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如何推测2022年消费电子的机会的 作者:一颗正经的流星日期:20220109我是如何推测202...

 千里走单骑2 2022-07-22 发布于广东

作者:一颗正经的流星

日期:20220109

我是如何推测2022年消费电子的机会(上篇)

或许交易启蒙阶段受读过利弗摩尔《股票作手回忆录》的启发,我交易中很多赚大钱的机会来自一种玄之又玄的灵感,令我兴奋热血大的机遇到来,然后像饿狼一样扑上它,我想把这种感觉分享出来。

我非常喜欢研究股价运行背后的事件及数据,沉淀对行业的认识,往往在行业低谷时,会观察,东山再起的机会。这种灵感并非虚无缥缈的一种感觉,源自于对行业的认知和确定性数据的支撑。下面先举几个我以往的交易例子:

2016年,国家制定“三去一降一补”政策时,所谓“三去一降一补,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按照政策诉述,去钢铁煤炭等大宗商品行业过剩产能、去房地产库存,去负债率高企业杠杆,降社会负担,补科技短板。这一系列大方针,一直贯彻到如今。

灵感一:“三去一降一补”挖掘华友钴业

首选是去过剩产能,过去螺纹钢的产能过剩,民生银行这样如日中天的企业受到拖累,为了让行业走出困境,开启环境整治为目的的落后产能出清,关闭污染大,质量差的地条钢,按历史规律,产能减少,供需缓解,钢铁价格涨价,当时去产能的政策贯彻到大宗的各行各业,有色、黑色系、化工是我当时最看好的三块方向,在16、17年很多人亏的时候,我们收益非常可观。。

16、17行情没有参与农业股,记得刚入行,就有人告诉我,农业股难做,产量好的年份,价格低,产量差的年份,价格涨也没用。

但是工业不同,周期长,根据我整理历史几十年的大宗商品规律,一般供给减少5%,该商品价格能翻一倍,这个定律直到如今我还再用。我交易比较集中,当时16、17年就押注了去产能这条主线。前两年澳矿破产,我就坚定锂会涨,包括嘉能可19年关闭全球第一大钴矿,减少20%产能,我认为华友钴业翻倍只是开端,我记得华友钴业我20左右成本硬拿到46走的,后面第二波,第三波都有参与。

去产能是环保达到产能淘汰目的,后续地产去库存,政策通过棚改的方式发现金完成去库存。正常A股一轮指数上升行情是2年,当时16年还提醒自己,国家在2018年执行降杠杆时,会有大的风险,我记得在17年11月就预测,大盘到3500要清仓,2018年1月18-1月24日3500点附近逃的顶,记忆犹新。然后非常悲观,当时看空到2700一线,完成大级别双底,这个灵感,来自过去大盘每次双底的结构规律,并且2个底相隔较长时间,所以17年就对18年行情比较悲观,同理,看空2021年大盘股也是大盘涨了2年,但是2021年大盘没跌,比想象的强势,后面大概率下不去了。这也是看多2022年看好大盘超过4300-4500一线的原因,见图:

灵感二:“三去一降一补”挖掘三安光电

当18年底熊市中走完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我积极在研究补短板的行业,当时最关注的就是芯片行业。一个长辈是这领域的专家,我请教了整个产业,这个长辈从芯片设计、设备、材料、制造、封装、测试都完整告诉我,那是2018年的冬天,2018年,我收益了35%以上,18年8月前是短线每次急跌做技术反弹,利润达到快40%,8月后觉得大盘无恙,抄底想做长线,结果被毒打到12月解套跑的,标的就是天赐材料,最高浮亏40%,亏到对市场失去信心,19年,非常热衷科技 ,我认为市场脉络会到补短板,当时盯的三安光电,就在2019年元旦一个月不到时间,我赚到25%利润,三安光电这场补短板行情,一直持续到科创板的设立发酵,我直到2021年,还在交易三安。

这是交易中玄之又玄的灵感,但交易仔细深究,是有确定性的数据支撑,政策是无形的手推动发展,在16年大宗商品股票没涨的时候,我们看到期货涨的好,就非常坚信利润会改善,股价有机会,但是也不是死拿,底部买的,急拉就走,持续大跌就回来,核心股来回换,2020年疫情后的6月,全球货币宽松,历史上,货币宽松会有短期的通胀上升,比如09年10年的期货商品,看到期货已经收复了疫情的位置,股价还在低位,就认为周期股的机会又来了。直到2021年10月后,我还有参与有色的铝,当时叠加了政策的碳达峰,新能源走的是碳中和。

目前政策怎么推进,我觉得需要看国家意志,万物皆周期,尽量在低位介入行业才有大的回报,大家可以翻看过去我对这块的解释。

灵感三:“缺芯缓解”挖掘消费电子

目前我把眼光盯到消费电子这块,我认为消费电子在华为出货受阻芯片及行业缺芯,整个行业下跌了1年多,非常惨了,其中华为的出货下滑,拖累整个行业下行。我关注这个行业的原因,是我看到缺芯缓解的迹象,以及苹果提高了2022年出货目标30%,同时AR和VR推高了歌尔股份的股价,证明AR和VR的消费达到商用可能,汽车油气走向电气化及智能化会有大量电子需求,以及华为在悄然攻克12纳米技术的后发蓄力,再叠加2021年10月后手机销售数据回暖,11月持续回暖,以及OPPO、小米、苹果智能眼镜的新品,结合过去行业规律,有理由认为这个行业在一年多的下坡后,会在手机商新品的推动叠加缺芯缓解,芯片成本降低的复苏,比如PCB行业,每块芯片都需要一块合适的PCB板趴着不是吗?然后电子元件、连接器、模组、相关设备、屏幕、模具都会复苏;再说一个数据,手机基本市场饱和,在销量下滑后一年多,销量2022年及2023年回升的概率非常大,就像我看好未来2年汽车出货量一样,在过去购置税全面和减半的消费汽车透支下,行业下降两年,也会开始回升,过去规律如此,未来规律依然如此。所以我认为消费电子的新一轮机会来了。

细数行业个股,先看大族激光,从事激光钻孔、切割、焊接,PCB是最大营收单元,更多受益PCB行业出货回暖,同时企业在面板切割、锂电切割、光伏应用、高端制造比如发动机大功率激光业务、苹果手机零部件精密切割。特别是苹果订单这块,过去几年苹果外观改变不大,导致18年后大族的苹果订单营收占比下滑,公司为了补救,快速向锂电、光伏、面板发力,进展顺利,业绩2021有望突破历史峰值,而且大族不是被苹果剔除供应,是外观变动不大,市场传言苹果14外观有改变,这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亮点,过去几年在没有这个订单的情况下,增速就很美,因为PCB和面板我们市占率大了后,国内的设备商必然受益,锂电这块,大族激光在最新荆门设厂,还有宜昌、宁德等地,认为大族激光前途似锦。

环旭电子这块,因为从事无线耳机和智能手表封测业务占比大,我认为AR和VR普及后为了减轻重量会选择环旭的SIP封测,这块是潜在增速,同时一直收益行业景气度,是核心公司,且公司切入汽车电子顺利,作为年营收超过600亿的霸主,很难不分到一块肉,一杯羹嫌少。

消费电子更多标的,比如大族和环旭,需要单独开文的话,大家关注我,留言有的话,我看到单独写,这个行业是比较熟悉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