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尚文苑】饹扎是遵化的美食名片/作者:杨启军/主播:紫寓

 博尚文苑 2022-07-22 发布于上海


饹扎是遵化的美食名片

饹扎是一种文化符号,也是我家乡所独有的美食,你若到全国其他地方去,向他们提起饹扎这道菜来,恐怕外地人竟不知其到底是什么。今拿起笔来把它作为一种美食文化加以固化,以便推而广之。

在冀东燕山脚下,有一个千年古城,这便是我的家乡——遵化。谈起遵化有数不清的文化内涵,遵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它始建于唐朝。是一个名气很大的古城,遵化人杰地灵,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大清王朝的祖坟,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就坐落此地,这里共葬着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和同治这五个清朝皇帝。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个个文明贤良,性格直爽,十足的好客一族。遵化二字是从“遵从孔孟之道,教化黎民百姓”两句话演变而来的。遵化人招待客人的惯常做法是:凡有远客来临,主人必上一道当地的特色菜,以示对远方客人的尊敬,菜名叫醋溜饹扎,故有:“不吃饹扎,不算来到遵化”之说。据传说饹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这道菜是经慈禧太后所赐而得名。有一年慈禧太后心血来潮,决定带着皇上到遵化清东陵祭祖,按清朝旧制,活着的女人是不准进祖坟的,但因慈禧太后权力太大,她就破了这个例。清东陵守墓的千总,听说慈禧老佛爷要莅临,立刻就紧张起来,发愁不知用什么规格接待她。于是就命令厨子们赶制一桌精美的佳肴。为突出当地的风土味道,厨师们绞尽脑汁临时创作了一道新菜。食材是用当地产的江豆,磨成面粉,用温开水合成粥状,不用油摊成薄薄的块状,然后用刀切成菱形块,各种调料放齐全,放在热油锅里煸炒,起锅时浇上适量的醋,到此菜算是完成了。需进膳时,一百多道菜全部摆在桌上,只归慈禧太后一人享用,她指那道菜,随身太监就把那道菜恭恭敬敬的夹一口放到她的玉碗里,原则上讲每道菜只要她尝到一口就可以撤下去了,当她指到醋溜饹扎时,太监小心翼翼的夹一口放到碗里,她吃了一口,感觉味道还不错,侍从们正要往下撤菜,慈禧太后发话了:“饹扎吧!”饹扎一词是华北一带的方言,即别动、放着吧之意。此后慈禧太后又连吃了几口,这就意味着慈禧太后非常喜欢醋溜饹扎这道菜。吃完饭后,慈禧太后口谕“传厨师觐见”,于是太监高喊一声:“皇后懿旨!宣御厨觐见”,厨师们听到宣他们觐见,不知自己犯了什么大错误,吓得心里直筛糠,面见慈禧太后时,上去厨师们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像鸡鹐米似的磕头告饶,请求老佛爷恕罪。老佛爷笑着说“起来吧!你们何罪之有!”接下来就问:“那酸酸的、面面的是什么菜”,领头厨师答曰:“启禀老佛爷,此菜是奴才们临时赶制的,尚未来得及起菜名,恭请老佛爷赐名。”慈禧太后听后,思索一了老半天也没有想出一个合适的菜名来,这时脑子灵光的大太监李莲英立即为慈禧太后解围,对着慈禧太后笑着说:“老佛爷您不是早就赐名了吗!叫饹扎”。不待慈禧太后说话,李莲英就高喊一句:“老佛爷赐名此菜叫饹扎。”从此饹扎就成了遵化具有文化特色的菜肴。

由于慈禧太后对醋溜饹扎情有独钟,吃得可口很满意,高兴的对厨子们说了一个“赏”字,待厨师们退出后每人都得了一份丰厚的赏银。从此这道菜也就成为遵化的一张美食名片。

2022年7月21日 

【博尚文苑】作家杨启军优秀作品展

作者简介

杨启军,网名湖畔听琴,号山野老农。籍贯河北省遵化市人,退休干部,喜欢诗歌散文,红学爱好者。曾是一名军人,在81200部队服役,在营部、在舟桥连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主播简介

主播简介:紫寓,在时光的慢途中,捡起朗诵,穿越生活,不忘初心,远离浮躁,审视心灵,寻找诗意,让生活有诗和远方,愿把美好的声音放飞于每个听者心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