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荷塘月色》尝试命题

 老程杂记 2022-07-22 发布于安徽

【题目】

1.(语言赏析)赏析下面的两处描写语句(4分):

⑴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有……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2.(文本理解)文章结尾部分,为什么写“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呢?(4分)

3.(艺术欣赏)文章结构有什么特点?试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 ⑴用比喻、拟人,写出了荷花的含苞待放和饱满盛开的状态,赋外物以生命力和情感,突出了荷花的神韵,使作者有了暂时的喜悦,激发读者的想象和情感体验。(2分)

    ⑵①炼字准确,鲜明生动。用“泻、浮、洗、笼”等一系列动词,化静为动,把月光写活了。②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既写出了月光洁白柔和的特点,又营造了朦胧淡雅的意境,使作者忘却了现实的苦闷,暂时获得了夜游的喜悦。③前后照应,浑然一体。“泻”照应“月光如流水一般”,“笼”照应“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行文自然流畅。(每点1分,答对两个即可,意思一样就行。)

  2. ①触景生情。面对黑暗的现实,作者感到苦闷和彷徨,无所适从。所以想从采莲的古事中寻找安慰。②反衬手法。用古人采莲的欢乐有趣,来反衬自己的郁结忧愁,用典抒情。(每点2分,手法正确,意思对即可)

  3. ①明线游踪:推开家门出去,顺着小路走到荷塘,写了路两边的树,然后停在荷塘观月下之景,游了一圈后又回到家中。②暗线情感: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所以外出追求宁静,被荷塘的美景吸引,暂时得到宁静,最后发现找静失败,又回归到“不宁静”。③小结作用: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双线交织写来,使得景与情水乳交融,感情抒发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