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标源于人性

 水风轻飏 2022-07-24 发布于云南

     人类正朝着最高的真理,朝着人世间所可能有的最高幸福前进,而我就站在前列!

— 你走得到吗?

— 我走得到。我走得到,或者给别人指出一条怎样才能走到的路。

                                                                                                        契诃夫《樱桃园》

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在武汉举行的中国耐多药结核病超短程方案研究启动会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谈到了疫苗接种的话题。他提到2020年下半年有人询问疫苗何时能面世,张文宏戏谑地回答,并预言提问者在疫苗问世的时候又不想接种。得不到的时候,是期待。得到了,又质疑其价值,开始思考馅饼和陷阱的问题。这就是人性。

国人接受了两千多年的儒家教育,儒家思想产生于西周“礼治”和“王治”的现实需要。其初心是恢复周礼,使命是周天子天下共主,“愚民以驭民”。“性本善”与“性恶论”的碰撞,很好地证明了儒家思想的根源背离人性、伪善的一面。孟子与北宫锜的对话,很好地证明了儒家思想与春秋战国诸侯创新改革的严重对立,佐证了其初心的失策与使命的失败。儒家思想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感召力让统治者和国民看到了其巨大的作用。辩证的结果,导致任何事物和理论,包括国人也有了两面性。为了政治正确,是国家的欲。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是个人的欲。仁义道德不是法治,两千余年的发展已明确需要依法治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所欲者亦施于人。”“舜视弃天下,如弃敝屣。”“用之如锱珠,弃之如敝屣。”“又欲争前途,弃之若敝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志)。”

儒家思想的两面性言论比比皆是。看似是对各个层面的国人都提出了要求,归根结底是为我所用,无论善恶,实现目的是根本。儒家思想可谓治国理政、治世驭民之宝典,运用得当,可保万年,且“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无可非议也。”

商鞅在《商君书》中将儒家的“礼”斥为六虱和六害。认为国家有了这些东西,君主就没有办法让民众从事农耕作战,国家一定会贫穷直到被削弱。“靳令,则治不留;法平,则吏无奸。法已定,不以善言害法。任功,则民言少;任善,则民多言。”严格执法,禁止“宿治”,政务不拖沓,不隔夜。公正执法,官吏不邪恶。法度既然已经确定,就不应该用仁义道德的空谈来妨碍法度。对涉及重大国计民生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实业功臣予以重用和褒奖,民众就少说空话;重用讲述仁义道德的所谓哲人,民众就喜欢空谈。

儒家提倡以仁义治理天下,这种思想的提出是为了维系周王朝的统治,是政治正确。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相互侵略,君王厚生而致使臣民轻死,贵公贵仁之说,已成虚伪之谈。后世王朝,只有在大局已定之后才会启用儒学,用来驭民和愚民。

历史上不止是法家,诸多学派皆不耻儒家思想的虚伪。其中,就有杨朱。在战国时期,有“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的现象 ”,可见杨朱学说影响之大。杨朱愤世而倡导“贵己”之说,“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人人治内贵己,互不侵损,人人自重自爱,各安其所,天下治理。

杨朱主张,有生便有死,人人皆如是。生有贤愚、贫贱之异,而死皆归为腐骨,尧舜与桀纣没有不同。人最宝贵的莫过生命,生难遇而死易及,这短促的一生,应当万分贵重,要乐生,一切以存我为贵,不要使他受到损害,去则不复再来。顺应自然之性,生既有之便当全生,物既养生便当享用之,但不可逆命而羡寿,聚物而累形,只要有“丰屋美服,厚味姣色”满足生命就够了,不要贪得无厌,不要为外物伤生。保持自然所赋予我身之真性,自纵一时,勿失当年之乐;纵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纵心而游,不逆万物所好;勿矜一时之毁誉,不要死后之余荣;不羡寿、不羡名、不羡位、不羡货,乃可以不畏鬼、不畏人、不畏威、不畏利,保持和顺应自然之性,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

吕思勉先生在评价杨朱“不利天下,不取天下”时指出:“夫人人不损一毫,则无尧舜,人人不利天下,则无桀纣;无桀纣,则无当时之乱;无尧舜,则无将来之弊矣。故曰天下治也。”

真正的或合理的利己主义,为了保持自己的生命、利益或幸福,虽不会有意地做利他之事,但至少不要危害别人的幸福,才可算得利己。自保自利虽是自然的本能要求,也有相当的才智学养,方能维护自己的利益;也必须有相当的修养和克制,方能不致损害别人的正当利益。

建立人人为自己而又不侵犯别人的社会,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它只不过是人的美好幻想而已,是根本行不通的。大概正因为这种非议的影响,后世学者对杨朱学说望而止步;更加之秦皇焚书,汉武独尊儒家,秦汉时就已销声匿迹。

孟子曾经评论杨朱的一毛不拔、墨子的兼爱。杨朱为何不拔?无意义的事情,拔来何用?这让人想到辩证,如果真能辩证明白,又何必让世人烦恼,一切只有在生活中理解。杨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同时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如果真的能达到“为我”,又何必“为他”,简直多此一举!

一毛不拔的提出,有其历史根源。上有权贵,下有黎民。黎民容易被教化,能够在关键时刻舍己为公,以万千平凡血肉之取换来权贵的天下。黎民不会是国家社稷的蛀虫,也不会筑造蚁穴。腐蚀国家栋梁、溃烂千里之堤的,永远是权贵。如果拔黎民之毛,舍权贵之责。有一必有二,有二必有三。杨朱的一毛不拔,不是吝啬,而是提醒统治者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后世学说的演进、西方文化的吸纳,加上时代的发展变化,人性的根本需求让学说和思想有了两面性。政治正确,还是人性正确,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贵己”、“重生”不是利己、享乐和纵欲,而是对私欲的理性思考。应当充分肯定个人情欲的自然合理性,不能为了存天理而灭人欲。彻底的禁止个人欲望是绝对不现实的,对欲望要有节制,做到“适欲”,自觉对欲望和利益的理性裁决。

今天这个日子,很多人会想到卡介苗。很不幸,笔者出生时地处东北边境山村,属于欠发达地区。不像城市或内陆,在出生的第一天,一针卡介苗,一针乙肝疫苗。能够预防严重类型的结核病,让人均寿命期望值显著上升。新冠疫苗也会起到相似的作用。新冠疫情造成了很多无辜的生命逝去,愿逝者安息。

逝者已去,生者已矣。

历史上的今天,1103年的3月24日,伟大的民族英雄岳飞出生。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