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不到位,勤奋都白费。 战术性的勤奋,通常都是用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的。 看起来一直在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健身,最后除了忙碌和别人的一句称赞,什么也没获得。 用王兴老师的话来说,“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是愿意做任何事情的”。 勤奋若只流于表面形式,努力也将失去意义。 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跳出行动勤奋本身,来讨论更深层的逻辑。 俗称「系统思考」。 ![]() 系统思考作为一种思维技能,仅仅是“知道”一些概念或原理肯定是不够的,必须要能够“做到”,用更加系统友好的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做出决策;同时,仅仅靠理性的力量做到也是不够的,因为如果那样的话,在情况紧急或任务繁重的情况下,稍一松懈,又可能回到原有的思维模式之中。 为此,必须从“做到”变成一种“习惯”,使之成为一种下意识的动作和“肌肉记忆”。 要想学会并掌握系统思考并非易事,需要长期的刻意练习,圣吉甚至将其称为“修炼”(discipline)。他认为,系统思考修炼可分为三个层次(见图1):实践(practices)、原则(principles)和精髓(essences)。 |打破线性思考|
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曾提出。 快思考是依赖直觉的、无意识的思考,慢思考是有意控制的、主动进行的思考。
|建立系统思考| 「系统思考」老生常谈—— 《系统之美》的作者德内拉·梅多斯认为:系统思考不是割裂地、局部地、静态地来看待问题,而是关联地、整体地、动态地来审视问题。 学习型组织之父彼得·圣吉认为:它是让我们看见整体的一项修炼,它能让我们看见相互关联而不是单一的事件,看见变化的形态而不是转瞬即逝的一幕。 《如何系统思考》的作者邱昭良则将其定义为:所谓系统思考,就是从整体上看待我们身边的各类系统,对影响系统行为的各种力量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以培养人们对动态变化、复杂性、相互依存关系的理解,从而更好地与系统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各有各的说法,但是本质,是这三大特点:
用“扫描”的视角去看待事物
怎么分? 先拆成大板块,再对大板块就行细节拆分。
先勾勒结构,再描画细节。这就是工作中的“杀手锏”级能力。
系统思考,就是既要有大局观,又要有细节感。熟练掌握,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发现自己的框架思考能力突飞猛进。 养成“分章节”的阅读习惯
章节创作方法也能帮助我们进行系统思考。
先探索,再深究
![]() |系统思考利于提升效率| 你希望高效的工作,但是缺乏自我管理。没日没夜的加班,缺乏学习、娱乐、放松的时间,每况日下的健康。年复一年磨灭着我们的激情。
首先明确目标,比如学习要掌握什么、达到何种程度,减肥健身要达到什么效果。其次制定准则,即达到实现目标的拆解项目,比如减肥健身,定义为控制饮食、加强锻炼等。 最后明确流程,可以参考下面几点:
通过系统思考模式,就是明确目标、制定准则、定义流程,不断完善流程。将事情高效地做好。 如何进一步提高实践系统思考的技能?主要的努力方向如下: 第一,进一步阅读相关图书,或参考其他学习资源,学习更多系统思考的专业知识。 第二,参加“系统思考应用实务”培训,学会使用系统思考常用方法与工具,并加深对系统思考原理与精髓的理解。 第三,在实践中,结合自己遇到的实际问题,应用系统思考基本工具与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尝试使用电脑软件建模与仿真工具,更为精准地理解系统的动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