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榛峪长城穿越游记

 不说也罢 2022-07-22 发布于北京

大榛峪长城穿越游记

大榛峪长城对于一般驴友来说真不那么出名,甚至不知道它所在的位置。但是提起长城三险中的箭扣长城和十八蹬长城在驴友当中是如雷贯耳,大榛峪长城就在这两段长城之间。大榛峪长城东接连云岭长城、驴鞍岭长城、旺泉峪长城、擦石口长城至箭扣长城,西接九公山长城、十八蹬长城至黄花城水长城。

大榛峪长城穿越完整的线路应该是从铁矿峪村后的西水关开始,到响水湖内的磨石口关结束。具体长城段落是铁矿峪长城东段、大榛峪长城、连云岭长城、驴鞍岭长城,全程大约9公里。但是现在穿越的线路基本上是从铁矿峪北沟上长城,贾峪口结束,铁矿峪东段长城和驴鞍岭长城基本上排除在穿越线路之外。原因就是铁矿峪段长城非常陡峭,有的地段以绝壁为墙,也有部分城墙是乱石堆成的,危险性较大,观赏性较差,所以被放弃。至于驴鞍岭段被放弃实属无奈,因为这段长城在响水湖公园里,要过去需要买票。掐头去尾,就形成了现在铁矿峪北沟至贾峪口这段大榛峪长城穿越线路。

大客车一直开到铁矿峪村口的小广场,过右侧漂亮的石桥,从飞檐琉璃瓦仿古建筑门洞穿过,沿着山沟石砌的小道一直走。山谷越来越宽,渐渐可以看到湛蓝的天空下山岭上一道明亮的长城,石砌的小道变成了小土道,两边废弃的梯田已经被灌木杂树占领。路边枯草凄黄,长城高大的城墙已经展现在眼前。长城的石基很高,砌石很规整,保存完好,砖砌的垛墙有些破损,站立城墙前,长城的威严能够压扁你挑衅的决心。穿过运兵洞上到城墙上,看到的是长城残断的垛墙和满地的破砖乱石。见缝插针长起来的灌木已经占据了长城上所有地面,长城上的小道,在灌木间左冲面突的延长着自己。长城被高耸的危石山峰截断,要想直接翻山峰过去是不可能的,这处高耸的陡峭山峰也是长城的组成部分。要想穿过这处难点,一是左侧绕行,攀岩钻灌木从山上直接过去;二是返回到烽火台从运兵道出去,沿山坡小道绕过山峰再上长城。其后的这段长城直挡山谷,山风强硬,寒冷锥骨,长城墙体正面迎风,破损严重。高处的敌楼两边已经坍塌,当中的一孔券洞也危在旦夕,看着券顶的砖块随时有掉下来的危险,穿券洞时必须仔细观察快速逃离。

到达长城最北端的高点敌楼后,长城几乎一个90度的转角向南而去,穿过洼地慢慢爬上远处高高的堆形山尖,山尖上有座敌楼,就是这条穿越线路上有名的西大楼,海拔986米。这一段非常漂亮的长城,两边的垛墙基本完整。双边垛墙也叫重边长城,虽然在其它长城不是没有,但像大榛峪这样大规模应用还是不多见。大榛峪长城的东边是箭扣长城,西边是铁矿峪长城,这两边的长城都建在崇山峻岭之上太过险峻,被突破的可能要小于大榛峪长城,所以大榛峪长城的城墙高且宽厚,并建成双垛墙,就是为了关口一旦被突破,仍可以居高临下向突入关内的敌人进行攻击,适时反击,消灭入侵之敌。

大榛峪长城西高东低,最高点西大楼。这条巨龙横卧在群山之巅,把身子也探向大榛峪后的山谷,形成一道当地人用来驮运重物的驴鞍状,所以,当地人就称这道长城为“驴鞍岭”。现在驴鞍岭长城的名字被响水湖内一小段长城霸占了。该长城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200年后的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山东右营春防军士三千名历时两个月进行了修复,长城拔地而起,直冲云天,甚为壮观。因长城脚下有个村庄叫连云岭,现在也称这段长城为连云岭长城。使人不由得想起李清照的“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沿着这段瑰丽的长城而行,蓝蓝的天空下,东边锯齿般的山峰上长城蜿蜒明灭,那就是箭扣长城,著名景点北京结、鹰飞倒仰、九眼楼历历在目。但这段长城是个断头长城,长城在一处崖边嘎然而止,崖壁用巨石砌就,崖壁下再续建长城。有胆子大的从石砌的崖壁边攀下去,看着是够危险的。多数驴友走到崖边会选择返回,从运兵洞出去绕行。这段长城保存得堪称完美,如果绕行确实有点可惜,不过从下边看长城又是另一种美。

再次绕上长城,这段长城就很有些味道了,长城有几段较陡,攀爬需要手脚并用,而且沿山脊修的长城九曲十八弯,不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里的长城都是美轮美奂。临近西大楼时,长城再次被截断,高约四五米的一堵石墙砌得非常精致,上面接着是长城,我第一个想法是爬上去,可仔细看看,石墙砌的根本没有手抠的地方,甭说撂脚了。想爬上去的想法被结结实实地堵了回来。从右边绕过西大楼从运兵洞登上长城,返回到西大楼上,看长城内外,千沟万壑灰褐色,长城逶迤,村落棋布,道路蜿蜒。蓝天白云,风寒如刀,在敌楼上活动一会儿就被冻透了的感觉,赶紧下楼。

从西大楼下来这段长城很完整,地砖也很完整,城墙挡住了凛冽的寒风,阳光温暖和熙,坐在长城里面的台阶上,打开一包单兵自热食品,待热透后打开包装,享受着热乎乎的炒米饭,再喝着热粥,在冬天里是很舒坦的。有的驴友带着灶具,煮方便面,也是热气腾腾。

其后长城越来越低,拾阶而下,千转百回,完整的垛墙,完整的地砖,在其它长城段是很难见到的,堪称完美。也许是这里的长城没有其它长城有名气吧,来的驴友或旅客较少,让这里的长城得到了较好保护。回望长城,曲折盘附冲上蓝天,非常震撼,一溜儿的驴友穿着红黄冲锋衣缓缓而下,给威严的长城增加了灵性。

我一直沿着长城走,突然间的长城就到头了,半拉长城处于悬空状,悬空的下面是几乎垂直的陡崖,长城就从陡崖修了上来,这就是大榛峪长城天梯,由于太陡,自然坍塌严重,目测已经不可通行,但有明显的路痕,说明还是有人走的。我从右侧绕行下来,又转到天梯下面,好好地看看天梯,确实太陡,仔细看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到可以走的路线。天梯下是一座水关,城楼有些残破。长城每经过一个山谷必建一座水关,水关之上必有瓮城守险。水关,行洪时可以泄洪,平时可通车马。现在是水泥乡道。水关下面不远就是大榛峪城堡,在山上看得像是个羊圈,到跟前才发现是巨石垒的高墙,面积还不小,感觉能住百把十号军士。

沿着水泥路穿过地图上标注的大榛峪村,可在村口发现铁券门上写着“西台子民俗旅游村”。这个村子到底叫什么村呀?不过村里农家院确实多。

2018年2月10日星期六写(事情多,晚写了一周,今天去了凤凰岭杏花村千米陡坡、登天石、金字塔这三险。)

遇此山向左绕行

城墙保存很好

西大楼

断头长城

远处箭扣长城

天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