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防守?进攻?爱了就爱了

 人生佳茗 2022-07-22 发布于云南

佳茗原创

上周末回乡间参加老同学儿子婚宴,和一个见过一两面、带熟不熟的女人同桌,女子大概四十不到一点,穿着得体,与旁边的乡下女子气质上有所不同。旁边的熟人告诉我她是镇上某中学的老师,老公也是教师,两口子“工资可高了”。

饭菜上桌后,大家边吃边聊, 不知何故,就说起了自家的老公。女子侃侃而谈:“要管住一个男人,首先要管住他的工资卡,要把经济大权掌握在手中,我老公的工资卡一直在我手中,每个月先把他的钱花完,不够了再用我的,像这样他出去拿什么乱?”女子说话间脸上自信满满,想来,这些年驭夫有道,踌躇满志。

旁边夫君老同学的妻子也连声附和:“对呢对呢,现在这个社会还是要留一手呢,我家有两套房子,搬新房后我一直不卖旧房子,万一哪天被男人抛弃了还有个去处。”

听完两位姐妹的高论,我想起自己工资卡上经常只有三位数的余额,想到自己从来不知夫君的工资卡长成啥样,更不知密码几许,心里很是惭愧,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搭话。正在此时,夫君从喜宴上一道莲藕煮排骨中夹了一块莲藕,咬了一口后马上转移到我碗里:“这块莲藕太面了,是你最爱吃的。”

瞬间,有了主意。

我边吃莲藕边说:“管老公的工资卡太费心费力了,我做不来这么复杂的事情,我就想着要是老公每次吃到我最爱吃的东西时,都能第一时间想到我,这辈子也就心满意足了。”

我的这种很没有出息的论断显然让两位姐妹大惑不解:“工资卡在自己手中,想吃什么都可以买啊,还愁着吃不到自己最爱吃的东西?”

我无语,低头猛啃莲藕排骨。

回城的路上,天已完全黑了,高速路上车子很少,夫君静静地开车,我在旁边闭眼假寐,想起喜宴上的对话,心里有些啼笑皆非,也有许多欣慰。

想来,貌似只要两个人建立了家庭。随着时间的推移,婚姻的性质必然会变成一场防守战。大多数女人都会把自己设想成防守方,婚姻和家庭成了需要防守的堡垒。男人和那些假想中的诱惑成了被防守的一方。因为牵扯到与双方都有血脉亲情的孩子,战争变得很复杂,硬拼只会两败俱伤,不欢而散。于是,怎样运用自己的聪慧,和谋略来使这场战争达到双赢的效果,让双方握手言欢,永结秦晋之好,成为所有女人想要的结果。

看过太多婚姻中的女人为了捍卫家庭和婚姻采取的种种防守手段,所想要达到的目的无非是把男人看得死死的,让他没法脱离自己的视线和掌控,监视着他的开支,关注着他交往的异性等等……其“精彩”之处,和宫斗剧里的后宫女人有得一拼。

一直觉得自己是那种最不会打防守战的女人,天生对经济数字不感兴趣,叫我上银行取个钱都嫌烦,要让我锱铢必较地打理一家人的经济,那要花去我多少精力?失去多少人生乐趣啊。有那功夫,还不如多读几本书,追几部仙侠剧呢。

而且,我总觉得,男人用“管”是管不住的。君不见生活中那些对老公防得越严的,失败得越快。要想坚守自己的领地,最好的办法不是死死盯住邻国的一举一动,而是要想办法治理好国家,充实国库,完善军备,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这样还有谁敢来侵犯呢?同理,一个婚姻里,如果夫妻相爱,融洽和睦,岂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被人插足的呢?

我夫君下围棋的时候经常会说一句话:“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听得多了,慢慢琢磨发觉这个道理用在婚姻上实在是上上之选。只想着怎么防守的女人其实很难达到目的。你能防得了一时,还能防得了一世?并且大多数男人都有逆反心理,你越是不让他干的事,说不定他越是朝思暮想找机会干。一个女人只有主动“进攻”方有取胜的可能。

这儿说的“进攻”不是指用武力让对方屈服,而是要进攻对方的心,用智慧和谋略紧紧抓住他的心,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在婚姻这场战争中,女人不是跟男人较劲,而是要跟自己较劲。不断地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挑战自己,从外表到内心都让自己处于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充满活力和激情,不乏魅力和柔情。让男人反过来担心你的背叛,从而掌握了婚姻的主动权,不动声色地让男人转变成为防守的一方。分析一下,这么做的优点有三:

1、男人因为担心被你抛弃,就会自觉提高自己的能力,他会变得越来越优秀,两个人的素质都会有所提高,并且在共同的学习中获得乐趣。

2、一个通情达理,刚柔并济,充满魅力的你会让男人舍不得离开,担心出去之后找不到更好的,所以会经常想法子讨好你,你们的婚姻会更有情趣。

3、退一万步讲,即便男人最终离开你了。那么,在一直的努力和完善中,与时俱进的你最起码还有重新来过的勇气和本钱。一个内心丰富、自信自强的女人不难再重新找到真爱。甚至于,对一个优秀、成功的女人来说,人生的精彩何其之多,婚姻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微不足道。

当然,世间之事大多知易行难,感情之事,更不容易做到知行合一。懒惰如我,最大的幸运就是遇上一个和我一样“笨”的男人,交托出真心和信任,没有防守,也不用进攻,爱了就爱了。

品  茗  斋 
读书记录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