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丨孩子的学习上限能有多高?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出来

 舍得付出 2022-07-23 发布于湖北
图片

这几天,一个朋友拿着小学三年级孩子的成绩单火急火燎的来找我家德爸。绩单上赫然写着:德语成绩4分、数学成绩4分

在德国1(优秀)6分(差)的评价体系中,4分意味着刚刚及格。

听到这个成绩后,我和德爸暗暗为这个马上要进入小学最后一年的孩子捏了一把汗。

关注无才姐往期文章的读者肯定都熟悉德国的小学分流机制

在德国,小学毕业成绩好的孩子会被建议进入文理中学,将来更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

而学习能力较低的孩子则进入主体中学,学制短,最后接受职业培训。

中等的孩子进入实科中学,教学难度介于前两者之间。

简而言之,在德国,将来上大学还是当技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学毕业的成绩

图片

虽然各个学校最优秀的孩子,依然在各自的中学阶段末期有机会转到更高级别的学校去,但那不仅是极少数,而且考虑到整个青少年时期的同伴影响,和更优秀的同伴一起学习,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会为未来的整个人格塑造和生活态度打下更好的基础

也就是说,德国小学毕业后的去向,不但会为你塑造人生的雏形,甚至奠定了你未来朋友圈的层次

要知道德国普通小学一共只有4年,而最后一年的表现和成绩都会用来作为之后分流到哪种中学的凭据。

这个孩子来自一个非母语家庭,父母德语能力都很一般,因而这孩子想要在一年之内提高德语水平到可以上文理高中的水平(2分以上),难度非常大。

说明白点,他如果这一年不下大功夫,还以4分的成绩小学毕业的话,未来上大学的机会就很小了。

图片

大家应该不难理解为什么我和德爸会替这个孩子着急了吧。

虽然德国有着较高的社会福利制度,和较完善和平等的职业发展途径,我们国人看重的“上大学”,在德国并不是人人都追求的选择。

但是,真正让我们觉得担心的是,这个孩子的学习问题反应在德语阅读能力差上。

你知道一个小学阶段的孩子如果阅读能力差,对他的未来意味着什么吗?

图片

小学阶段的阅读能力

是未来人生的重要基石

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学业息息相关。

这似乎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关联。

要知道在德国,由于德语的复杂性,很多孩子别的学科成绩差,很多是因为用来教授这些知识的德语没看懂。(本文中提到这个孩子数学得4分也很大程度是因为这个原因,他看不懂题)

美国的数据显示,孩子越早学会阅读、掌握理解力,对TA未来的发展就越好。研究表明,三年级缺乏良好阅读能力的学生,辍学的可能性会翻四倍。而85%的少年犯有阅读问题。[1]

要知道,这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信息和知识都是以文字形式来存储的(特别是以英文的形式)。阅读能力差,获取知识的能力就差。

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是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习得和更新知识的(在看这篇文章的你意识到了没有)。尤其是像我这样的科研人员,更是要具有快速从浩瀚研究文献中提取有价值信息,并准确把这些信息整合到自己知识结构中的能力。

可以说,没有扎实的阅读能力,一切高等教育都无从谈起。

阅读能力好的孩子,人生可能更成功。

英国爱丁堡大学曾有一项研究表明,孩子7岁时的早期阅读能力,是未来是否拥有一份高收入工作的关键因素,也是在35岁时所处社会阶层的有利预测指标。

该研究的作者认为:“那些拥有更高阅读和数学能力的孩子,到了成年时期往往会拥有更高的收入、更好的住房条件,以及更专业的社会角色。”[2]

另外的研究发现,如果一个11岁孩子的孩子阅读能力差,那么TA在未来找不到工作的几率更大,特别是难以获得那些需要专业能力的岗位;TA甚至难以获得一份哪怕是平均水平的工资。[3]

阅读能力好的孩子,身心更健康。

在那些在11岁左右阅读能力差的孩子身上,更有可能被发现有各种行为问题。他们可能更容易冒犯和攻击他人[4]

事实上,美国国家扫盲信托基金的研究表明,与识字率最低的儿童相比,识字率最高的儿童拥有更高水平心理健康水平的可能性要高三倍。[5]

这可能是因为,孩子通过阅读,可以理解并管理复杂的情绪,通过和故事里的角色发展,可以产生共鸣感,从而能锻炼孩子的共情能力

他们当然也会从有益的书中学到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化解压力等。

最终,阅读本身应当是充满乐趣的,特别是对上学的孩子来说,在面对紧张的学业时,静心读书则有助于他们缓解压力

这些爱阅读的孩子长大以后,也更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更容易采取积极的措施通过早期心理咨询的方式,避免自己陷入到严重心理问题的境遇当中。

因而,早期阅读能力的高的孩子,从整体上来说,会更有可能获得更积极健康和更令人满意的人生。

阅读重塑儿童大脑。

对大脑来说,阅读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需要完成从看到文字、解码出文字的读音、再到反应出每个字词的意思、再到理解整段文字的意思,是需要调动大脑的多个系统共同协调忙碌完成的。

这就是为什么阅读文字比被动的看视频,对大脑的锻炼更好的原因了。

这里有一个研究直观显示了,为什么阅读中的大脑会比长时间花在屏幕上的大脑获益更多:[6]

图片

(图中的红色区域,表示学龄前儿童大脑的语言中心有组织的白质增加。)

图片

(图中的蓝色区域,表示在每天花两小时在屏幕前的学龄前儿童上发现,他们脑中支持未来学校学习所需的区域中,有白质大量发育不足和组织混乱的现象。)

大脑中的白质,主要由纤维组成,它们是用来对不同脑区进行信息交流的。两个脑区之间的白质越发达,脑区之间的沟通就越顺畅有效,更有利于增强大脑处理速度,有利于学习。而相反,白质组织混乱,就会使大脑处理速度变慢,学习受到负面影响

图片

vs

图片

另外提一下,在这么多复杂的认知步骤当中,如果大脑有哪个地方没跟上(可能由于还没有掌握足够的阅读技巧,或者因为大脑发育中的某些缺陷,如病理性阅读障碍),就可能造成阅读理解的失败。

如果怀疑孩子有阅读障碍,需要到专业医院的心理精神科或儿科去诊断,并给与专业的矫正训练,这里暂不做详解。

既然阅读这么重要,相信打开这篇文章的家长读者们也为孩子囤了不少绘本和少儿书籍在家中。

图片

但是仅仅让孩子自己泡在书堆里,他们就可以自己掌握阅读的要领,从而畅游知识的海洋了吗?

图片

孩子在阅读中,

可能出现哪些问题?

在和这个出现阅读问题的孩子妈妈交谈过程中,我意识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觉得需要所有的家长提起重视

她说,如果你让她孩子朗读一段文字,孩子的发音和读法都是正确的,但是最后他却没有理解这段文字的意思

也就是说,他的问题并不出在“读 read”上,而是读了,却没读“懂 comprehension”

她以前没意识到这个问题,看孩子读句子和词都没有问题,她就自以为孩子都明白了。

这个现象也给我自己提了个醒。

熟悉我们家情况的朋友知道,我家小安在他爸爸的引领下,早在三岁,就已经学会了德语自然拼读。从三岁起,安就已经能读一般用于小学阅读材料的半文字半图画桥梁书了。

每当他大声给我这个“德语不太好”的妈妈朗读书中故事时,我都发自内心的为他感到骄傲。

可我现在才意识到,我似乎从来没有去想过,孩子真的理解他读的内容吗?

于是,我最近就考察了一下他的理解能力。

我家有一本厚厚的儿童词典,上面有各个词语的简单解释。我看小安有时候会随意翻翻这本词典,还会像模像样的读上一读,于是最近我就借机凑上去好奇的问,宝贝,你在读什么呀?

他看我对他在做什么感兴趣,便兴致高昂的跟我说,妈妈我在看“地震”这个词。

我赶快继续追问,那你快给妈妈讲讲,“地震”是什么,又是怎么发生的呀。

他就简单说了说,什么地球内部发热啊,岩浆通过火山喷发出来啊之类的。

我一听嗯,大概是这么回事。

他继续说,……发生在花园和森林……

我一听有点奇怪,说,等等,为什么地震要只发生在花园和森林呢?

拿过书来一看,原来是他把“地震(Erdbeben)”和紧邻着的另一个词“草莓(Erdbeere)”看混了

图片

书上说的是“草莓通常长在花园或者森林里广泛的地方。”

但他没注意下面这段话已经开启了一个新的词条“草莓”,而不再是解释上面那个“地震”了

你看,如果我不及时指出他的阅读错误,他以后就该以为是“地震发生在花园或森林”呢。

所以你看,孩子会读书了,不意味着他能完全读懂了。

图片
图片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

提高阅读能力?

我个人觉得,对于较小的儿童来说,比如还不到4岁的小安,自主阅读对他来说更多的是需要保持兴趣,家长在旁边适当的互动,以一边讨论一边提问的方式,鼓励他说出自己的理解即可。

至于正确与否,我觉得要看情况:如果是事实类内容,如科普知识那样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有必要对孩子的理解进行及时反馈和解释。举个简单的例子,《好饿的毛毛虫》中,毛毛虫星期一吃了一个苹果,星期二吃了两个梨等等,这就是书中给出的直观信息,孩子能正确回答上来,就是他们获得了正确的信息。

图片

而如果在读故事情节类内容,需要对书中人物的动机、行为揣摩,则不必太纠结是否完全正确。因为年龄小的孩子跟我们大人,本来就会在对内容的理解上有很大差异,很难说这些差异是阅读问题带来的,还是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带来的。比如,毛毛虫为什么要吃这么多水果,孩子可能会回答比如“饿了”“需要储存营养”“为了获得变成彩色蝴蝶的颜色等等”这些回答都很好,没有什么对错,只要是孩子自己的理解,我们就应当给与鼓励。

一般我在问完孩子的想法之后,也会分享给他我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是什么,他自己可以去思考我们俩的理解差异在什么地方,我说的有没有道理等等。当然他也可以觉得我说得不对,坚持自己的想法,也没有什么问题。

重要的是,这个阅读后讨论的过程,不但有利于家长了解孩子对材料的理解程度,更可以促进孩子的大脑对所阅读信息进行深度的加工,从而既巩固了通过阅读获取的字面信息,又有利于孩子把新信息跟脑中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从而达到深度理解,和以后的举一反三。

另外,我找到一些给父母的阅读建议,来自于美国的一名教育专家,也是一名妈妈和作家,梅丽莎·泰勒(Melissa Taylor)[7]——

1️⃣首先要知道,你的孩子现阶段能理解什么,不能理解什么。[8]

可以先从为孩子朗读简单的图画故事书开始,在阅读的过程中,时不时的询问孩子“你明白发生了什么吗?”鼓励他们向你解释书中发生的事情。如果孩子理解正确,给与他们正反馈,如竖起大拇指。

比如,安都能朗读出的《小羊上山》第一辑的故事,但有的故事他理解,有的不理解。

其中《小小的,大大的》那个故事,我问安,为什么最后它里面说到,“我”是“大大的”,而“爸爸”反而是“小小的”呢?

他回答说,因为爸爸站的比较远,所以看起来就小了。

那我就知道他理解了。

图片

可是对于同一级别里(同样60个字组成)的另一本书《藏西瓜》,他一开始就没明白,为什么以“白云”和“小鸟”作为参照物,就找不到西瓜,而以大树做参照物,就能找到西瓜。

图片

哦,通过对这两个故事的阅读后提问,那我就知道,他虽然明白物体的相对大小和远近,但是他现在还不太理解相对运动的概念。

所以我就花了些时间,用不同物体做对比,给他解释什么是“相对静止”和“相对运动”。后来孩子就明白了。

之后,再朗读更难一些的绘本故事,并告诉孩子,如果他们有听不懂的地方,要及时给你信号,比如伸出向下的大拇指。这时候家长需要停下来给孩子解释刚才不懂的内容,可以通过展示插图,或者澄清一些他们不熟悉的词汇。直到孩子可以真正明白书中的意思。

一旦在亲子共读中,孩子熟悉了这个反馈机制,你就可以在孩子自己阅读的时候,让孩子应用同样的策略,比如在他们读完一页或两页的时候问问自己“我明白刚才读的这些内容了吗?”可以鼓励孩子用他们自己的话,把刚读的内容讲给你听,你就知道他们是否理解了。然后,同样用竖大拇指的方式,给与他们正反馈。

要告诉孩子们当他们没读懂的时候可以怎么做。比如,

  1. 当感到困惑的时候,要暂停在这里;

  2. 联系上下文思考这段文字的意思,或者重新读这一段,或者联系书中附带的图片信息来理解,直到你明白了它的意思再继续阅读。

  3. 如果自己思考不出来,要及时请父母或者老师帮忙

  4. 如果遇到太多让你困惑的地方,这本书可能就是对你来说太难了,考虑换一本更适合自己阅读水平的书。

  5. 请别人给你读一遍这本书,看看是否能理解正确,然后尝试自己读一遍。

  6. 可以选择同一个故事但写法简单的书来阅读(比如一些名著有专门的儿童版)

2️⃣分享一些可以帮助孩子理解阅读的小方法。

  • 让孩子练习将所读内容可视化。

让孩子想象,这些文字反映出来的内容能在他自己的头脑中像电影一样播放出来。特别是那些感官能感受到的,如看到的、闻到的、听到的、尝到的。比如,“我看到一个长者棕色毛皮的怪物,闻起来像臭鸡蛋。”

如果孩子不能把读到的内容在脑海中建立起影像,那么可能就意味着他们不理解正在读的内容,这时候就可以先暂停这本书

  • 建议孩子将他们所读的内容跟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我们在之前的亲子共读时光中,就可以给孩子展示书上的内容其实是跟我们的生活有联系的。比如,在读到某个人物在庆祝生日,你可以说,这让我想到你的三岁生日时,咱们也做了什么什么……”

在后来孩子自己阅读的过程中,鼓励他找出所阅读材料中能跟自己的生活或已有知识相关联的内容,并分享给你听。

  • 建议孩子在阅读之前,先做出自己的预测。

比如告诉孩子,他们在开始阅读一本书之前,先通过看标题、读封面图,以及一些插图,预测一下这本书大概讲了怎样一个内容。

我们可以通过问他们问题,鼓励他们做出自己的假设,或者问出他们想通过读这本书来解答的问题,再让他们开始阅读。

这样带着好奇心和问题的阅读,往往能吸引孩子更多的注意,更有助于孩子理解所阅读的内容。

  • 鼓励孩子及时将阅读理解到的内容通过其他的方式输出(output)出来。

比如把读到的内容,和他们自己扩展理解的内容,尽快分享给家长听。或者可以用写的方式,把一些要点记录下来,甚至自己尝试写下这个故事(取决于孩子的年龄)

鼓励孩子把阅读获得的信息,通过社交分享出去,比如给祖父母打电话的时候,就可以讲给他们听。

任何对阅读内容再加工的过程,都能更好的帮助孩子的大脑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度理解

图片

我相信我们中国的家长们都是比较重视孩子的阅读的,咱们给孩子买起各种书来那是毫不惜金啊(谁家不是入了一本又一本的绘本童书,快被绘本搞破产的举个手~)

我在这里借用这个朋友家孩子的例子,就是想提醒各位家长,不是教给孩子识字,然后给孩子买大量的书让他们自己读就完了,还一定要确保孩子真的能理解所阅读的内容

因为阅读的目的,是理解

为了帮孩子们通过建立良好的阅读水平,给未来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快快来实践起这些提高阅读水平的方法,一起为孩子的未来加油助航!

你跟孩子阅读时有哪些有趣的事发生,或者你有哪些提高孩子阅读能力的好方法,快来留言分享给大家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