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雨村有一真一假两个知己,谁真谁假?谁更重要?

 陈想读名著 2022-07-23 发布于浙江

说过了真事隐去的甄士隐,就扯出假语村言的贾雨村了。

贾雨村原籍湖州,祖上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只是到了他这一代已属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真可谓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可怜可叹。

如此情状,在老家是待不下去了,他是一个读书人,也没有别的路可走,就决定进京求取功名,以图重整家业。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此去京城长路漫漫,走到姑苏阊门地方就连盘缠都没有了,只好暂时寄居在甄士隐家隔壁的葫芦庙里。说是暂时的,却是一住就是两年,每天靠卖字作文为生

甄士隐很快关注到了这个年轻人。

他自己虽无心功名,但本身是个文化人,对年轻人读书求进是很支持的,也看出贾雨村是个必非久困之人,常常与他吃茶聊天,偶尔也请到家里去吃吃饭之类。

我们也已经说到过,甄士隐早有心要帮助贾雨村,但他不想示恩,也懂得贾雨村的心思,不想损了贾雨村的脸面,所以并不急着主动表示要帮他,而是静待一个时机。

而贾雨村,也是有世家子弟和读书人的自尊的,与甄士隐这位当地望族相处时,倒也做到了不卑不亢;我想,他这两年来,在这般窘境之中,受过冷眼白眼应该不少(特别是葫芦庙里的小沙弥),也应该不止一次地想要开口向甄士隐求助,但他终究没有提出。

毕竟,作为一个文化人,他所考虑的,比刘姥姥要多。

当然,也很可能是因为还未到大比之年,没必要急着开口。

总之,穷困潦倒的读书人贾雨村一面写字卖文谋生,一面积极复习备考,一面又随着大比之期越来越近,焦虑于如何顺利赴京赴考。

而与此同时,作为一名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放在现在可算标准帅哥的年轻男子,贾雨村也难免自觉或不自觉地希望出现一位红颜知己,在精神上支持他,在感情上抚慰他。

如果贾雨村读过《聊斋志异》,也许他在那无数个挑灯夜读、孤枕难眠的长夜,会希望有一位美女突然出现在自己的斗室,为他红袖添香、素手研墨。

当然,这样的艳事并未出现,但这不影响贾雨村真心渴望有一位红颜知己来增强他的自信。

这样的女孩儿还真的出现了,只不过折扣有点大。

我们都已经知道,这个女孩儿就是甄士隐家的丫鬟娇杏。

甄士隐遇到跛足道人的那天,正好遇上了出庙走走的贾雨村,于是甄士隐就邀他去家里书房吃茶谈天。刚谈上三五句话,有个严老爷来访,甄士隐因贾雨村是常客,也不多加客气,就自去陪客,让他独个留在书房里了。

就在贾雨村百无聊赖翻书解闷之时,他听到窗外一声女子的咳嗽。

想必这嗽声甚是好听,更可能是贾雨村对女子的声音特别敏感,总之,他一听之下,就不由自主地站起身来往窗外看去。原来是个丫鬟,在那里撷花,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朗,虽无十分姿色,却亦有动人之处

就是说,贾雨村看到了一个挺清秀的少女。而这对贾雨村的冲击有多大呢?不觉看得呆了

这位女孩儿就是娇杏了。有动人之处的少女多了,更不用说是在江南姑苏;然而这却令贾雨村呆了,简直让人以为是段誉看到了神仙姐姐王语嫣。

这就证明,在日夜不辍的读书中,贾雨村确实同样强烈地渴望一个美丽的女孩儿;只是这美丽的标准与宝玉当然是不可相提并论的,因为贾雨村实在无缘又无福看那么多美女。

而娇杏不但给贾雨村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更带来了精神上的冲击。

因为她感到有人看她后,下意识地抬眼看了下贾雨村,然后就忙转身回避了,就在这转瞬之间,她也已经看到了倚窗而望的年轻人生得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褴褛,心里想到主人常说每有意帮助周济,只是没甚机会,又判断他确如主人所言必非久困之人

就凭这一眼,娇杏连看带想人,也表明她是个颇为聪明的女孩儿,配得上侥幸的好运。

当然,她这连看带想,最直接的后果是又回头两次,等于看了三次贾雨村,第一次是无意而见的,第二三次却是有意加深印象了。

不消说,贾雨村而是在呆呆地望着她的,于是在这两眼之中,娇杏恐怕也是小小得意的。也许她还会想,这个贾雨村真傻样,但肯定也会为自己的容貌能让这个主人夸赞的书生花痴而开心的。

而最重要的效果则还是在贾雨村。毕竟在娇杏那里,基本上看过想过就略过了;但在贾雨村,见她临走回头,便自为这女子心中有意于他,便狂喜不禁,自为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豪、风尘中之知己也

这实在是个美丽的误会,所以我说他获得一个知己是打折的。然而这已经足够了,对贾雨村的激励已经很澎湃了,足以令他狂喜并勇敢追梦了。 

这并不是直接表现于他马上现实地获得了感情的回报,而是从此他心里就有了两个理想(目标)。这可以从他中秋节那一天所写的二诗一联里看出来:

诗一: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玉人,写的就是娇杏了。

诗二: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这让万姓仰头看一轮明月,就是一朝得志的贾雨村自己了。

对联:

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此联据贾雨村自己说是偶吟前人之句,但基本上是他自己写的,只是因为太锋芒毕露了些,因为这也就是正待出人头地的贾雨村了,而他如今这么个境况,说出来不是贻笑大方么。

通过这二诗一联,我们可以看出,贾雨村所想也正如大多数男人的梦想:爱情与事业双丰收。

其中第一首诗和对联是他在自己的斗室里写的,吟出那副对联时被正来邀请他去吃中秋宴席的甄士隐听到了,称赞他抱负不浅;不过甄士隐并没有急着表示要成全他的抱负,把他请到自己的书房里款斟漫饮,贾雨村喝到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吟出了第二首诗。

今晚的酒特别醉人,一方面是与甄士隐兴味相投,另一方面是酒入愁肠,总之,贾雨村带着醉意在甄士隐面前直抒胸臆了,并在甄士隐将称赞升级为歌颂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后,第一次表达了自己的糟心事:

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时尚之学,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沽名,只是目今行囊路费一概无措,神京路远,非赖卖字撰文可能到者。

他这也是一时趁酒意正浓说出来的,如果碰到的是贾芸的舅舅卜世仁(不是人)之类的人物,这话还得打个哈哈咽回去。幸运的是,他遇到的是大大的好人。

甄士隐都不待他说完,就表示自己早已做好资助的准备,其盘费余事,弟自代为处置

为什么不待贾雨村说完?是甄士隐不讲文明礼貌吗?

非也。这是因为甄士隐等待贾雨村说到自己的处境已经太久,一经开了口,就不待说完了;而更关键的是,他是不会像一些所谓慈善家那样,以一种居高临下之态欣赏对方忍耻诉苦并乞求帮助后才慷慨解囊的。

他是襄助,而非施舍。他并不想享受受助者自尊被剥落的快感。

他甚至根本不需要什么回报,所想不过是待雄飞高举,明冬再晤,好好为他贺喜而已。

应该说甄士隐没有看错贾雨村,他确实是适合干大事的人,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顾小节,那天晚上受赠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次日又留话甄士隐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直接赴京去了。

虽嫌在礼数上缺了一点,但也可见他确实是决断明快之人。

想必赴京之路上,出现在贾雨村梦里的,会是那回眸两次的娇杏和志在必得的功名。

甄士隐既看出他是个极有能力的人,恐怕同时也已看出他不会是个把恩情看得很重的人。你看,甄士隐从一开始就没有提出要回报,后来物是人非后再遇,他看待贾雨村也不过就是曾经的邻居。

甄士隐的判断都是对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甄士隐倒真的是贾雨村的知己,娇杏这个知己实在是假的。只不过,这两个知己,又是谁更重要些呢?恐怕就又难说了。

反正,娇杏后来成了贾雨村的妻子,而甄士隐只能自求多福了。

当然了,倒也不是说贾雨村完全不知感恩,重见娇杏并打听到甄府情况后,他送两封银子、四匹锦缎答谢甄家娘子,又先后两次表示要把英莲寻访回来。

他的问题是功利性很强,给甄家娘子礼物不是白送的,是向她要娇杏去做二房,应允后他封百金赠封肃外,又谢甄家娘子许多物事,也是因为如愿以偿;答应寻访英莲也不假,但恐怕并未真正出力,且在经历了丢官起复后,在有机会解救英莲时选择了乱判

不管怎么说吧,在这第一回中,那贾雨村确实算是人生赢家,一方面有了甄士隐的资助,一举高中进士,放了地方上的知府,人生的一大理想实现了;另一方面是如愿娶了娇杏,于是人生的第二个理想又实现了。

只不过,这真真假假间,谁为短暂谁为长久呢?

对以上说法,朋友们以为妥否?欢迎讨论!

(网图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