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墨小语|有标有方向

 语墨绮兮 2022-07-23

有标有方向

最近在看吴忠豪教授主编的《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这本书呈现的是吴忠豪教授指导国培班教师团队磨课的历程。本书收录的是团队磨课的所有实录,包括一再修改的教学设计,包括每一次团队之间探讨的实录,文字多,并且每一节前后有关联,不能分开读。读的时候还要融入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所以看起来很慢、很吃力,也就只有时间比较充裕的时候可以读一读,读的过程很辛苦,但是为己辛苦为己甜。

这学期开始,咱们区一直致力于打造“教学评一致”的课堂,足以见得,一堂课教学目标的定位、选择与实施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大多数语文教师而言,制定教学目标时,觉得这也挺重要,那也挺重要,解读文本时发现课文中的字词句段篇,还有教材的人文主题等等,一个都舍不得丢弃,于是教学设计师往往安排许多训练点,一会儿是语言训练,一会儿是人文教育,让课堂显得非常臃肿,并且难以有实效。对阅读教学的目标进行适当瘦身,既能减轻教师的负担又能提高课堂效率,并且还能够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认为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千万不能听别人说什么、教什么,自己就这样教,一定要根据自己班级的学情和自己上课的风格来确定。并且,在备课之前一定要有这些教学思考:1. 优生与后进生的预习程度是不同的,咱们的教学应该面向更多的学生,所以预设的起点要稍低一些。2.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仍然是字词句的训练,并且要把朗读指导好,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培养语感的过程。这一观点,之前祖庆老师在网络讲座上也有提及,祖庆老师强调朗读有六大好处:右脑开发、改变性格、增强自信、改善记忆、感受语言美、提高写作力。3.想想自己的教学目标是什么,目标多了学生能否达标。一堂课的容量有限,训练点多了,就会造成得不偿失的结果。所以,私以为不要面面俱到,而是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结合学生的言语训练点着手。

回想自己语文专业成长的历程,虽然只有短短5年,但是还是能够理清自己成长的转折点。在自己教学的前两年,可以说都是按照别人的思路在备课,也就是在模仿的阶段,而在自己对于教材有更深入的解读能力之后,我就开始尝试自己研读文本,结合自己班学生的情况寻找语文要素,能够做到一课一得,并且能够让所有孩子都能实现这一得,我觉得这一节课就已经算是成功了。

虽然我并没有参加过学科赛课,但是我觉得磨课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经历。王国维先生说学习有三重境界,其实磨课也是同样的。个人经验设计,试上,之后面对研讨团队的建议洗礼,此为“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自己在不断磨课的过程中,目标渐渐明晰,真正能够实现教学评一致,此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自己被各种“磨”后,终于获得了蜕变,实现了成长,可谓“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而这一切源于科学合理的目标,有目标才有方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