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廖承志懒得写信报平安,让毛主席代劳,毛主席开玩笑:那你得掏钱

 guanghua4210 2022-07-23 发布于北京

1937年,延安窑洞。

毛主席正认真看一封信,突然一个人走进窑洞,毛主席笑着招呼:“承志同志,来来来,看看你妈妈捎来的东西。”

“妈妈?”廖承志的脸上浮过一丝迷惘,随即低头看到母亲熟悉的笔迹,一下子思念之情迸发,直接泪眼朦胧。

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携夫人何香凝前往国民党中央党部开会,却在门前惨遭杀害,不幸去世。

廖仲恺逝世两年后,妻子何香凝、儿子廖承志都愤而脱离国民党,并与毛主席有了更为深切的交往,延安窑洞里的书信,是他们情谊的见证......

文章图片1

图|何香凝与宋庆龄

毛主席与何香凝的渊源

说起毛主席与何香凝的渊源,可谓由来已久。

1923年,在苏联帮助下,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行改组。同年6月,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毛主席作为湖南代表出席会议,并在会上当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何香凝则是孙中山指定的三名妇女代表之一。

在大革命时期,以国共两党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建立起来,毛主席在广州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组织工农运动;而何香凝则坚决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设立女工学校,开展妇女运动。

这段时期,毛主席与何香凝有着共同的坚定理想。

文章图片2

图|青年毛主席

到大革命后期,蒋介石开始施行个人独裁专制,何香凝对蒋介石的作为十分不满,1927年3月的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上,何香凝、宋庆龄、邓演达等国民党左派与毛主席、林伯渠、董必武等共产党人,对蒋介石的个人专制展开坚决斗争。

会议上决定,限制蒋介石的权力,并且坚持国共合作的革命原则。在毛主席、何香凝等人的努力下,国共合作的进程在稳步前进中。

然而,此后不久,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第二天晚上,何香凝在汉口发表演说,号召广大革命党员打倒这些反革命派。

1927年12月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何香凝拒绝当他们的证婚人,更不愿参加他们的婚礼,何香凝坚决表示,誓不与民贼为伍。

汪精卫叛变革命后,对共产党人大肆搜捕,何香凝挺身而出,极力维护共产党人,很多革命同志为避险要紧急离开,何香凝就专门派人送船票,帮助革命同志脱离虎口。

文章图片3

图|革命志士被抓捕

1928年当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创建革命根据地,而何香凝则将一双儿女廖承志、廖梦醒送往外国留学。

不仅如此,何香凝愤而辞去国民党党内一切职务,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创办仲恺农工学校上。

何香凝的一双儿女正值年少,大革命时期,廖梦醒就在共产党人的领导下,积极参加革命宣传活动。

廖承志亦是如此,“承志”,本意就是望其长大后继承革命先辈的志向。他曾参与领导广州学生运动、岭南大学工人罢工斗争等,蒋介石叛变革命以后,廖承志愤而脱离国民党。

文章图片4

图|廖仲恺何香凝全家福

何香凝独子:廖承志

为了免遭国民党反动派的毒手,在母亲何香凝的安排下,廖承志前往日本早稻田大学第一高等学院学习,在校期间,他积极参加共产党“东京特支”组织的“社会科学研究会”,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廖承志经常参加社会活动、讲演等,还以“聚众闹事”的理由两次被逮捕,最后不得不回国。

1928年,廖承志回国,并于同年正式加入共产党,他在反日大同盟上海分会工作,编辑“反日新闻”,后来又接受党组织的安排,前往德国。

廖承志被任命为国际海员俱乐部支部委员,他花费大量时间,将足迹踏至欧洲的很多重要港口,在鹿特丹、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汉堡等地组织海员工会,开展罢工斗争。

在鹿特丹时,廖承志以教师的身份为掩护,一边教授海员们英语,一边领导罢工活动,也因此再度被捕,被关押近半年的时间,直到后来在德国共产党的大力营救下才被释放,随即返回国内。

廖承志的革命之路充满坎坷,但他始终谨记父母的志向,而回到国内,他的经历也并不顺利。

文章图片5

图|廖承志

回国后,廖承志接受党组织的委派,前往上海,担任上海中国海员工会中共党团书记,并继续进行秘密活动。

他奔走于上海的各个工厂,发动工人们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蒋介石的政策,廖承志的积极反抗很快引起敌人注意,由于叛徒出卖,廖承志被国民党上海工部局勾结租界的英国巡捕逮捕,再次入狱。

他在狱中,高声吟诵父亲廖仲恺的诗句:

“冷风扫叶烟漠漠,枯骨荒坟观魂魄。

铁窗飒飒雪风浸,笑望金陵帝星落。

少年颈骨自铿锵,沐浴三番待环索。

英魂直上九重天,邀得同胞醇醪酌。

九巡玉盏将尽时,方捉民贼付炮烙。”

廖仲恺牺牲前,就听人说过敌人已经盯上他,随时会要他的性命,廖仲恺就坚定不移地说过:“为党为国而牺牲,是革命家的夙愿,何事顾忌。”

文章图片6

图|廖承志与母亲何香凝

如今廖承志与父亲廖仲恺一样,即使身在牢狱,但视死如归,他甘心为国家、为革命付出生命,敌人威胁他发声明,他断然拒绝,勇敢无畏。

彼时何香凝就在上海,自从“九一八事变”后,何香凝就在上海报纸上发表意见,强烈要求政府对日宣战,她极力斥责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不仅如此,何香凝还邀请各界人士,举办救济国难书画展览会,为慰劳抗日将士筹集经费。

何香凝尽自己所能,组织救护队,热情支持救亡运动。当何香凝一心扑到抗日救亡运动中时,却听闻儿子廖承志被捕,她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恶劣做法十分气愤。

何香凝怒闯国民党上海市政府,专程找到时任上海市长的吴铁城,要求他释放廖承志,何香凝直言:“要么,把廖承志放了,否则,就连我一起抓起来!”

对于那些国民党敌人,何香凝步步紧逼,毫不畏惧。不仅如此,她还闯进警备司令部,表示她一定要陪着儿子坐牢。

她对敌人的愤慨、对儿子的关爱,令人动容,后来,经过宋庆龄、柳亚子、经亨颐等人联名具保,互济会出头交涉,上海市长吴铁城只好将廖承志释放。

上海形势严峻,考虑到廖承志的行动已经被上海国民党当局严密监视,党组织便打算安排他离开上海,前往川陕革命根据地。

文章图片7

图|何香凝

毛主席与廖承志

何香凝与廖承志这对母子分别已久,这才刚刚重逢,何香凝来不及为儿子回家而高兴,就不得不送儿子离开。

此去偏远,且路途凶险,一路上要面对的战斗与困难可想而知,何香凝心有不舍,再加上满腹担心,但她决不会开口说不让他去,而是选择支持廖承志的志愿。

1933年,廖承志离开上海,踏上追随中国工农红军之路,长征途中,廖承志每日行军几十里,夜晚其他人都进入梦乡,他还醒着,油灯下辛苦工作的面庞愈发沧桑。

因为他绘画才能很好,所以负责宣传画,廖承志一笔一划勾勒着毛主席、朱德总司令等群众领袖的画像,他说:“宁愿不吃饭不睡觉也要尽快刻出来,部队当前急需精神食粮。”

在充满艰苦的漫长征程中,领导人们就是大家的精神寄托,更是廖承志的精神寄托。在红军队伍中,因为廖承志的父亲廖仲恺、母亲何香凝颇有爱国气节,深受大家敬重,因此廖承志参加红军,也受到红军将士的热烈欢迎。

文章图片8

图|廖承志

长征结束后,廖承志来到当时党中央的所在地保安,在红色中华通讯社(后改名为“新中华社”,简称新华社)工作。

廖承志来根据地没多久,西安事变爆发,国共统一战线建立,新华社也承担起发布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消息,以及团结国内各进步团体、统一战线组织等重任,随即转移到延安。

新华社社址在延安东西大街东南端的一所旧庙里,没有桌子,没有印刷机械,社里只有廖承志、向仲华,工作人员少,工作条件差,廖承志负责外国通讯社的电讯翻译,向仲华就负责抗日根据地的消息。

工作很忙,廖承志在吃饭、休息的时候,还要把外文新闻装到衣服口袋里,抓紧时间翻译。

毛主席在延安,很关注国内外的动向,几乎每天晚饭过后,由警卫员提着马灯带路,毛主席散着步就走到新华社来,他的住处距离新华社社址并不远。

来自各方各面的消息,毛主席都会一条条仔细看,而且他一边看,一边还和廖承志他们交换看法,深入讨论,毛主席与廖承志一坐,往往都要坐上一两个钟头。

文章图片9

图|毛主席在延安

1937年4月,廖承志又担任党报委员会秘书,参加筹备出版中共中央政治理论刊物《解放》杂志,为党报、党刊和通讯社做了大量工作。

有一天,毛主席在延安收到一份礼物,是何香凝从上海寄过来的:一套上好的狼毫湖笔,一本画集,一本《双清本草》。

虽然毛主席与何香凝已经十余年未见,但他们都是奔走在抗战道路上的“战友”,彼此钦佩,礼物是何香凝专门托人从上海带来的。

毛主席正看礼物时,窑洞外传来一声:“报告!”

毛主席答:“进来。”

进来的人正是廖承志,廖承志说道:“主席,找我有事?”

“承志同志,来来来,看看你妈妈捎来的东西。”毛主席笑着说道。

文章图片10

图|廖承志、何香凝合影

廖承志的脸上浮过一丝迷惘:“妈妈?”然后低头看见父母合书的《双清词草》,自从上海离开,他已经许久没有和母亲何香凝联系了,那熟悉的笔迹,让奔走在革命道路上的廖承志一下子想起母亲何香凝,思念之情迸发,直接泪眼朦胧。

毛主席很快洞察廖承志的心,说道:“你的母亲是个杰出的女性,就你这个独子却不溺爱,把自己最心爱的亲人献给了革命。”他一边说,一边掏出烟盒来,廖承志取出一支烟,凑上去对火。

“有人马上去上海,我给令堂大人写了封回信,你有什么话,也写封信带上,我让他们等你。”毛主席说道。

廖承志点了点头,眼神中满是感激,他原想着回去写封信,和毛主席的回信一起捎到上海去,可转念一想,这写信无非就是报个平安,毛主席要寄信出去,可不敢因为自己耽搁下来。

于是廖承志又转头对毛主席说道:“主席,你带上一笔比我写一百句都灵,家母信你的。”

“偷懒,好啊,我给你代笔,那你得掏钱啊。”毛主席笑着回道,说完,随即拿起桌上一个信封,递到廖承志手里。

廖承志眉欢眼笑:“等发了饷,我请你吃花生米。”两人相视,都爽朗地笑了起来。

文章图片11

图|毛主席致何香凝信件

1937年6月25日,毛主席写信从延安寄到上海何香凝手中。

香凝先生:

承赠笔,承赠画集,及双清词草,都收到了,十分感谢。没有什么奉答先生,惟有多做点工作,作为答谢厚意之物。先生的画,充满斗争之意,我虽不知画,也觉得好。今日之事,惟有斗争乃能胜利。

先生一流人继承孙先生传统,苦斗不屈,为中华民族树立模范,景仰奋兴者有全国民众,不独泽东等少数人而已。

承志在此甚好,大家都觉得他好望勿挂念。十年不见先生,知比较老些,然心则更年轻,这是大家觉得的。

......

敬祝

健康!

毛泽东上

六月二十五日

1936年冬,王炳南的夫人王安娜到上海工作,专门去探望何香凝,告知何香凝廖承志已经平安抵达陕北的消息,何香凝得知儿子平安,十分高兴。

如今从毛主席的书信中,何香凝再次得知廖承志的音讯,她放心不少,何香凝还专门回电,鼓励廖承志“须努力奋斗”,她希望儿子专心革命。

文章图片12

图|何香凝晚年

廖承志离开延安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寇逐步南侵,随着平津沪等重要城市失陷,香港逐渐成为当时对外联络的重要通道,1937年底,周恩来拜访英国驻华大使阿奇博尔德·克拉克·卡尔,提出设立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的要求。

对于八路军香港办事处负责人,周恩来心中的最佳人选就是:廖承志。

其一,廖仲恺、何香凝都曾是国民党“高官”,而且何香凝生于一个香港茶叶商的家庭,其父亲何炳桓在香港经营茶叶和地产致富,廖承志的家庭在香港有一定的社会关系。

其二,廖承志曾先后前往日本、欧洲,他有着丰富的海外学习工作经验。

周恩来认为,廖承志绝对能担得起此项重任。而他的想法也得到了毛主席的支持。

1937年10月的一个晚上,毛主席专程将廖承志请到他的住处,向他托付重任:

“抗日面临生死存亡关键时刻,抗战的物资极为缺少,急需发动海外的华侨捐献物资,支援抗战,这也是在香港设立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的意义所在,周恩来同志知人善任,选择了你,我也举手同意。”

廖承志深知自己重任在肩,眼神坚定地接下了这一任务。

文章图片13

图|“保卫中国大同盟”中央委员会部分成员在香港的合影,右一为廖承志,右四为宋庆龄

这一年的冬天,廖承志离开延安,前往香港,组建八路军办事处,与已经身在香港的廖梦醒、李少石、潘汉年等人一起,以经营茶叶生意为掩护,筹建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廖承志在香港宣传党的政策,输送抗日物资,并获取最新的动态,传递到延安。

1938年以后,何香凝也迁居香港,她以卖画为生,为八路军、新四军募捐筹款,可以说,母子俩都为抗日不遗余力。

直到1942八路军办事处取消,廖承志又到粤北,参加领导中共南方工委的工作。这一年他因为抗争,再次被国民党逮捕,廖承志依旧保持着无畏的精神,在狱中进行英勇斗争,1946年1月,廖承志被释放。

1945年,毛主席赴重庆谈判,何香凝专门致电毛主席,恳切表达和平的希望,她心急如焚,一直在争取和平、民主,这再次与毛主席的想法不谋而合,只可惜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罔顾人民心愿,一心要挑起内战。

1946年廖承志获释后,立刻投入到工作中,他与周恩来一起到南京,担任中共代表团的发言人,与国民党谈判。另一方面,何香凝在香港的住所已经成为爱国民主人士讨论的场所。

这年6月,何香凝呼吁各界人士,发出电报,呼吁国共两党追求和平。

不过蒋介石还是辜负人民之心,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而何香凝、廖承志始终没有放弃斗争,直到迎来革命取得胜利,迎来新中国的成立。

文章图片14

图|廖承志与何香凝

建国后,廖承志被任命为政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为团结海外侨胞做出卓越贡献;何香凝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依旧为祖国事业而奋斗。

他们还是与毛主席并肩前行,何香凝说:

“孙中山先生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不仅完全成为现实,而且大大超过了。千条万条,共产党的领导第一条。我们民革同志一定要听毛主席的话,跟着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