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0912作文:材料的积累与运用(钱越彦学习小组成果)

 老程杂记 2022-07-22 发布于安徽

学生自主学习成果展示(一)
【小组成员】钱越彦、沈若冰、倪佳怡、嵇佳怡
【组长】钱越彦
【学习任务】在学过的课文中选择一篇,分析材料运用的恰当效果。
【整理时间】2021年9月11日
小组成员学习成果——
1.倪佳怡同学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的材料运用
【相关段落一】焦裕禄一进屋,就坐在老人的床头问寒问饥。老大爷问他是谁,他说:“我是您的儿子。”老人问他大雪天来干啥?他说:“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老大娘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用颤抖的双手上上下下摸着焦裕禄。老大爷眼里噙着泪说:“解放前,大雪封门,地主来逼租,撵得我串人家的房檐,住人家的牛屋。”焦裕禄安慰老人说:“如今硬把子抓在咱手里,兰考受灾受穷的面貌一定能够改过来。”
【分析】通过具体描写这一双无依无靠的老人,反映焦裕禄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的宝贵品质。焦裕禄不顾自身,无私奉献,有优秀共产党员的修养。对老贫农称“我是您的儿子”,这简单朴实的一句话,发自内心,读来令人感动,体现了焦裕禄在处理群众和党的关系时,把群众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同时也表明人民群众对新中国的拥护和爱戴。通过这个故事,深化了文章的情感,突出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密切联系。
【相关段落二】送走了风沙滚滚的春天,又送走了暴雨集中的夏季,调查队在风里、雨里、沙窝里、激流里度过了一个月又一个月,方圆跋涉了5000余里……也调查得清清楚楚,绘成了详细的排涝泄洪图。
【分析】这一部分采用描写与说明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写出了调查队冒着风沙、暴雨进行,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的情形,给人以真实的感受;通过具体的数据来介绍焦裕禄带领的调查队所取得的成果,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两者结合,共同表现了在焦裕禄的带领下调查队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2.沈若冰同学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的材料运用:
①视察工作,没烤群众一把火,没喝群众一口水。
——可见他是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好党员
考虑群众生活困难,不肯买药吃药。
——可见他是关心群众,克己奉公的好书记
病重时,提出死后要埋葬在沙堆上。
——可见他是心系兰考,一心为公的好干部
【相关段落】焦裕禄从怀里掏出一张自己的照片,颤颤地交给张钦礼,然后说道:“钦同志,现在有句话我不能不向你说了,回去对同志们说,我不行了,你们要领兰考人民坚决地斗争下去。党相信我们,派我们去领导,我们是有信心的。是灾区,我死了,不要多花钱。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分析】该材料展现了焦裕禄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焦裕禄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的担当和责任。这则材料能凸显人物品质,运用合理。材料的合理运用使各部分内容有机统一共同服务于文章主题表达的需要。
3.嵇佳怡同学
聂帅在《大战中的插曲》中,收录了致日本官兵的信。在内容上,说了日本侵华战争给两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介绍日本小姑娘的悲惨状况,表明了中国人民对于日本士兵及日本人民的态度是友善的。既要坚决打击侵略者,也有人道主义的关怀。这封信既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誓死战斗的坚定不移的决心,又控诉了日本法西斯的残暴和反人民的本质,还有瓦解敌人的军心,使之感化的用意从对整篇文章的作用上看,信的收录使这篇回忆录有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意义和政治高度,彰显了伟人伟大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聂帅在回忆录里还插叙了一个叫中西的日本兵的事情。这个插叙,以一个名叫中西的日本兵被俘虏之后留在根据地并教中国士兵使用掷弹筒的事迹,来证明日本的侵华战争是极其野蛮和残酷的,是不得人心的,是侵略战争,而我们是正义的战争,从敌军的角度来反映日本是不义的战争,正是对主题的最好诠释。
可见材料运用恰当,能深化文章主旨,引导读者思考,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4.钱越彦同学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场景特写。它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
现场展示和背景叙述巧妙结合,增强了报道的现场感与历史的纵深感。
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具体可以从三方面理解:从内容看,它是新闻事件前面的事件;从功能看,它是对新闻事实产生的环境和条件、原因做出说明、解释;从时间看,指过去的事实。
交代新闻背景是消息写作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新闻界公认新闻背景与新闻导语几乎同样重要,一篇新闻作品是否成功,一半取决于导语是否精彩,另一半取决于背景交代是否充分,是否巧妙。
新闻背景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能起到这样的作用:①说明新闻事实产生的具体条件和起因,揭示事实的实质。②对比衬托新闻事实,以显露新闻的新意。③巧妙表达本人的观点,流露作者的倾向,也就是用新闻背景材料达到“说话”的意图。
本文的新闻现场是英国人的告别过程——
作者把新闻现场的事实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得井井有条。其余的都是新闻背景。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的背景材料穿插极为灵活。第一句是导语,叙述新闻现场的事实,但“飘扬了150多年的”则是新闻背景,暗示了英国对香港殖民统治的历史。其余的,如英国人第一次在香港升起英国旗帜的时间、港督府的历史和降旗的传统,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等等,都是新闻背景材料。它们被灵活地放置在不同的地方,犹如天女散花,显得自然妥帖。背景材料使用的第一原则就是必要性原则,即在需要的地方才使用;第二个原则是灵活性原则,即根据行文,灵活穿插,不必把它们都堆放在同一段。本文的背景材料完全符合这些要求。如果没有这些背景材料,读者就可能不知道“别了”所由何来。
新闻的背景材料主要起解释说明的作用,也有一些背景材料起对比烘托作用,流露作者的思想感情,点明了主题。如“156年前,是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从这一升一降和“156年5个月零4天”的精确计算,作者暗含其中的思想感情是不难体察的。

【组长总结】我们小组通过对三篇课文的深度阅读,体会到了这些文章材料运用的恰当之处,并从中学到了很多写作技巧,对于以后的写作练习,我相信,我们小组的成员在材料运用方面,一定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老程穿插两句:我被你们惊艳到了!相信你们享受自我成就的感觉一定飒爽极了!)
比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作者通过对焦裕禄的正面和侧面描写,刻画了一位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员。不管是对焦裕禄的动作、语言描写,还是旁人对他的印象回忆,作者的材料运用的都十分恰当,极富感染力。
又如《别了,不列颠尼亚》这新闻报道,作者运用了场景特写这一技巧,截下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刻,并且将现场展示和背景叙述巧妙结合,增强了报道的现场感与历史的纵深感,直击所有中国读者的心,能勾起人们深深的爱国情怀。
总而言之,材料运用是否恰当,会直接影响到文章的优秀程度。恰当的材料,巧妙地使用,会使你的文章精彩纷呈,博人眼球,也许还会掩盖你在写作上的小缺陷,自动完善着你语言上的不足,由此可见,材料的积累和运用,对于写作来说,是万分重要的。
同时,本单元课文的主人公,要么有领袖伟人风范,要么有革命斗争精神,要么有人道主义的精神,要么有热爱祖国的深情,要么有无私奉献的情怀。作者们以不同的写作方式,展示了中国伟人的各自风貌。在解读的过程中,无疑也会使我们的情感和思想得到正向的熏陶激励,为我们坚定自己的人生信仰打下了情感体验的基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