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鲜战争:“全军向鸭绿江前进”

 梦想童年594 2022-07-21 发布于江西

1950年10月15日早上6点30分,杜鲁门一行抵达威克岛。

麦克阿瑟在机场等候着杜鲁门,随后走向会场。

正式会议从上午7时30分开始,杜鲁门拿出了记着12项讨论议题的纸片,和麦克阿瑟讨论朝鲜复兴、朝鲜战争、对日和谈、菲律宾、印度支那半岛等问题。

会议进展顺利,当杜鲁门提出话题,相关人员加以说明,麦克阿瑟简单地表达意见,杜鲁门询问有无意见,当大家都说“No”时进入下一个议题。

“关于中国或者苏联介入的可能性,有什么看法吗?”杜鲁门若无其事地询问道。

因为之前已经有中央情报局以及国防部判断介入可能性为零的报告,麦克阿瑟觉得他们的报告和自己的意见一致。

麦克阿瑟答道:“满洲的鸭绿江边确实集结了大部队,但是我们有无敌的空军,无论是鸭绿江南北,我们都有攻击并摧毁他们基地和补给线的能力,在荒芜的北朝鲜投入大军是很危险的,我想中国的司令官将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缺乏补给将导致溃败,这点是很关键的。”

麦克阿瑟认为,中国军队介入朝鲜战争的可能性很小,最多也就只会投入“5至6万人”,而且没有航空部队。

关于苏联的介入问题,可以考虑他们会“从空中进行介入”,苏联飞机和飞行员的能力比美军差多了,根本不用担心,也许会出现中国地面部队和苏联航空部队联合介入的局面,但“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这一点,杜鲁门和麦克阿瑟之间出现了分歧,导致日后美国议会采纳了解除麦克阿瑟职务的意见、追究中国军队参战情报失真的责任。

会谈期间,杜鲁门并没有明确预知中国军队将参战,仅仅指出了可能性,但还是被麦克阿瑟否定了。

麦克阿瑟后来说,总统从中央情报局和国防部获得大量情报,但是都没有知会,最后将中国军队参战的责任推到了他头上。

实际上,杜鲁门作为个人对麦克阿瑟已经流露出了反感,这次会谈是解职前的“布局”。

1950年10月21日,新义州广播电台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的名义播送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都从平壤迁到新义州的公告。

而麦克阿瑟将北进的界限推进到了新设定的“新麦克阿瑟线”,指示第8集团军继续北进。

新的“麦克阿瑟线”位于鸭绿江以南60公里,即宣川-古仁洞-坪员-丰山-城津连接线。

但是,当时的“联合国军”,如果冷静观察的话,就会发现情况并不乐观。

作为“联合国军”主力的美韩部队中,美第1军的南韩第7师和第9军在后方担任警备,美第10军的陆战1师和第7师正在元山海域等着扫雷的结束。

第一线兵力仅为美第1军的2个师(第24师、骑1师)、英国1个旅、南韩1个师(第1师)和南韩第2军的2个师(第6师、第8师)以及韩国第1军的2个师(首都师、第3师),只有总兵力的一半不到。

而“联合国军”前沿的宽幅约270公里,随着继续北进,战线的宽度将不断扩大,如果兵力得不到增强,则第一线的兵力密度将变得稀薄,兵力的分散将导致危险……

而且,后勤补给方面也出现难题。对于在平壤以北参战部队的补给本来是想使用平壤的外港镇南浦,但是因为扫雷工作无法进行,使得镇南浦港无法使用。

第8集团军的补给依赖于从釜山、仁川开来的列车和卡车运输,而铁路只开通到汉城南方的永登浦,前沿离永登浦还有300公里以上的距离。

第8集团军运输队的卡车有76%在24小时不停地跑,还征用了南韩第9军的车辆,就是这样,补给还是跟不上。

航空运输从日本九州芦屋基地到汉城金浦机场,准备每日运送1000吨物资,但是由于天气、弹药优先原则等限制,一般物资的补给推后考虑,结果还是卡车运输是最有效的,但路况不佳致使车辆故障不断,驾驶员也很疲劳。

但是,不管是麦克阿瑟司令部还是第8集团军,包括一般官兵,没有人发现隐藏在自身内部的危机,觉得战争就快结束了,没有必要准备那么多弹药,盲目乐观甚嚣尘上。

麦克阿瑟命令向南韩运送105、155毫米炮弹的6艘运输船掉头返航,接着指示后勤部长威易博尔少将,令在旧金山待命的弹药运输船停止出港并卸下已装载的弹药。

华盛顿方面,陆军当局判断在朝部队主力将在圣诞节前回国,威克岛会谈中麦克阿瑟的预言将要实现。因此,停止了从八月开始的兵员补充行动,并开始计划第2师转运到欧洲、抽出骑1师和第10军、在朝美军的复员等事项。

前线也同样沉浸在乐观的氛围中。骑1师受命守备平壤,部队中流传着“感恩节在东京举办游行”的消息,不仅如此,骑兵1师各团开始将装备运回,步兵第24师也很早就被通知准备转去欧洲,已经安排先遣队到仁川去做登船准备了。

于是,10月22日,在快乐和安逸的心情下,美军开始再度向北进发。

美军的计划是,第1军以骑1师守卫平壤,韩国第7师向新义州-水丰水库方面前进。韩国第1师和英27旅目标水丰水库,第24师进往“麦克阿瑟线”西端的宣川,占领宣川后,韩国第7师再向新义州突进。

美第1军的右侧是韩国第2军。韩国第2军中第6师已进至顺川,第8师已到达德川,下一步第6师从熙川向楚山、碧潼运动,第8师也经由熙川向江界、满浦镇前进。

目标是清川江。

清川江在鸭绿江南方约100公里,几乎与鸭绿江平行,是条江面宽幅4~500米的大河,与支流九龙江、大宁江一起形成的低洼地带有很多小丘,河口宽幅达六公里。

新安州东北12公里的九龙江汇合口往上游方向有徒涉点,桥只有新安州的铁路桥和公路桥加上安州的木桥三座。

清川江和鸭绿江之间是密林覆盖的狄踰山脉和江南山脉,像屏风一样隔开了两条江,清川江南面是东西走向的妙香山脉。

前进的道路,全部是山间的狭路,可以说,清川江以北是“朝鲜半岛的屋顶”。

10月23日,美第1军和韩国第2军到达清川江南岸,桥梁已被炸断。

同一天,韩国第1师和英27旅分别占领了安州和新安州,韩国第1师连夜修理木桥。韩国第2军第6师从顺川北上也到达了清川江南岸,沿江向东北方向发展。

麦克阿瑟在接到了前线报告后,越来越确信“胜利在望”。

10月24日,当麦克阿瑟获知韩国第1师、英27旅以及步兵第24师渡过了清川江后,对全体指挥官下了命令:“全军向鸭绿江前进!”

华盛顿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得知这个命令后,吓了一跳。

参谋长联席会议曾在9月27日向麦克阿瑟做出过指示,“除韩国军队外,其他部队不能接近中朝边境和朝鲜东北部。”主要是担心接近中国和苏联边境会给这两个国家造成刺激。

“麦克阿瑟线”、“新麦克阿瑟线”都还遵从了这个指示,但是“全军前进”的命令明显出轨了。

华盛顿方面要求麦克阿瑟就此命令做出解释,麦克阿瑟的回答是:

“仅仅只靠韩国军队无法处理现在的战况,这个命令是为了达成委任给联合国军司令的'歼灭北朝鲜军队’的使命而下达的,是必要的措施,也符合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指示精神,这些问题已经在威克岛讨论过了。”

确实,9月27日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指示是这样规定的:“联合国军司令的任务是歼灭北朝鲜的武装团体,如有可能将在朝鲜半岛树立民主的统一国家,为此,您可以在三八线以北的朝鲜进行必要的作战……”

即便如此,麦克阿瑟违反了这个指示是很明了的。但是,参谋长联席会议没有要求麦克阿瑟撤回命令。

10月25日晨,朝鲜半岛北部笼罩在浓云下,不时刮起强风,狄踰山脉的山顶上已经积下了一层薄雪,宣告冬天即将来临。

美韩部队将作战区域划分为三个方向,展开了向鸭绿江挺进的总追击战。

美第1军在左翼,韩国第2军在中央,韩国第1军进攻东部。美第1军以骑1师守备平壤,韩国第7师为预备队,美24师和韩国第1师分别向鸭绿江畔的新义州和朔州前进;

中央的韩国第2军以第6师为左翼向楚山、碧潼进攻,以第8师向满浦镇运动;

沿东海岸推进的韩国第1军以第3师向长津湖方向发展,以首都师向惠山镇进军。

左翼的美第1军中,英27旅未遇任何麻烦就到了博川。韩国第1师以赵在美的15团、以12团(金点坤)、11团(金东斌)为序列前进。师长白善烨因为刘载兴出任副总参谋长而继任为韩国第2军军长,副师长崔荣喜准将接任为师长。

南韩第1师15团以配属的美坦克连作为先锋向宁边出发,上午10时多到达云山。

官兵们都还穿着夏装,虽然不时被寒风吹得直打冷颤,但是士气依然旺盛。第3营7连连长韩济根上尉四周看了看,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影响心理变化的现象,就进入云山了。

云山有一个中等规模的村子,进了村子,又感觉到了异样——没有发现村民的影子,终于找到了一个70多岁的老人,说出来的话出乎众人的意料。

“到昨天为止,北朝鲜军、内务署员以及好多中国军队一直屯驻在云山村,今天天亮后都不见了。”

“有中国军队?真的?有多少人?”

“真的,他们都不懂朝鲜话,人数很多很多,比你们还要多很多。”

团长赵在美认为这是“假情报”,命令15团继续北进。

上午11时左右,先头的坦克连到达云山北方约十公里的三滩川朝阳桥时,突然遭到了迫击炮和榴弹炮的集中射击,另外还有机枪的射击,这是离开平壤以来,第一次遭到有组织的痛击。

原来,24晚,志愿军第120师360团在云山东北附近262.8高地、间洞北山、朝阳洞东山、玉女峰一线,构筑工事,准备抗击北进之敌。

南韩第1师15团团长赵在美向后撤退了五公里,派出了侦察兵。一会儿,侦察兵报告,三滩川北岸的高地约有300人左右的“中国军队”。

团长赵在美从被俘人员得知,已经有两万中国军队进入北朝鲜,但他认为这显然是个谣言。

美军连日对鸭绿江附近进行了大量的空中侦察,还派出了谍报人员,两万人大军的运动不可能逃过陆空谍报网的眼睛。

于是,15团重新启程,后续赶来的聚集在云山村的12团和11团分别向西侧和南侧寻求进路。

但是,12团在云山村的西侧也遭到了攻击,从云山南侧迂回的11团同样也是,12团团长金点坤感到一股莫名的不安,似乎被包围的样子,但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面对的是中国军队。

下午两点多,云山村四周发生了山火,烟雾向高处蔓延并向温井方向飘去,美空军的支援轰炸和空中侦察都无法实施。

到3时多,韩国第1师将获得的“中国军队情报”第1号发给侦察机。侦察机再通过无线电向平壤的第8集团军司令部进行了通报,但是没有通报美第1军。

可第8集团军司令部认为,即便是中国人,也不过是中国的边防部队,不是正规军。

就在这时,美第1军军长米尔潘于下午4时又下发了作战命令第14号,命令所属各部向北追击。

给韩国第1师的指令是“继续歼灭北朝鲜军部队”。

韩国第1师接到命令后,各团又开始前进。但是,在官兵之间流传起正面是中国军队的流言,士兵看着军官,军官们面面相觑,异样的心理动摇扩散开来。

在东线,南韩第3师26团向长津湖方向前进,进入山岳地带后,敌人的抵抗逐渐增加,前进受阻,配属给26团的美军顾问史密斯少校报告元山的美第10军司令部,怀疑中国军队参战。

美第10军司令部认为这份报告不可靠,其所属的其它部队没有得到任何与中国军队有关的情报。

但是,中部战线的韩国第2军却明确体验到了其他部队没有体验到的强烈攻击。

韩国第2军以第6师为先头,第8师后续至熙川后超越第6师继续向前。第6师将19团留在熙川掩护第8师通过,然后2团跟着7团推进。

林富泽的7团顺利进击,傍晚时分抵达了楚山南方32公里的古场,楚山就在鸭绿江畔。

古场和楚山之间横贯着江南山脉,不过山脉不高,7团官兵已经确信明天肯定能喝到鸭绿江的水了,“战争结束前夜”的宿营准备也是在愉快的心情中进行的。

第6师咸炳善上校的2团在明朗的心情下前进着,本来安排给2团的行进路线是从温井北进经古场向楚山进发,但是现在咸炳善却命令2团从温井向西北方的北镇前进。

2团前一天到达温井宿营,向楚山方面派了侦察连第3排,然后决定以宋大厚的3营为先锋,向北镇进发。

第6师2团于25日早晨从温井出发,向西北方约17公里的北镇挺进,在这里的枪声拉开了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序幕。

3营装满士兵的卡车排成一列,沿着温井川河谷道移动,两侧是高约150~300米的高地,没有采取特别的警戒措施。

上午11时左右,当行至温井西北约13公里雨水洞附近的隘路时,遭到了前方和左右高地的射击,士兵们跳下卡车布阵应战。营长宋大厚用望远镜向周围查看,试图推算敌人的火力程度,但是似乎看不到什么兵力。他下令攻击前进,当进至隘路中央时,突然遭到了来自后方的射击,与此同时,前方、左右也飞来了子弹和炮弹,3营被包围了,而且是被包围在毫无隐蔽物的狭窄山谷里。

埋伏在这里的是志愿军第118师主力,他们采取拦头、截尾、斩腰的战法,发起攻击,第354团依托有利地形对2团行军纵队侧翼展开猛烈攻击,第353团主力从第354团右翼出击配合,第354团战斗。

随着响亮的冲锋号声,两侧高地涌出了无数的志愿军战士,投掷出手榴弹形成弹雨,3营瞬时就陷入溃乱之中。

志愿军两个团的部队冲下公路,穿插分割,将敌截成三段,予以围歼,激战5小时,全歼南韩第6师第第2第3营,另1个炮兵中队,取得了志愿军出国作战的第一个歼灭战斗的胜利。

2团团长咸炳善、副团长金凤喆以及参谋乘吉普车逃了出来,回到温井。

得知了温井第3营发生的异变,李圣勋上尉的第2营加快速度,赶到现场一看,只有3营丢弃的装备和散乱的尸体,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侦察兵慌慌张张的跑回来了,都报告说前面全是敌人,等于是说第2营也被包围了,2营慌忙丢弃了装备,乘黑退回了温井。

在温井,石顺天少校的第1营已经构筑好了阵地。2团团长咸炳善向代师长宋锡夏报告了中国军队出现的情况,但宋代师长不相信,认为这是咸炳善在为失败找借口。

接着,丢弃了装备的2营回来了,温井一下子被紧张、不安和恐怖的氛围包围了。

第2团中3营已经溃乱,2营赤条条的逃回来的,只剩下1营,而1营官兵的心理明显动摇了,此时天空中密云厚积,暗夜来临了。

夜幕中,官兵们忍受着周围的寂静,紧握着枪,任何细碎的声音都会让他们打个哆嗦,突然,温井的黑暗中响起了凌厉的号声。

10月26日,凌晨3时30分前后,手榴弹雨一般从黑暗中落了下来,温井瞬时笼罩在烟火和爆炸声中。2团立即陷入了混乱状态,第2营和第3营已经几近徒手了,第1营这时也丢弃了装备和组织,慌乱着向山中逃去。

团长咸炳善也狼狈后撤,在路上碰到了作为障碍物横在当中的燃料槽罐车,想也不想,下了吉普,点燃了槽罐车,结果发生了爆炸,他被烧成重伤送往球场洞,副团长金凤喆升任为团长,2团就这样四散着,一直溃退到清川江畔。

10月26日,上午9时,朝鲜东海岸,陆战1师终于在元山登陆,这次登陆,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史上很难发现类似战例的一次作战。

元山登陆作战动员的250艘船只,10月18日离开仁川,翌日达到元山海面,到达后的每12个小时变换一次南北行驶方向,在元山海面徘徊,等待元山港的扫雷作业结束,在登陆点面前,仍在海上漂浮1周时间是很少见的。

本来预定为攻占平壤而实施的元山登陆就这样“遗憾的”和历史擦肩而过了,陆战队第1团在元山南方,第5团、第7团在咸兴附近集结,士兵们无言地向各自的集结地而去。

沿西海岸推进的英27旅完成了对大宁江西岸高地的攻击准备,美24师主力渡过了清川江,没有和中国军队发生接触。

进占鸭绿江附近古场的韩国第6师7团确信明天肯定能到鸭绿江畔,正在休整。

而当天已经有部队到达鸭绿江了,是韩国2团侦察连3排,这个排是2团主力在向北镇进发时分派出来的,连排长郑中尉一共20人进入了楚山,楚山是个离鸭绿江5公里的村庄。

古场的7团也在期待着明日抵达鸭绿江边,心情很愉快,但是,晚上9时左右接到师部的无线电联络,说2团战败溃乱,要求7团立即南撤。

7团觉得好不容易快到鸭绿江了,就这样回去太遗憾,所以这天主力向楚山进发,好在空中补给预定在明天,7团准备用水筒装些鸭绿江的水然后再连夜返回古场。

西海岸的英27旅不慌不忙的推进着,当天到达了定州东侧5公里处,发现了前方有敌军的坚固阵地,但是没有和中国军队发生接触。

云山的韩国第1师,白善烨重新接掌了部队,并将师部推进到云山小学。师长白善烨二战期间曾是满洲国军队的中尉,对中国军队的前身八路军的情况非常熟悉,他判定这肯定是中国军队。

“纯粹的中国正规军,不是参加北朝鲜军的志愿军,正面至少是个一万人规模的师!”白善烨将敌情报告汇报给美第1军军长米尔潘。

但是,他的判断没有得到认可,关于中国军队出现的报告集中在云山、温井地区,东海岸、西海岸以及长津湖方面、鸭绿江附近都没有报告。

第8集团军司令部的判断是:韩国2团的溃乱确是事实,这个状况也许是“癔病传染”造成的歇斯底里表现,至少没有看见和中国军队遭遇的“确证”。

这天,麦克阿瑟司令部关于中国军队的问题,发表了如下声明:

“有关中国军队是否已经进入北朝鲜的问题,目前情报部门无法确认也无法否认,但是这个问题并不需要特别担心,情报部门认为进入北朝鲜的中国军队可能是由满洲出生的朝鲜人组成并接受了中国军队训练的部队。”

美远东空军司令部的发言人说:“我们每天对北朝鲜地域有一百架次以上的侦查,攻占平壤以来还没有发现敌方的大部队运动。”

华盛顿的国务院、国防部公开说:“朝鲜半岛的军事活动已告一段落,今后的重点将转向复兴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