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序地存放,有序地提取——背诵光未然《黄河颂》

 三驾马车1966 2022-07-23 发布于河南
有序地放,有序地提
——背诵光未然黄河颂
刘向军
(朗诵词)
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表现了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骇浪,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了我们民族的屏障
黄河
你一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光未然于1939年在延安所写的这首黄河颂也可以叫民族颂英雄颂抗战颂。近百年过去了,黄河颂经受住了岁月的考验,在和平年代里依然焕发出强大的震撼力。看黄河,听黄河,读黄河每一个华夏子孙都愿意自觉从这首壮诗中汲取伟大坚强的力量。
面对黄河颂这首好诗,忍不住想朗诵它,忍不住想把背下来。但是真正在开始背诵的时候就会发现,这首诗像散乱的珍珠,如果不加以串联的话难以背诵或者似乎背了下来,却很容易忘记。根源在于记忆这个词儿包括了两个方面,在的时候需要有序地存储,在的时候才能有序地提取。所以真正高效的背诵首先需要理解,其次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再次需要在概括的基础上串连。
从开头的朋友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这是这首诗的第1颗珍珠它总括表达了黄河是一位伟大而又坚强的巨人这一核心意象,这个意象和所蕴含的精神,对下文起着统领的作用,下文也是对这个意象和精神的拓展。
我站在高山之巅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这是这首诗的第2颗珍珠。在这一个小板块里,诗人把自己置身于高山之巅。这显然是一个虚写事实上站在高山之巅是不可能看到黄河的,更不可能看到更长远的黄河。与其说诗人站在高山之巅,不如说诗人站在了历史坐标之上。正因为有了这样高大的宏观的视角,接下来诗人分别从黄河的流向黄河的涛声黄河的流域黄河的区域四个角度有序赞美了黄河概括一下这一小节赞美的是自然的黄河
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这一板块是又一颗珍珠,赞美的是人文的黄河
由自然而人文上面的两个板块两颗珍珠自然相成,顺理成章,看似散乱跳跃,其实有着很严谨的逻辑。
黄河筑成了我们民族的屏障,这是诗歌的又一颗珍珠,遥相呼应开头伟大坚强的伟人意象。这既是对诗歌主旨的强化,也引出了黄河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特定的时代意义。
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到诗歌结束的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这是这首诗的最后一个板块它侧重于从时代意义上来赞美黄河的引领意义和巨大力量,又一次凸显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以及民族精神的承载者——时代的英雄儿女,将要像黄河那样表现出伟大坚强的时代风采。
在理解和概括的基础上,现在我们可以把这首诗的几颗珍珠串联一下:总体赞美黄河——赞美自然的黄河——赞美人文的黄河——赞美黄河的伟大力量——赞美黄河儿女。
理解、概括、排序,通过这一番思维活动,记忆者就能够把原本外在于自己的诗歌内容有效内化为自己思维的一部分,也内化为自己思想和情感的一部分,这就是有序存放,这就是有序提取真正的记忆由此发生。
2022.7.1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