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变老的路上,努力做个君子

 布衣粗食68 2022-07-21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在古人看来,每个人身上都兼具“君子”和“小人”的气质。

在变老的路上,成为君子,就是不断地“去小人、存君子”的修行和磨练的过程。

01

行胜于言,说到就做到,才能逼自己成长。

君子行事,往往言必行,行必果。

《论语》中有这样的记载: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问怎样做才是君子,孔子说:“在说之前,先去实行,然后再按照做了的去说。”

可见,一个人是否为君子,言行一致,行胜于言是一个重要的“判断”。

人生的成就的取得,归根结底,在于一个人的行动。

宋濂是明朝开国文臣之首,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他从小喜爱读书,但家穷买不起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母亲心疼他,连连劝阻他不要抄了。但宋濂却因还书日期快到了,丝毫不敢停歇。

当他如约还书,富有藏书的主人人家也称赞不已,进一步对他敞开大门,随时欢迎他借书。

长年累月的勤奋苦读,成就了一代传奇。

从古至今,不乏这样的励志故事。只是,很多人,习惯于仰望他人,而自己却沉溺于幻想和空谈,沦为“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在变老的路上,不断提升执行力,从微小的改变做起,坚持下去,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畅销书《微习惯》的作者斯蒂芬·盖斯,起初每天至少做1个俯卧撑,读1篇文章,写1段话,两年后,他拥有了梦想中的体格,写的文章是过去的4倍,读的书是过去的10倍。他总结说,每天抽出几分钟,培育一个微习惯,人生将大不同。

的确,将大目标拆分成一个一个小目标,原本巨大的压力也被分解了,用积极的心态和行动去完成每天的小目标,看似不起眼,却因为坚持不懈,而有了排山倒海般的力量。

02

人生不设限,才能闯出路来。

曾经看过一个小游戏:请一百个人,用不同的方式通过一段五十米的展示台。于是,有人跑,有人跳,有人旋转,各种“花式”路过的方法,令人瞠目结舌。游戏结束后,主持人总结,如果一千个人走过这段路,便会有一千种方法。

这个游戏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无穷的潜能,就看自己愿不愿意努力去“开发”。

正所谓“君子不器”。

真正的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样,只是固定地拥有某一个方面的用处,换句话说,就是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

篮球巨星乔丹,在高中时,因身高不够,连学校篮球队替补队员都未被选上,但他没有放弃,还愈加苛刻的训练,在一个暑假奇迹般地长了9厘米,终于如愿以偿成为校园篮球队的一员。

成为职业篮球运动员之后,乔丹依旧刻苦训练,哪怕已经过了“黄金”年龄,还驰骋在赛场上。期间,他还专门去打了两年排球,在发现自己并不适合之后,仍旧回到篮球赛场,继续着他的“篮球梦”。

乔丹之所以成为很多人心中的“英雄”,大概就是这种“君子不器”的气度和格局。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身边有很多“能人”:平日里默默无闻的同事,居然是网络大咖;一脸严肃的领导,私下里是资深文学爱好者;就连那个跳广场舞的大妈,拎起笔来,也能画出令人惊羡不已的画作。

如果说,这些还只是人生的小爱好,不足为奇。还有很多人,将爱好做成了事业,将特长当成了谋生的手段,他们的成功,都在诠释着“不设限”的人生,有多精彩。

03

遵循道义,才能有大格局。

真正能行稳致远的人,都有大格局。

如同《论语》中说的那样: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思是说,君子能在道义上团结人,但不以私情而互相勾结;小人善于拉拢勾结而不在道义上团结人。

在变老的路上,学会宽容大度,能与不同类型、层次的人打成一片,是对道义的领悟和践行。

北宋时期,王安石和苏轼同为文坛领袖,但因政见不同,而分列不同阵营。苏轼因反对王安石积极冒进的变法,一再被贬,在“乌台诗”案中,差点丢失性命。

但王安石赏苏轼的才华,出于道义,他亲笔上书求情,最终,在皇太后的帮助下,解救了苏轼。

后来,苏轼也曾拜访过“裸退”的宰相王安石。

两人的恩怨纠葛,终究成为了过往,而两人的惺惺相惜,成为了流传至今的佳话。

真正的君子,心中有大道,有大爱,纵然观点不一,但依然会惺惺相惜,彼此崇拜。

04

结束语:

在变老的路上,努力做个君子,是一种自我修养,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不断地剔除自身的种种不足,让胸怀、情感、审美都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人生,才会日臻完美,日子,才会越过越精彩。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源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