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蛙图》

 悲愤的公牛 2022-07-22 发布于安徽

2006年春,受杨仁恺先生委托整理《沐浴楼来鸿集》,见到启功先生致杨老书札一通,书札云:“承赐题《双蛙图》,精悍无比。惟过谦不肯往宽处写,使得白空处又烦一友,遂致付裱又迟时日矣。今请袁行云兄题字,袁为珏生先生之侄,亦吾辈人,亦必有妙语。题满后,当付裱照像,照出当奉寄留念!”

因忆起2004春日于启老家中,先生尝出示陈佩秋绘《双蛙图》,津津作细细赏介。

中国古代书画的鉴定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饱存争议。1962年4月,文化部文物局组织对全国文物机构所藏古代书画进行鉴定,张珩任组长,成员有谢稚柳、韩慎先。工作刚刚开始,韩慎先即逝世,随即补充故宫博物院刘九庵。1964年,张珩去世,启功先生加入鉴定组,直至“文革”开始鉴定工作中辍。1983年,谢稚柳与高履芳分别致信分管文化的国务院领导,呼吁恢复全国古代书画鉴定工作。经中央政府相关部门批准,全国古代书画鉴定组成立,中宣部发文作为国家任务下达。鉴定组汇聚了谢稚柳、启功、徐邦达、杨仁恺、刘九庵、傅熹年、谢辰生等七位鉴定专家。鉴定结束后,财政部下文给文物局,划拨800万元作为出版周转资金。鉴定工作集举国之力,聚一流人才,配充足经费,成就了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的一段佳话,至今仍广为人传颂。据同为古代书画鉴定组成员的谢辰生先生向笔者回忆,鉴定小组由谢稚柳、启功同任组长。

作为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核心人员的谢稚柳、启功先生长期浸润于古代书画中,多有相同又各有专长:二人皆出身世家、师出名门、长于书画。谢稚柳的鉴定特别注意绘画的渊源关系;启功先生则上承乾嘉史学,文献考证功底醇厚,尤其擅长碑帖鉴定。鉴定专长的不同,形成了互补,亦造就了纷争。

对于传世法书柳公权《蒙诏帖》的鉴定,两种鉴定方法推演出两种鉴定结论。启功先生认为《蒙诏帖》非柳氏所书:“《蒙诏帖》,谢稚柳先生从风格上判断,人为这幅帖当是柳公权所书。但我早从张伯英先生那里得知这是赝本,因为它的文辞不通:帖中文有'公权蒙诏,出守翰林,职在闲冷’之句,'翰林’是朝官,怎么能说'出守’?这与宋刻《兰亭续帖》所记不符。后来我在上海博物馆及友人家中陆续看到《兰亭续帖》,得知原文是:'公权年衰才劣,昨蒙恩放出翰林,守以闲冷’,这才讲得通。由此可知'出守翰林’本的《蒙诏帖》当是后人摘录临摹柳公权的本子。”谢稚柳先生则认为《蒙诏帖》确为柳氏所书,其《唐柳公权〈蒙诏帖〉与〈紫丝靸帖〉》一文论证了《蒙诏帖》确为柳公权所书,并对启功先生鉴定《蒙诏帖》的方法不予认同:“在鉴别的范畴里,历来会发生这类情况。以法书而论,往往以文字内容被认为是决定性的要点,而无视法书的本身,乃至文字的解释来决定法书本身的真伪。”

而谢氏对沈阳博物馆所藏《茂林远岫图》的鉴定则表现了其典型的鉴定方法。郑重先生于《谢稚柳传》中有详细记录:《茂林远岫图》,原为清朝内府旧物,向被定论为五代末期李成所绘。而传世的其它李成画迹概无所踪。谢老遂根据李氏之后继起画家郭熙和王诜在铺陈的习性、造型的特点方面的共通之处,找到李成的风范。发现《茂林远岫图》和郭、王的笔法无丝毫传承痕迹,断定此图与李氏无关。后根据所知燕文贵四幅作品之一的《溪山楼观图》发现了两者之间共同的规范、一致的性格,“他从山形及其皴法,树形及其描法,水形及其铺陈,流泉的形及其墨的浑成以及屋宇的安排,确认无不显示着出于一手的迹象。”谢老因而认为《茂林远岫图》当为燕氏所作。

图片

作为两位先生争辩的见证人,谢稚柳夫人陈佩秋自然感同身受。一九七七年,经启老提议,陈氏特绘制《双蛙图》一幅。图中绘有鼓腹对鸣的双蛙,旁无杂物,两蛙均呈欲扑状,蓄势而发。图成,启老自题《南乡子》一阕:

 青草一池宽,鼓吹声高雨后天。恰遇南楼工写照,空前,兄弟图成貌一般。  相对语悠然,论画评书富胜缘。共祝江湖多岁月,加餐,白出从今总不翻。

并加题注:“仆与谢兄稚柳,鼓腹而嬉,有双蛙之目。谢嫂陈夫人为作此图,因题《南乡子》一首。”

启老又遍请友人题跋,图上几无余隙。俪松居主人王世襄先生奉和《南乡子》一阕:

文淑笔生春,南北双龟妙绝伦。若问何科更何目,难分,都有金睛墨点纹。金睛言精于鉴别,墨点言饱学也。  相怒复相亲,朱之蕃诗:“径满蓬蒿沼满苹,产蛙相怒复相亲。”不为官私为假真。晋惠帝在苇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毕竟腹中装得满,经纶,鼓吹常教四海惊。

戊午(一九七八年)秋日,黄苗子先生和《鹧鸪天》一阕:

青草池塘队队飞,乱弹何复与公私。不揪蝌蚪从前尾,且夺姑娘向日衣。此事帖,那时诗,偶然相诤也相宜。相逢说尽相思苦,写意成图管仲姬。

“蝴蝶吱吱叫,虾蟆队队飞。”此明人谑语也。《艾子杂说》谓:龙王有命,将尽诛有尾之族。龟闻而哭,复问虾蟆无尾何哭?答曰“吾今幸无尾,但恐更理会蝌蚪时事也。”夺衣,用民间传说青蛙公主故事。

碧空楼主人舒芜先生赋诗一首:

公私两部颂明朝,块瓦盘金事岂遥。梦到潇潇新涨绿,池亭已唤沉僧昭。

一九七八年,陈迩冬先生题诗《双蛙图》:

两栖犹见緑衣郎,尔汝殷勤理旧狂。记得前宵风雨恶,也惊雷电撼池塘。     

鼓吹还能听两部,官司难断闹千春。吾家画史嘉禾秀,写出无声胜有声。

应启功先生之邀杨仁恺先生补题十六字:

达人多谑自喻双蛙,鼓吹两部满腹菁华。

袁行云奉和启功先生《南乡子》一阕,为《双蛙图》完成收官题跋:

饱览腹成圆,多识孰云一仰天。曲臂偏能生巧腕,媸妍,未必全凭阿堵传。  相对亦斓然,定题斋名俱有年。外界喧豗声恨小,邯郸,堪笑舂陵学步难。

惜谢稚柳先生未曾在《双蛙图》上题字,留下些许遗憾。倏忽数载,佳话犹在,而蛙鸣已成广陵绝响。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