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物理学

 十丈红尘客 2022-07-21 发布于广东
某日与友人聊天,说不完的话题。
忽然他提出了“守心如玉”。此话也与我有了新的共鸣。启发了一个新的概念范畴想法——心物理学。

一切皆由心生,大家都熟悉的一句话。比之王阳明的心学,相对更好理解。如只谈心学,涉及到了哲学和思想层面,咋们在这里也谈不透。这里,只做个说话的引子。

动心。心像是一个乐器。从物理学的角度,两者同频共振,进而会产生共鸣。以此逻辑为依据,心所以动,乃外物与内心产生了共振。心动自身有固定的振幅、频率,一旦受外物影响就会加强这个幅度和频率,我们就表述为“心动”。

能量。心像是一个引擎。人的所有能量都从心而来。从物理学角度,一个是能量的转换,另一个是能量的计量。所谓强大的内心,二者皆强。即能够很好的完成能量的转换,也能够以很大的通量实施转换。能量=能+量。

空间。心像是一个收纳盒。物理学里面的空间是三维的,构成一个体积。心的空间怎么计量呢?有人说:“心底无私天地宽”、有人说:“胸怀天下”,这是不是也要符合物理学定律呢?这就要从如何计量“心”的空间的大小说起。即,如果心的空间足够大,便自然能够容得下天下。心的空间当然是可大可小,这个没有争议。心所以能宽,那就是一个标准,如上所述:“心底无私天地宽”。有多少私心,就挤占多少空间罢了。

成像。心像是一面镜子。我们对外物的认识,若按照物理学成像的逻辑来探讨,那么,成像用的“镜子”越大,则就能够成更大面积的像。心就是一面镜子,每时每刻都在成像,并交给大脑来运算。在此逻辑和模型下,需要心境要干净、心境要宽广,成的像要尽量多角度、多方位。这一项特别是“一切皆由心生”这个逻辑的物理限制。

放空。心像是一个杯子。依物理学,心是一个杯子的话,如果总是满满的状态,那么就没有办法再往心里面放入内容。按照新城代谢、吐故纳新的法则,心只有放空了、成见不保留了,才能不断有新的认识、新的认知、新的内容。

误差。心像是一把尺子。任何测量都会有误差,用心来量度外物的时候,同样也会产生误差。如何能将误差变小呢?心境干净、心境宽广、成像全面,这些自然都是基础条件。如外,还得能够支撑足够的转换和流通。当发生误差的时候,多求自己的内心,而求外物显然是没有用的。
一切皆由心生,所以,心为“一”,其他为“二”、为“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