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听评课之观测维度

 语墨绮兮 2022-07-23

确定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听评课就有了目标。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维度听评课呢?不管是教师行为还是学生行为,我觉得都可以从三个维度去观测。

1. 教(学)什么

教什么,就是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目标有引领作用,有了精准的目标,教学就有了明晰的方向。

听课前,老师可以自己先研读教材。统编教材的编排,单元是最小的整体,所以最好看整个单元的教材。看完后要明确几个问题:这个单元的总体目标是什么?这篇课文在这个单元处于怎样的地位或作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或基础是什么?

明确这几个问题后,我们可以比对执教者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是否精准:是否落实了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否对课文做了比较科学的解读?目标制定是否符合学情?

2. 怎么教(学)

一节课中,老师们最关心的就是教的过程,也就是教师怎么教的,学生怎么学的。

明确目标后,我们在听课的时候可以关注这么几个要点:为了达成目标,老师制定了哪些教学环节?每个教学环节是如何开展的?每个教学环节是为了达成哪一个小目标?环节与环节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同时,还可以关注教师的评价语。同样的学生,不同的评价语对教学环节的推动一定不一样,教学效果也不一样。从一个教师的评价语就能看出这个教师是否有良好的应对智慧和明确的教学目标。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想一想:如果是我上,这个环节我会怎么上?与执教者的方式相比,哪种更好,为什么?

3. 教(学)得怎样

除了教学环节,教学效果也是听课者关心的。不仅仅要关注最后的效果,也要关注教学过程中的效果。比如:这个环节的目标是什么?学生的参与度如何?学生的生成如何?知识的建构是如何实现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

每一个环节的效果与课堂最后的效果是息息相关的,在过程中便开始思考,就会发现这节课的优点何在,缺点何在。

如果你愿意挑战自己,还可以根据执教者的设计进行再构,这也是朱老师在《我的听评课观》一文中提及的评课方式。我就很喜欢这样的思维方式,这样相当于你不仅听了一节课,还设计了一节课,双重收获呢!

不管是听课还是评课,我们都可以从这三个维度去观测。至于各个地区听评课要关注某些新模式,都是万变不离其宗,把握了教学的本质,便不会偏离方向。

(顺便附上我们去这次表达赛课的评价标准,我觉得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