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是名著也是奇书

 十丈红尘客 2022-07-21 发布于广东


说红楼梦是名著也是奇书的话,不是我直接能感悟出来的。因为此书如此之著名在文学领域更是生了一个学派“红学”,如果算的上,那么《荣国府的经济账》这本书也算是“红学之作”,我是通过读了一半这本书的过程生了“奇书”的感悟。
就阅读理解的能力而言,《经济账》一书,亦堪称奇书了。作者陈大庚是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也学过计算机有关的课程,从1983年开始了对《红楼梦》字数的统计——对象是72万字,并完成了百余遍的查检。
因为可能是理工科背景出身吧,陈用了非常严谨的“逻辑思维”,以经济账为纽带,从头至尾梳理了“荣国府的经济体系”。
经济体系是荣国府的核心体系,经济体系一定也是支撑荣国府兴衰的底层支撑基础,依着这种逻辑作者分析了林黛玉家产之谜、掌权治家者身份矛盾、月钱、探春代理治家成败、管理层团队等等问题。以从头到尾的“逻辑性思维”为指导,阅读该书可一气呵成。想必,作者对该书是多么的了解入骨。
我们借着《荣国府的经济账》这个小窗口,跟着作者的视野向里面看过去,才发现就曹雪芹而言是花了多么缜密的心思希望向读者展示清楚——比如李纨是如何可以积累财富的,以及贾府败落后为何李纨和贾兰是境遇最好的。
作者陈大庚的分析是如此的奇妙、巧妙、环环相扣固然更他深刻的研究基础有关系,但是我们马上会想到的,那就是曹雪芹草蛇灰线、若隐若现地展示一个复杂的经济体系和围绕钱财的任务矛盾,是何等的更令人称奇。
钱财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自然属性,而这一点所幸陈大庚完完全全地把握和呈现出来了,是的我们可以在谈经济的这本书中看到政治、权力、人物、财物、管理、运营、矛盾、争斗、贪痴,最后也是因为经济体系的崩溃导致了贾府的崩溃。
关于李纨的判词“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作者解读出了李纨是水——通篇表现的是柔顺之特质,王熙凤是冰——通篇刻薄冷酷而又最终如冰融化而逝。我对作者的这解读,即便是建立在没有读过红楼梦原著的情况下,也是非常认可和受教的。
李纨如何被人做笑谈?这事也许只有作者陈大庚的经济账是最能说的通的,至少是最富于逻辑性的,合理性的自洽描述自然也不在作者话下。
谁能注意到李纨是红楼梦里面最重要的人物?作者陈大庚是十分明确的提出来这个命题:若无其他的矛盾和算计,荣国府的二门内的治家者就是李纨。而因为王夫人的私心,用了王熙凤的角色顶替了李纨的岗位,作者的这种“管理岗位”鹊巢鸠占的逻辑,是在是让人一下子就能看明白曹雪芹在说什么。
其实,在贾府的二门内的一切也都是围绕着“钱”在运转——钱是最大纽带,不知是不是一开始曹雪芹自己也这么设定过呢?而这也是一个极重要的镜子照见贾府的兴衰。
比如:元春省亲,要建大观园,就需要钱。贾府没有钱,这笔钱作者分析的结论是林黛玉她爹林如海死后的遗产,本应归林黛玉所有,而被挪用做了建筑款。
《荣国府的经济账》真是奇书,而更映衬了《红楼梦》之书奇,曹雪芹之人奇。所以最后,真心推荐有缘看到这个文章的朋友读一读陈大庚写的这本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