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库 | 井底之蛙这种可笑的事情真的可笑吗?

 十丈红尘客 2022-07-21 发布于广东

井底之蛙这种可笑的事情真的可笑吗?

井底之蛙的故事,一般从幼儿园就开始给小朋友们讲述了。而井底之蛙出自《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由此看到,这个故事还是我们古代圣贤庄子所述。

所以,井底之蛙这个故事,必然是蕴含着极为深刻的内涵的。

故事之一的大概是: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有一天,青蛙在井边碰上了一只从海里来的大龟。 青蛙就对海龟夸口说: “你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边跳跃一阵;疲倦了,就回到井里,睡在砖洞边一会。或者只露出头和嘴巴,安安静静地把全身泡在水里:或者在软绵绵的泥浆里散一回步,也很舒适。看看那些虾和蝌蚪,谁也比不上我。而且,我是这个井里的主人,在这井里极自由自在,你为什么不常到井里来游赏呢!” 那海龟听了青蛙的话,倒真想进去看看。但它的左脚还没有整个伸进去,右脚就已经绊住了。它连忙后退了两步,把大海的情形告诉青蛙说: “你看过海吗?海的广大,哪止千里;海的深度,哪止千丈。古时候,十年有九年大水,海里的水,并不涨了多少;后来,八年里有七年大旱,海里的水,也不见得浅了多少。可见大海是不受旱涝影响的。住在那样的大海里,才是真的快乐呢!” 井里的青蛙听了海龟的一番话,吃惊地呆在那里,再没有话可说了。(引自百度百科)

这个故事,一看就懂,也显而易见的认为青蛙是可笑的。

倘若:我们把“井”比作“知识”、比作“能力”、“比作社会”;进而,把“青蛙”的角色代入为“人”;会是什么样的结论呢?

在上面的场景比喻或者模拟情形下,按照绝对论来下判断的结论,每个人何尝不都是井底之蛙呢?区别在于:自知或不自知、自明或不自明罢了。

所以,井底之蛙不仅不可笑,而且是时时刻刻能够激励每个人不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谦虚谨慎、虚怀若谷的一种思想激励。

知识的海洋、能力的终点都是无比浩瀚,无法终极抵达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些井里面的一只青蛙了。

做如此的分析,得出这个结论,本身并还不是目的。

我们会想一个问题,怎么改变井底之蛙的见识、能力、命运呢?我们绘制一个“坐井观天的视角模型图”,如下:

图中,示意了一口井,在井的中间选择了三个“位置坐标”,分别是H,H0,H1。按照视线的直线传播,可知不同的坐标可以观察到的天空的范围及他们之间的差别——越靠近井口,就有越大的范围。

依图,我们给出一个结论:若每个人比作都是井底之蛙的话,那么每个人的终极努力目标就是无限的接近于“井口”,又因为我们将“井”比作了“知识”,那么知识的海洋无法穷尽,只能尽力的无限接近而已。

推论1: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当然也会在不同的井里面了,层层叠叠在了一起;没有人能够用毕生的精力爬出这些井;

推论2:每个人之所以要不断的努力,就是不甘心做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一点点的天空,而是希望看到更广阔的天空。

推论3:只有一个方向:向上。只有不断的向上,才能够看到更广的天空。

例外:视线只能沿着直线前进,但人不同,人有智慧。所以,在智慧的翅膀支撑下,人有可能借助智慧“腾飞”起来,甚至飞出一井口,当然每个人都同时处在不同的井中,若同时都“腾飞出去”可能性就不存在了。

而这种例外,不是不存在——在很多领域,出身于凡人但是其智慧接近于神明的智者,还是很多的。

依着上面的逻辑思考,智慧是使人免于做井底之蛙的飞翔翅膀,它能够使人们从井底逐步的腾空而起;智慧的程度决定了能够看到天空的大小,也决定了能够穿过井口的能力。

所以,井底之蛙的故事很是刻骨铭心,在芸芸众生中,每个人如同井中青蛙,不努力永远看不到天空的广阔、世界的宏大。

井中蛙,而不是井底之蛙,就是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了。

智慧的高下,代表了展翅的力量。唯有智慧,才能够帮助人们腾空而起,实现看到更广阔天地的目的和人生的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