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蚂蚁著作 | 一路寻闲下的蛋

 十丈红尘客 2022-07-21 发布于广东

一路寻闲下的蛋

——蚂蚁著书的介绍兼阅读的导引

书看似是白纸黑字安安静静,其实不然——不同的书里面有的乾坤浩荡、有的涓涓细流、有的窃窃私语、有的波澜壮阔、有的深邃晦涩、有的惊心动魄、有的怡人养性、有的拓展视野、有的贯穿古今、有的技艺纷繁,诸如此类的,让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观察点和共鸣点。

逐步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又伴随着读书和工作,不断生了许多思考,在无意识的状态下逐步开始了写作,好像后来变得有意识了——有意识的聚焦思考一些问题。

经过五年多的积累,截止目前已经完成了四本书的正式出版,算是一路寻闲下的蛋。

概括来说,出版的这四本书,可能只有一个不错的效果:拓展视野思路,进而,期待发生其他的化学反应——让读者的思路走的远一些最应该避免的就是直接借鉴、引用,这些书中的文字或结论没有那么“好用”。

这几本书,如果能算是一点学问的话,我想它们中间“务虚”的特点倒是足备了的,形式上的确很是个东西了。

接下来,逐一简要做介绍。

其四:《企业进化浅论》  2020年11月

循着“企业是有机生命体”的指导思想,做了将近十年的思考。在过去的这十年当中,从一开始朦朦胧胧的关于“企业生命生长”的感觉,到一步一步形成这本书的较系统的思考结论,初步完成了企业的生命与生长的探讨和总结。


本书的内容有一定的原创性,但是也有鲜明的前人的肩膀可供站立。这包含有以下两个支撑点:

一个是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易经和道德经中关于生命的追问和解答,比如“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万物负阴而抱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及“阴消阳长”等。古人为了描述现象并提取其本质,选择使用了这些特殊文字,我们应理解其仅为概念、范畴、符号、描述,而绝不是字面内涵。在学习和借鉴中,本书做了传统思想体系在企业实体上的投射。

另一个是借鉴了达尔文进化主义关于自然界生物生长发育的观察和解答,比如“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自然选择、生存竞争”等等,仅从字面我们便能感受到与企业现实的契合。

我们能够大概率肯定企业的进化性以及企业生命生长的规律性的肯定性存在,本书做了一次这方面维度或领域的探讨尝试——即提出了企业进化的概念和范畴,以及展开了一定范围的讨论。

希望对企业本质的追问有启发。

其三:《价值与变现》  2020年1月

一开始,无意写这本书,这本书是日常不断地写一些小文章汇集的结果。之所以写成,是因为前面的两本书我自己感觉都太“虚”(虚也不是不好),估计没有人愿意读、也不会有太多人愿意读,就是前两本书是非常“小众”的。

因为有上面的反馈与认识,通过把自己工作中的很多经验教训,以及曾经积累的抽象思考结合起来,构成了一本有一定的实践意义的书。所以,《价值与变现》我觉得可以当做“经理人手册”来读,这样考虑会有更多适合的读者吧。

企业没有价值是不可想象的,企业不创造价值是无法生存的,但是最终作为市场的运动员,企业也不能不获得变现的收入和利润,否则也是无法生存的。这都涉及哪些方面呢?我做了努力总结的尝试。

其二:《守成与创新》   2019年年1月

这本书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阳守成、阴创新。通过这样的反反复复,推动了企业的发展。这里借鉴的是“万物负阴而抱阳”的道家思想,确立了企业的“阴阳”二元、二极。

在大概2015年前后想出了这个模式模型,然后进一步的借鉴了“易经”的图、象的思维模式模型,定义了企业的生长状态。在构建的过程中,也借鉴参考了部分中医理论、五行理论。其实,这个书的初心是想回答“企业像人一样会生病”吗?所以以中医的发展路径为思考企业健康发展的路径模板,提出了若干的想法。

现在回头来看,还不够严谨、无法成为理论,可以看做是一种思路——看待企业的独特视角和思路。这是一本很抽象的文字集合,适合希望深入“探视、检视、挖掘企业是什么”的读者阅读。

其一:《创新创业导航》  2016年8
目的就是希望发挥“灯塔”在大海中给与行船导航的指引作用——当然撑起这个目标的机会很小。此书的编写缘起,是2015年曾经参与过创业辅导培训,便是这样的一次偶然机会,为准备讲义而成了此书。

书中围绕各种思考,给出个人认知的结果。这些思考怎么来的?一种是工作确实有遇到,总结而来;另一种是通过思考,抽象而来。至于如何能够抵达书中描述的一些方向(角度、落脚点),则是另外一件事了。这书适合想创业、创业之初、想了解了解的读者,也适合跟扶持创新创业工作有关的人。


结束语:

言不尽意、字不尽言。且自身目前的写作水平还非常非常的低下,所知的东西也非常非常的孤陋寡闻,所以我的定位也就只能是“抛砖引玉”了——这些书可能更接近于砖头的属性性能吧。

因为很多很多人曾经的支持与帮助,也因为自己不停的写写画画,竟然也成了这几本书。这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会给我自己一点点安慰和鼓励。

畅想:
如果有一天,这些积累的文字背后的若干思考能够应用到助力企业发展的维度上来,让企业家的思路走的更远一些,那就算是“有用”了吧。

感谢您的阅读,感谢您的关注,欢迎深入的沟通交流。
谢谢所有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