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论中国古代的记日方法

 易玄91wavgkr75 2022-07-22 发布于河南

古人的时间概念或许最早就是一天,因为白天和黑夜的有规律的更替应该是人类可以发现的最有规律的事情。

所以相对于月、年、时、分等时间单位来说,日(天)应该是人类最早建立的时间概念。对于早期的古人来说,今天、昨天、明天或许是最早出现的概念,然后是前天和后天。这样就建立了从前天都后天的一共是跨度为五天的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中,每一个时间单位都能得到唯一的名称以区分。但是超过了五天怎么办呢?人类必须建立其他的记日的方法来区别不同的日子。

中国古代记日的方法大致有这么几种。

首先是天干记日。

天干记日就是指用十天干来区分不同的日子。在上古时代用一个传说,说的是天上突然有了十个太阳,搞得人类苦不堪言,然后有一个人叫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造福了人类。有专家就研究,这个故事中十个太阳的历史原型就是指用十天干来记日的方法。

在生活中,我们还在使用一个时间单位叫做“旬”,一旬就是十天,这个旬的概念就是从十天干记日这里来的,已经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

第二种记日的方法是干支记日。

干支记日大致是商代形成的。在商代早期,每个月都是设计为三十天,正好分为三旬,这样用十天干记日就十分规整。但是后来,因为历法的变化,分出了大小月,这样每个月就不再能用三旬规整。另外,一个月中有三旬,每一旬都是十天干,也存在彼此的分辨问题,所以就逐渐发展出了第二种记日的方法,用干支。干支法记日,一个周期是六十天,确定了月份,确定了这天的干支,这一天也就确定了。从现有的出土文献看,甲骨文中使用干支记日已经十分成熟完备了。而且用干支记日的方法直到现在还在使用。例如计算伏天的方法就是和干支记日法有关的。每年入伏的日子就是指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每十天为一伏。

用干支记日也有不便的地方,就是不能一目了然这一天在这个月中的具体位置。为了便于计算,人们将每个月的第一天叫做朔日,在记录的时候,在这一天的干支后写上一个朔字,这样通过简单的计算就能知道这一天具体所在的位置了。

第三种方法是数字记日。

上面说到,干支记日有不方便的地方,不能知道这一天具体的位置。虽然人们使用了建朔的方法,但是还是不能一目了然,要通过计算。所以人们又发明了一种方法,这就是数字法,也就是目前我们所采用的方法,用数字序列来记日。

目前很难确定采用数字记日的具体时间,但是从文献看,大致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汉代已经很成熟了。在一些出土的汉代木简中所记录的汉代历法中,已经将干支记日和数字记日并列。

第四种方法是韵目记日。

韵目记日出现在近代,最早是用于电报书写日期。因为电报当时不便于记录太多文字,所以用不同的字来指代1到31,这些作为日期替代的字,选用的是韵书中每个韵的代表字。

韵目代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