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绿肥红瘦的婉约之美——观电视剧《知否》

 人生佳茗 2022-07-22 发布于云南

追了半个月,终于看完这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下简称《知否》)。

初见片名时以为这部戏是讲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看了简介知道不是,就有些反感:这剧名,明摆着就是“傍名人”嘛。加之主演赵丽颖和冯绍峰也不是我特别喜欢的那种类型,所以开播好多天都没有看。

某天晚上,闺蜜雪梅来家喝茶时推荐了这部戏,就打开看了两集。这一看,就爱上了。

《知否》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深宅大院的故事:

盛家六姑娘明兰(赵丽颖饰)从小聪颖貌美,却遭遇嫡母不慈,姐妹难缠,父亲不重视,生母被害去世的困境。她藏起聪慧,掩埋锋芒,忍辱负重逆境成长,自立自强。成年后,明兰结识了宁远侯府二公子顾廷烨(冯绍峰饰),婚后管家业、整侯府、铲奸佞、除宵小,夫妻二人最终收获美满人生。

说起来,这部剧的故事情节其实很老套,无非是把宫斗换成宅斗而已,也可以理解成一个古代宅女的奋斗史。但长达73集的宅斗丝毫不让人觉得冗长、沉闷,却有些意犹未尽之感,原因何在?

因为那些或紧张或平淡,或新奇或老套的故事情节,其发生的场景和过程令人赏心悦目。

在《知否》中,随处可见古朴雅致的中式风格场景、细腻丰富的古代礼仪展现。甚至每一个称呼,都充满了让人喜欢的温婉情致——“主君、小娘、大娘子、小公爷……”加上整部剧低饱和度的色调,让人始终沉浸在一份婉约、唯美的愉悦中,甚至忘了剧情,忘了争斗。就好比一段漫长的旅程,因沿途的风景太美,而让人忘记劳累,就想一直这么走下去。

场景之美

《知否》虽为架空背景,但是从剧中管都城叫做“东京”,以及服饰、道具、称呼等方面可以看出,剧情的朝代背景是北宋时期。剧中展现了宋代的市井风貌,展示了宋人高超的审美情趣。

且不说大宅府邸、街头瓦巷、柳枝池塘,每一帧画面都仿若一幅精美的宋代风情画。仅仅是一处飞檐翘角的屋檐、一道幽深安静的走廊、一个玄关、一扇屏风,小公爷一个腼腆的微笑,明兰在布帘下凝眸绣花的姣好神态……种种细微之处,瞬间便足以把人带进婉约、隽永的宋词意境中。

剧中主角盛明兰生活的盛家宅院初出场时,让人有一种略显破败的感觉。但细细看来,院中的布置移步换景、疏淡有致,正是一个宋代清流人家该有的气象。就好比林黛玉初入贾府时拜见王夫人,王夫人屋中的靠背,引枕,坐褥布置皆是半新不旧的,半旧正表明贾府的荣华富贵由来已久,不似暴发户处处簇然一新,浮华轻薄。盛家宅院里的各个居所名字也很典雅,什么葳蕤轩、林栖阁、暮苍斋,无一不充满诗意,让人过目不忘。

道具之美

《知否》里提到、使用到很多宋代的家具、酒具、茶具,还有女人的首饰。宋代家具大多不事雕琢,以质朴取胜,片中的青白釉酒注子、斗笠碗、建盏、圈椅等器具,盛家女儿的一只簪子,老祖母的一个发髻……沉静典雅、简洁含蓄,弥漫着诗词的神韵。难怪网上有人称《知否》是一部宋代美学剧。

服装之美

宋代衣着的配色打破了唐代红、紫、绿、青的华丽张扬,更崇尚色调淡雅、文静的高级灰。《知否》在服装上尽可能还原了宋朝服饰的清秀素雅之美。剧中人物的衣着颜色多以素净的颜色为主,即便是粉色,也都是饱和度极低的浅粉色,既遵循了历史事实,也十分养眼。

文化之美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清明的一个朝代,政治昌明、社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生活闲适。宋人吴自牧在其笔记《梦粱录》记载的“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点出了宋代文人雅致生活的“四艺”。《知否》中对这“四艺”都有生动详细的呈现。无论是京城子弟在盛家私塾的高谈阔论,还是盛家三个女儿跟随宫里嬷嬷学点茶、焚香、插花的日常,都令人神往。

对于喜欢喝茶的我来说,点茶,是剧中最吸引我眼球的看点。所谓点茶,就是将团饼经炙茶后将茶碾磨成粉末状,然后再用罗筛分筛出最细腻的茶粉投入茶盏中,用沸水冲点,随即用茶筅快速击打,使茶与水充分交融并使茶盏中出现大量白色茶沫为止。据说点茶点得好的,能在茶沫之上写诗作画,谓之分茶。

在宋代,点茶是闺中女子最基本的技艺之一。陆游在他的诗作《临安春雨初霁》中有“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的诗句。宋人生活的雅致,由此可见一斑。

爱情之美

当然,除了这些以外,《知否》的成功之处,还在于角色的演绎刻画,全剧的思想内涵。片中所传递的善良包容、坚强自立、重情重义等“三观”,女主角盛明兰厚积薄发、内敛坚毅的性格,盛家祖母慈爱中不乏严厉、宽容中尽显智慧的教育模式,放在今天,仍有很多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

剧中对爱情的描述也非常细腻。明兰和齐衡之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的煎熬,最终有情无缘、劳燕分飞的绝望……

明兰和顾廷烨患难之交的情谊,婚后若即若离的试探,最终水到渠成、水乳交融的恩爱……

种种爱情都表现得很到位,很令人沉醉。

我的好友行歌落梅曾在她的文章《春之日记》后面有一段描写明兰和小公爷初恋的文字,写得很美,过来让大家欣赏一下:

明兰靠着丫头的背睡着了,小公爷轻轻走过来,不忍叫醒她,用一本书给她扇开小飞虫的情景。齐衡的心里只有爱情,他爱得深情、爱得忘我,这些,都让人想起少年情爱的单纯与美好。比起深情款款的齐衡,叱咤战场、性格豪放的顾二叔的爱不但也有他的细腻之处,更有着智慧与生活担当的一面。

宋朝是中国礼教大防最严的时代,但从盛明兰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无论身处的环境如何严苛,只要你愿意,女子依然可以保有内心的自由和独立,依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想要的成功和幸福。这一点,特别令人振奋。

看到终日低眉敛目、守拙藏锋的盛明兰在马球场上扬鞭策马、英姿勃发,心里就会觉得:一切皆有可能,一切都有希望。

闺蜜雪梅说,看《知否》,看出《红楼梦》的味道来。确实,观看这部剧的过程中,我也不止一次地想到《红楼梦》,恍惚中有一种穿行在大观园中的感觉。诚然,《知否》的原著不能与《红楼梦》相提并论的,就好比盛家的宅院,远远无法和贾府大观楼的宏大华美相比,剧中的语言台词也有一些很低级的错误。但瑕不掩瑜,一部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能拍出《红楼梦》的味道,实属可贵。

最后,让我们听一下这部剧的主题曲吧:

“一朝花开傍柳,寻香误觅亭侯。纵饮朝霞半日晖,风雨着不透。一任宫长骁瘦,台高冰泪难流。锦书送罢蓦回首,无余岁可偷。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听完这首歌,对这部戏的名字直接“移植”李清照的词句有了理解和认同。如果说,李清照的词代表了宋词婉约派的巅峰,那么,电视剧《知否》则用镜头为我们生动还原了宋词那份绿肥红瘦的婉约之美。

佳茗写于2019年3月2日

品  茗  斋 
读书记录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