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计较”是什么鸟?

 十丈红尘客 2022-07-21 发布于广东

“计较”是什么鸟?

凡事都要计较,

但是,

计较可能没有什么鸟用。

那么我们在谈“计较”时,

我们真正地在谈的是“什么”呢?

当我们眼里有个沙子,

眼睛非常难受。

通常都是止不住的流泪。

此时我们计较的是“沙子”还是“眼流泪”?

如果沙子足够小,

我们不知它的存在时

便不会计较沙子。

因此推理:我们计较的是“影响”,

而影响本身是“相对性”、而非“绝对性”。

我们不是计较“沙子”,

我们计较的是“沙子”让我们眼睛“流泪”。

一切让我们“流泪”的东西,

都值得我们去“计较”。

如果不能让我们“流泪”,

那么我们就便没有什么值得计较。

既然“计较”的是“影响和其“相对性”,

那就是“双方”的事。

如果,不考虑或防不住对方施加的影响,

那么,唯一“好做”的就是“尽量不要受影响”。

我们就容易想到一个成语:淡然处之

当然,这并不能容易做到,

因为“影响”本身就是变量。

说到“变”,

所以、计较的本质是“应变”、“应激”。

如何“计较”就是如何“应变”。

谈“计较”确实格局小了些,

谈“应变”,视野格局就要宏大了许多,

就不会钻进去、出不来。

即所谓“不能钻牛角尖”之可能的原理所在。

所以,计较的确没什么鸟用。

如何“应变”却是个学问。

一个可大可小、可深可浅、可宽可窄的学问。

有了这个学问,

可能就忘记了什么是“计较”。

如果这个学问足够大,

可能什么事都“应变”得当了,

没有了“计较”的机会。

说到这里还不算完,

因为,天下最难得到的就是“学问”,

那种真学问。

所以最后而言

我们真正应该计较的是“自己的应变学问”、

自己的其他一切学问,

是否到手。

一旦有了学问,有了真正的学问,

还需要去计较什么吗?

这不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逻辑,

这本质是“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胸怀、

这本是看清看透的释然。

最后,真正的,

就是遵从了顺气自然的大道。

求道若虚,讲道不通。

学也无涯、知也无涯、

烦恼也不会止。

如果,还不能入道,那也是个定数使然

图:两个针锋相对的蚂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