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工场 · 袁景:借用艺术的画笔与世界交谈,他说没有艺术,人寂寞无比

 正午文化 2022-07-22 发布于辽宁

有人说袁景的绘画里,没有喧嚣,没有繁华,只有朴素,只有素朴的静谧。

艺术是什么?艺术的内容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袁景做出了自己的理解:艺术是种表达,情感是它的内容,他依靠着情感的需求,排列颜色、形状、文字与音符。

《大地——阳光NO.1》100×80cm  2011年 布面丙烯

《大地——阳光NO.2》100×80cm  2011年 布面丙烯

《大地——阳光NO.3》100×80cm  2011年 布面丙烯

《大地——阳光NO.4》100×80cm  2011年 布面丙烯

《大地——阳光NO.6》100×80cm  2011年 布面丙烯

《大地——阳光NO.7》100×80cm  2011年 布面丙烯

看袁景的作品,我们不难读出这位青年画家对城市变迁的思考。千篇一律的建筑与街道,在他的笔下进行着排列组合,有一种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倔强生长的韵味。哑灰的色调、厚重的肌理与讲究构成的语言成为了他作品的一贯元素,给予了观者独特的视觉体验。

我们感受着画家笔下的寂静,沉默,孤独,猜测他心中处于城市里的失落,以及对于渴望温暖的挣扎。静穆、空寂,时间在袁景的画面里被按下了暂停键,却有种不确定的精神张力,不假辞色的城市中的楼宇,孤傲倔强地无声伸展,五光十色的街道被限制在明度和纯度都极为狭窄的范围内,所有文学性和叙述性的东西都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对精微的画面现象的沉着铺排。

《城市空间 NO.81》2018年 80×160cm 

《城市空间 NO.87》2019年 120cm×160cm 

《城市空间 NO.88》2019年 120cm×160cm

《城市空间 NO.91》 2019年 120x100cm

《城市空间 NO.93》 2019年 160x100cm

《城市空间 NO.94》 2019年 160x100cm

《城市空间 NO.96》 2020年 140x190cm

《城市空间 NO.97》 2020年 160x120cm

《城市空间 NO.99》2021年 120cm×160cm

《城市空间 NO.101》2022年 120×160cm

《城市空间 NO.102》2022年 120×100cm

而到了描绘乡村时,袁景的画风陡然巨变,如果说从前的画面意境是极致的“死寂”,那《皖南印象系列》便是蓦然“活”了起来,画面空间变得灵活又随性,色彩和笔触明亮而柔软,画面大气磅礴,天马行空间流淌着他对朴素生活的向往,触动人心。

《皖南印象系列》

有评论说看袁景笔下的乡村、田野后感慨万千。画面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同时又看山似山、看水似水。它宛若温暖含蓄的女子回眸一笑,它似乎刚劲的骏马迎风而立,它仿佛沉淀稳重的男子仰天长啸,它如同等待多年的一次鹰击长空。

袁景的画并不是写实的,看过袁景田野写生的人会以为他是在凭空创作。极具想象力的画面效果并不来自于自然,他要表达的始终是由情感编织的内心世界。对于袁景而言,创作似乎是一种寄托,那些或灰暗、或温暖、或隐晦、或明亮、或严肃、或自嘲的画面是画家的情绪,是他与这个世界交谈的方式。

《空间关系NO.16》 2019年  160x120cm

《空间关系NO.17》 2019年  160x120cm

《空间关系NO.19》 2019年  160x120cm

袁景,1981年生于江苏宿迁,自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后便一直潜心于艺术创作,曾在2017年赴北京画院马琳油画工作室进修。他独特的绘画语言在艺术界引发了持续的关注,并在全国绘画学术展览中多次获得艺术奖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