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湿关节疼痛的中医治疗及感悟

 秦楚古方 2022-07-21 发布于陕西

秦山楚水古方中医 点击“秦楚古方”关注公众号

风湿关节疼痛的中医治疗与感悟丨文 / 中南山    

这是秦楚古方171篇原创文章

最近,遇到一位女性,四十六岁,肩膀剧烈疼痛,疼的动都动不了。希望我用中医药给她治好,她最怕上医院折腾。

因为前几次,她有过胳膊疼,具体表现为左手有些麻木,到医院拍片,没啥问题,又几乎做了个全身检查,也没啥问题,只好打了一通消炎针,出院了。检查的是没病,也打过消炎针了,疼,也得出院。

当时她的症状是左手麻木,胳膊轻度麻木,伴随有间歇性疼痛。把脉脉象浮弱,舌苔淡白,时长感觉有些怕冷。于是开的处方为:是桂枝汤黄芪汤加柳枝(桂枝15克,白芍20克,生姜15克,大枣4枚,黄芪25克,柳枝15克,白术12克  ,黑附片6克),5服药服完,不疼了也不麻木了,当时心里还挺高兴的,花钱少,见效快。

但是,又过了三个月。她又开始胳膊疼,突然就疼的胳膊不能动了,伸直于我轻轻触碰到他的一根手指头,都疼的不行。我酒感到有些十分的不解,于是仔细的询问了她发病的经过。

原来,这次发病前,她老家一位长辈过世,她回老家行孝,早晚帮忙,端茶倒水,十分辛苦,尤其是老家没有电热水壶,每天提着十几斤的大水壶来来回回的给人添水,对于一个常年劳动的人可能并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平时不太劳动的人,就特别的劳累,所以从来家回来的当天晚上,她就病倒了。

我想,这正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所讲的骨弱伤筋病,因为筋骨弱,而导致营卫不足,无法抵御外邪,从而形成寒湿内侵,以至于达到了所谓的“痛不可近””之状。如果单纯从症状上看,属于急性肩周炎一类的疼痛,但在中医里看,依然属于风湿痹病的历节病范畴。

相对于三个月之前,历节病的部位已经深入关节,果然一把脉,脉沉兼陷紧,于是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再加茯苓、黄芪、柳枝再加威灵仙,为了口味好还加了大枣。具体开方如下

(桂枝15克  白芍30克   黄芪25克   人参25克,山药30克   生姜25克  炙甘草12克   大枣4枚   茯苓25克   白术15克   黑附片12克   麻黄12克   知母20克  防风12克  威灵仙15克   柴胡15克)

严格意义上说,这属于桂枝芍药知母汤与桂枝黄芪汤、小柴胡汤的合方,同时也借鉴了张锡纯先生用黄芪增强出表之力,再加知母去内热滋阴的功效,然后加威灵仙通经活络。考虑到左寸脉稍稍有些弦紧,就加了柴胡,以增强外邪从内出表的枢转力量。

从这个方剂的整体功能上讲,形成三个方面的力量驱邪外出:一是桂芍知母汤本身具有驱寒湿出表的力量,;二是桂枝黄芪汤所具有的增强卫气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出表的力度。用张锡纯先生的实践经验,认为黄芪的功效是增强胸中大气的功效;第三方面,加入的威灵仙,柳枝进一步增强舒筋活络的力量;第四个方面,用小柴胡汤增强寒湿邪气从少阳三焦(张锡纯先生所为透出油膜)而达表的能力。

或许有人会提出疑问:本方一方面用黄芪强卫气,一方面又加麻黄开泄皮毛,会不会造成津液耗损?其实为了防止津液耗损,本方还特地加入了人参、山药,大补津气,然后用增量的生姜、大枣、炙甘草补脾生津,以防津液耗损。

以上方服到第二服,疼痛酒减轻,服完五服,胳膊疼痛以及不能转侧全好了,整条胳膊枢转自如。于是我真心的这位女士高兴。

但其实还是高兴的有些早。因为过了三四个月,她的胳膊疼又来了,这次来的比第二次来的稍微有些轻微。

但作为医生,疼痛反复发作,显然是病是没有彻底治愈。缺失了对于服药之后的追踪及进一步的康复治疗,所以形成了反复发作的情形。

所以第三次,依然用桂枝加茯苓白术附子汤五服不疼之后,我又给开了七服药巩固康复:依然用的是老伙计桂枝汤,加人参,增量白芍,饴糖,加怀牛膝   ,怀山药   补骨脂 。

本来是想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以进一步收敛阳气的,但是因为一般的药房没有龙骨的真货,加之大多药师捡药的时候,直接杂碎混在一起,从来不用绵布单独将龙骨牡蛎包裹起来,导致煎熬的时候一层白灰漂浮在上面难以服用,所以只好用桂枝汤加减。

具体开方如下:桂枝15克   白芍30克   人参15克   炙甘草12克  生姜15克   大枣4枚   怀山药20克    怀牛膝15克  补骨脂20克   白术15克 茯苓15克   黑附片6克    

以上方是小建中汤大补津液,同时加怀牛膝、补骨脂强肝肾,加淮山药、白术、茯苓健脾利湿。再加少量的黑附片以温肾,一方面补肝肾、强气血,一方面温阳化气利水,避免呆补傻补而形成津气郁滞的情况。

以上方服过后,过了快一年了,这位女士再也没有反应胳膊疼痛了。

由此可见,风湿关节炎病人如果久病不愈,或者是虚劳伤筋导致的风湿关节炎,一方面要促进风湿出表,另一方面还要补肝肾,单纯的补或者单纯的从表而治,都打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激发人体自身的肝肾功能,然后在此基础上,驱动浑身的气血达到阴阳平衡,最终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其实,我一直对很多人说,风湿关节炎、肺炎、甚至肾炎,其实就是感冒(人体的表证)没治好所导致的,寒湿或风湿进一步深入,所形成的后遗症,在肌肉关节,叫做风湿痹病,进一步深入关节形成内风湿,寒湿聚集在腰肾部位,就是肾炎。

所以说,风湿痹病、类风湿,腰腿疼,肾炎等等这些腰腿胳膊肩周疼痛的疾病,在中医层面上讲,就是从表及里的一个发病过程,只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往往都是很容易治愈的。

从中医治疗的角度上讲,风湿痹病虽然看起来凶险无比,其实依然是一种表病,依然适应于桂枝汤的范畴。所以在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等中医典籍里的一些经典方药,比如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麻黄加术汤,麻杏薏甘汤、真武汤、黄芪五物汤、桂枝加黄芪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加术附汤,柴胡桂枝汤、防风汤、独活寄生汤、小续命汤、蠲痹汤等几十种方剂

看起来十分复杂,其实来来回回都桂枝汤,麻黄汤、小柴胡汤等类方里面加减,根据人体的症状表现,总体的治疗思路都是驱逐寒湿出表而解,或者是出膀胱而解。后世的中医大家,在此基础上辩证与辨病相结合,增加一些靶向治疗比较好的虫类药物等等,进一步拓展了风湿痹病的方剂应用及疗效。

并且对于风湿痹病的分类也越来越细化,形成风湿、寒湿、热痹、痰淤、肝肾虚、尪痹等更为复杂的细分类型,医宗金鉴更是细分为将风寒湿风寒湿的部位细分熬了筋骨脉肌皮,并分别与肝肾心脾肺五脏对应,形成从表及里及脏腑的整体辩证论治模型。而到了圣济总录里面,更是将痹病细分到了每个关节部位的地步,形成更加繁杂的方药体系。

由此可见风湿关节炎在早期根本就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只是因为不治,或被一些玄医故作高深的治疗,才延误了病情,导致病越来越深入脏腑,形成脏腑痹,形成运动障碍,骨骼变形的严重病慢病。

但其实,大部分的风湿痹病其实都处于表病的范畴,所以胡希恕老先生曾经有一度几乎将桂枝加术附汤作为风湿关节炎的一个基础定方,甚至被病人传抄着,也自行治好了很多的风湿性关节炎疾病。

透过风湿痹病的发病原理以及治疗的原理看,桂枝汤方药体系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既体现出风湿痹病的初始发病状态就是中风表病逐步发展而来,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桂枝汤这一平淡无奇的方剂,在外调营卫,中和脾肺、内调气血方面的重要作用。

所以,在中医实践的过程中,真的要克服“莫以方小而不为”, “莫以方熟而莫用”的虚荣思维及显摆性创新思维,导致原本规范有序的中医理法方药愈来愈繁杂,使原本至简至达的中医思维,愈发的成为玄幻的复杂与混乱。

秦楚古方   秦岭深山民间中医

【秦楚古方】秦岭深山民间中医。正心修己,习医济世。酷爱传统文化,偶尔舞文弄墨。专注风湿骨病学习实践,诚挚欢迎中医同道共同学习交流。

行走秦山楚水|传承古方中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