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酒不醉人人自醉,书不渡人人自渡

 十丈红尘客 2022-07-21 发布于广东

今天晚上,在微信里跟朋友闲聊天,天南地北的。忽然提起了好多年前买过的一本书再翻出来,陌生依旧。朋友说了一句“书不渡人,人自渡”,这便是又起了一个题目的缘由。

喝过酒的人,大体上都十分深刻的理解了“酒不醉人人自醉”的含义,尤其如果你是真的醉过的人,更不会质疑这句话了。

酒桌上,三五好友推杯换盏的,总是让人盛情难却。酒文化也是深厚,有无数的理由得让我们把酒喝下去。

对于不能喝酒的人而言,醉酒的次数肯定是少的;真正的醉到深处、醉到心里的都是很会喝酒的人,并且这个时候多半是想要不醉不归的,乘着酒兴一杯一杯灌进肚里。

什么时候就醉了呢?灌进肚子里的酒超过了自己的酒量,无法容纳、消化,到更难受时便会吐了出来,超出了酒量最大的极限值了。

读过书的人很多,大家都几乎都上过学,现在失学的人几乎是没有了。对于读过书的人而言,“书不渡人人自渡”相当于“酒不醉人人自醉”之于喝过酒的人。

能喝酒才能真正醉人与能读书才能真正渡人,这是觉得有趣,最想提出了的一个类比、象比,看起来还蛮是那么回事。真正读书成瘾的人是否就有此同感呢?

对于不会读书的人而言,读书的次数很少,就很难说渡到深处、渡到心里,对书不会提起什么兴趣,看到什么样的书都会避而远之、视而不见的。就像不会喝酒的人,见到多么好的酒,也是避而远之、视而不见的。

喝酒是一群人的事,读书是一个人的事。在人群中有酒友、在独处时有书伴,听起来也蛮不错的。

一滴酒不喝,不是坏事,更是好事;一页书不读,不是好事,当然也谈不上坏事。

如果想开始能够从书中得到欢愉,得练——不管读的懂不懂坚持读,如果运气好练出来了,就能得到。如果是运气不好、时间不够、功夫欠缺的原因,不妨,还可以再练。谁也不知道练到什么时候是个头。

读书是“无用”的,这里的“用”可以说就是指功利主义的“用”。因为面对无用还要读书,就如同面对有害还要喝酒一样,这是不是能够促使会喝酒的人多读一点书呢?

读书真的不是为“用”,喝酒真的不是为“酒”,把书和酒扯在一个文章里,也不知道,这算不算首创呢?

昨天晚上,酒桌上的一个朋友讲了一个晚上的多巴胺,就记忆,他说读书和喝酒都是能够促进多巴胺分泌的,这能算是一个把书和酒扯在一起的好理由吧。

没醉过不知酒浓,没渡过不知书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