特别是妄想攫取开城。

开城位于朝鲜中部三八线以南,是个人口不足10万的城市,交通比较便利,有贯穿朝鲜南北的铁路大动脉,南可直通汉城,北可直达平壤,西临大海,东可去元山,是名副其实的战略要地。

早在公元918年,朝鲜半岛出现了一个叫高丽的王朝,定都开京,从918年一直到1392年,开京成为高丽王朝的都城,后来也做过几年朝鲜王朝的都城,都城时间长达480多年,历史上的开京就是——开城。

作为高丽王朝近500年都城的开城,有着灿烂的历史遗产,可惜的是,很多建筑物都毁于战火之中,比如,开城高丽国的王宫满月台被此前攻入这里的“联合国军”炸毁了。开城还有一种特产,那就是高丽人参,这种人参闻名世界,是人参当中的最高级别。

因此,对开城的志在必得,绝不仅仅是基于“联合国军”对建立纵深防线的军事需求,更为重要的是,从政治上讲,高丽参的集散地、古都开城对于南朝鲜政府有着重大意义,而且在战争爆发前隶属于南方,如果拿不回开城,南朝鲜是无论如何都难以接受的。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三十四 志愿军保卫开城

开城的农贸交易市场

当然,朝中方面对开城的重视程度也绝不亚于联合国军,之所以选择开城作为谈判地点,正是蕴含着明确的政治象征意义。

而后,由于各持己见,互不相让,谈判双方进行了6天的小组会,未能获得任何进展。

对于“联合国军”司令李奇微而言,“如果不能获得开城地区,南朝鲜的安全很难保证,因此不得已时,即使谈判破裂也在所不惜”。但华盛顿则有不同考虑,美国高层曾在10月30日致电李奇微:“只要是可获得'堪萨斯线’(注:西起临津江口南岸,沿江而上,经积城、道城岘、华川湖南岸、杨口至东海岸杆城以北马达里一线,全长约220公里)的防御上所必须的前方阵地,不得已时可做小小的让步”——美国政府并不愿在此时真的把谈判彻底搞砸。

10月31日1时,由周恩来起草毛泽东复电李克农:如果对方坚持以其他地区来交换开城地区,我们应可采取就地停战、各退2公里划分南北界限的单纯就地停战方案,迫使敌人接受,不要纠缠在交换区域的争论中。

据此,朝中方面于10月31日下午,提出了就地停战、稍加调整的新方案。根据这一方案,双方后撤地区面积相差无几,而美方后撤地区为其突出部分,朝中方面撤退的地区则是完整和巩固的阵地。

然而,无论以实际接触线为基础全面调整还是稍作调整,美方均加以拒绝,并死抱着开城不放,片面强调开城的“特殊性”,企图用高城、金城附近所放弃的地区及西海岸外若干零星小岛换取开城。

在遭到朝中方面驳斥后,美方继续无理纠缠,提出“将开城非军事化”或“各占一半”的要求。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三十四 志愿军保卫开城

开城街道

这个议案在11月3、4日的会谈中依然遭到了朝中代表的坚决抵制,在“联合国军”代表看来,“朝中方面显示了即使谈判破裂也不肯让出开城的决心”。

坚信本方占据了战场优势的“联合国军”谈判代表团事后分析认为:谈判如果真的破裂了,就有开城被联军夺回去的可能……但是李相朝代表和解方代表一点也没有表现出恐慌……让联军代表看到的是“即使谈判破裂也不让步的态度”,这一点朝中方面是很成功的。

11月5日,美方又提出所谓“暂不确定”方案,即:只确定关于军事分界线问题的原则,而不具体确定军事分界线和非军事区,待停战协定签字时再做具体确定。

这个方案更明显的是企图拖延时间,索取开城,并可随时推翻军事分界线问题的谈判结果。

绝不愿留下任何隐患的李奇微决心将他的一贯的强硬态度贯彻到底,他的固执使随后的谈判也成了徒劳。

鉴于这种情况,志愿军为了配合停战谈判,举行了保卫开城作战、战术反击作战和攻占西海岸沿岛屿作战。

志愿军对担负开城保卫任务的第65军原部署进行了调整,主要是将作为第二梯队的师级部队前调至开城东南、东北、西北地区,加大了开城至板门店公路以南、开城以南和西南的兵力密度。此时,保卫开城的部队除第65军外,还有6个炮兵连和人民军第1军团1个团。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三十四 志愿军保卫开城

开城谈判地点-来凤庄

11月5日23时,李克农和解方致电彭德怀,根据谈判中美方拖延的情况,判断美方的“主要目的之一,很可能是对开城地区组织军事进攻,造成事实,迫我接受其无理要求”。美方如向开城进攻,可能使用2~3个师的兵力,夹汶山至开城公路南北两侧向开城攻击,并由西海面海军舰炮掩护南朝鲜海军部队等在开城以南及西南登陆配合。

如此,则我保卫开城的兵力、火力均显不足,特别是第65军缺乏反坦克武器,建议对保卫开城的军事部署做一个全面筹划。

7日23时,解方又将上述判断和建议发第19兵团供部署保卫开城力量参考,并要求加强构筑工事和加紧作战准备。

8日23时,彭德怀致电杨得志、李志民、郑维山,为确保开城,提议以第64军一部接替位于把门店以西第65军第194师1个团的防务,第194师置于开城以北为二线部队,开城以南和东南以第65军2~3个团和人民军1个团担任抗击任务,并重点在天德山附近要点加强工事。

11月9日24时,中央军委致电彭德怀、邓华和陈赓并告李克农,指示“为确保开城地区的防御,粉碎敌人可能的进攻”,除同意第19兵团的部署外,望令第40军作为机动的1个师及军属炮兵团前调开城以北地区,以策应第65军作战,“歼灭敢于进攻之敌,确保开城”。

据此,彭德怀、邓华、陈赓于11月10日作出决定,增加保卫开城的力量。除第65军保卫开城外,调第19兵团第二梯队第63军,于11月15日前调至开城东北长和洞、华藏洞地区集结,准备协同第65军,坚决打击向开城进犯之敌,特别要加强反坦克和防空作战准备。

令第40军作为机动的师,立即派干部前往开城以西地区了解情况,以便在必要时参加保卫开城作战。同时决定,如敌人不进攻,则第65军依托阵地和火力,有准备的向长湍以北地区进行小的局部攻击。

志愿军总部还要求第65军向开城西南、汉江北岸派出得力侦察警戒,并加强该方向工事,另以一部于开城附近控制支撑点,多准备高射武器、自动火器和有力的突击部队,以便坚决歼灭可能的空降之敌。

根据志愿军总部的这一决定,第19兵团又做了部署,第63军于11月16日接替了板门店以东第65军1个师的正面防务,缩小了第65军正面,加大了开城防御的二线力量。

11月19日,第19兵团致电所属各军,下发了保卫开城的指示。要求第63军、第65军必须动员全力急速赶修工事,储存粮弹水,做好积极坚守准备。

第64军主力准备迎击英联邦师向九化里地区的进攻,同时准备2个团,随时由九化里以西向南侧击西犯之敌侧背,配合作战,并对炮兵做了相应的调整和部署。

第19兵团保卫开城指示要求,“各部队必须充分认识粉碎敌之进攻,确保开城,对和谈的重大意义。必须寸土必争,反复争夺,不许随便放弃寸土”。如完成各种作战准备,敌军仍未进攻,各军采取稳进的方针,向敌逼近,在不妨碍中立区的原则下,选择敌人薄弱之处,打掉敌人突出部歼灭部分敌人。

第63军第188师第563团8连奉命参加保卫开城的战斗,在指导员苏文禄带领下,连队官兵敢打敢冲、奋勇突击,出其不意攻下要地--杜梅里北山,成为插在敌人心脏的一把尖刀。恼羞成怒的敌人在坦克和炮火掩护下反复冲击,全连官兵牺牲大半,苏文禄带领官兵唱响连歌振奋士气,与敌人展开近身肉搏,并英勇地在劣势条件下发起反冲击,最终阵地寸土未失。该连被授予“保卫开城的钢铁连队”荣誉称号。

为了能够保卫开城的安全,第65军开始集中力量构筑防御工事,修筑起了一套以坑道为主,结合野战工事的防御体系。为了应对敌人的机械化部队,他们又在板门店附近修筑了3道防坦克壕和峭壁,创造出对坦克不利的地形,使敌人更加难以进攻。

第65军除加强工事外,还不断派出小股部队到敌人前沿进行活动、侦察情报。同时,寻找机会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以此来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到达击败敌人的目的。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及时掌握敌人的情况,还能有效地限制敌人的活动,消灭了不少敌人。第583团团长齐金炳亲自带着侦察排十多个战士到前沿侦察美军部署,该团的两个连顺利拔掉敌军据点,击毙美骑兵第1师70多人,俘虏5人。

11月10日,为了搞清敌人情况,第第193师第573团侦察股长王刚林和战友们组成了一个17人的侦察小组,去白合山侦察情况,经过七道铁丝网,进入白鹤洞西山脚下山崖口时,与敌人一个加强班遭遇,他们突然发起攻击,将这个加强班大部分消灭。

但是,他们被附近敌人发现了,这里有40~50个帐篷和几十辆大小汽车,王刚林和战友们以猛烈的火力进行还击,打死打伤敌人4~50人,缴获轻机枪1挺,但是无法从原路撤离,因为敌人用探照灯一起照着他们来时的铁丝网和防御线,亮如白昼。最后,他们选择迂回撤离,弄清楚了对面敌人情况,自己无一伤亡。

与此同时,第65军以军、师共4个侦察连和第194 师1个营,于11月间,在开城以南、砂川河以西、汉江以北地区先后进行了2次扫荡作战,将经常对开城中立区进行破坏骚扰的南朝鲜军队,驱逐于砂川河以东及汉江以南地区,将控制区向前推进了280平方公里,随后,第195师的3个团便据守在砂川河以西沿线和汉江北岸一带,控制了汉江北岸、砂川河西岸有利地形。

为了保卫开城,打破“联合国军”的进攻企图,各部队展开了以构筑坑道为主体的防御阵地的热潮,志愿军阵地变成了攻不破、炸不烂的钢铁防线,使敌人夺取开城地区的计划成为泡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