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缤纷周日 |​ 天才建筑师《路易斯·康传》:迷人的建筑从何而来

 小一大书悦读会 2022-07-24 发布于北京

信息大爆炸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已成立12年的小一大书悦读会

每日精选五色高分好书

提供丰富优质精神食粮

世界是一本书,共享阅读之悦

2022年分享的第205本书 | 第2527期

截至2022年7月23日的豆瓣评分

「内容简介」


《路易斯·康传》生动描绘了建筑大师路易斯·康的传奇人生。他超过半个世纪的职业生涯,串起美国20世纪的整个建筑史和文化史。1906年随家人从爱沙尼亚移民美国费城时,康是一个脸上带着严重伤疤的6岁男孩,从小就需要打好几份工补贴家用。面对这样的人生困境,他交出了漂亮的人生答 卷。他不断发挥画画的天赋,在高中立下成为建筑师的志向。此后50年,他一步步跻身于建筑大师的行列。在生命的最后15年,他完成了10余件杰作,成为美国建筑界的尺度和标准,深刻影响美国建筑的发展。
康被同事、同行、学生评价为一个温暖、迷人的人,但他同时也是一个隐藏在一系列面具之下,周旋于3个家庭之间,过着多重生活的男人。通过和康的家人、客户、同事、同行、朋友的深入访谈,作者还原了康复杂的一面。在康的生平故事之间,作者穿插介绍了康的5座经典建筑。通过极具现场感的笔触,作者带领读者穿行于这些静谧而有力的建筑中,深入体验康的作品的艺术魅力。

「著者介绍」


温迪·莱赛(Wendy Lesser),美国著名作家、文艺批评家,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纽约时报》《伦敦书评》《纽约书评》等著名媒体撰稿人,文艺杂志《三便士评论》创始人和编辑。著有《寂静之声的音乐:肖斯塔科维奇和他的十五部四重奏》《我为何阅读》等10余部作品,荣获美国艺术和文学学院颁发的莫顿·道温·扎贝尔批评奖(Morton Dauwen Zabel Award)、玛菲尔德艺术作品奖(Marfield Prize)等。
「原文节摘」

1.“我原本想做个画家,但他触动了我表达欲望的核心,”成人后的康回忆道,“要是没在中央中学上学,我不可能成为一名建筑师。”而在另外的场合,当被问及在高中时期是否有师长对他产生过影响时,他答道:“我的艺术老师——一位建筑师。他给了我方向,而且非常能理解我。”在格雷的课堂上,康几乎立刻意识到,“建筑学把我对艺术创造、绘画、能够表达和脱颖而出的热爱与欲望糅合在一起”,而最终“我完全沉浸其中”。

2.坚持一种永恒的惊奇感——或者是论证这一点,如康所做,一座伟大的建筑“必须以不可测量之物为起源,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贯穿可测量的方法,但最终要成就不可测量的结尾”——便是不断诉诸激发欲望的冲动。一个人必须不断对自己的感受、反应作出回应:这就是我真正想要做的吗?需要改变这个或那个元素,来完成我的设想吗?这个意外的因素如何,我可以利用它,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回到我最初的想法吗?对于康来说,这一切历程都与起源有关。而在起源之时,所有欲望都在以最强的烈度燃烧。康的欲望便是回到那里,不断往复。这也许是他最突出的特点,无论是作为一位建筑师,还是一个人。

3.当你进入一座由他设计的建筑时,这种身体正在运动的意识会油然而生。当你走进大楼,发现一个你从外部无法想象的空间时,它产生了。当你从一个房间移动到另一个,从一层楼移动到另一层,遇到来自新的光线、形状和质感的诱惑,它产生了。这种意识最为强烈的时候,是当你感觉自己被温柔地包围或托起,或是被宏伟加冕时——所有这一切,发生于富于重量感的建筑之中,它巨大的存在,并不是为了对人小小的身体进行恐吓,而是为了提供保护与安心。

「悦读者荐」


读到路易斯·康的传记也是很有意思的经历。先是偶然看到对日本青年建筑师青山周平的访谈视频,他提到建筑是一种表达,于是去找他有没写过关于建筑的书,并没有专著。然后想到日本另一位建筑师安藤忠雄,微信读书上关于他的著作倒是挺多,但理论性太强,基本读不懂,哈哈。


之前虽然读过中国建筑师王澍关于其建筑历程的阐述《造房子》,但印象不深,也不过瘾。忽然想起许知远对中国青年建筑师马岩松的访谈,回看发现马岩松多次提到他很喜欢的美国建筑师路易斯·康,还提到关于康的建筑片《我的建筑师:寻父之旅》。于是去找关于路易斯·康的书,结果就遇到了这本传记。

传记叙述真切平实,全方位描绘了路易斯·康的一生,生动传神地表达了路易斯·康的建筑思想,接着去看了关于康的纪录片。发现路易斯·康的建筑正是马岩松所希望的“建筑给人空隙,解脱和自由”的现实版,可见路易斯·康对马岩松有着深刻的影响。

与其说路易斯·康是一位建筑师,不如说他是位艺术家,他善于用建筑这种物质形式来表达精神。在他的建筑中,人们能感受到他的存在,能直接体会他的思想,他对光的运用,他对自然的表达。在他的建筑空间中,人们会感动,会感到自由。即便在路易斯·康传记的文字叙述中也可以感受到他的迷人,中文版翻译流畅,读起来很轻松,也充满深刻。从书评结尾的豆瓣热评就能看出这本传记的受欢迎程度。

缤纷周日,我们还是从五色的纬度来看路易斯·康传奇和复杂的人生。

路易斯·康的汲取
康从除自己之外唯一一位在印度修建了大量建筑的外国现代主义者勒·柯布西耶那里借用了思想。在自己登场之前,康当然看过柯布西耶10年间在这里建造的4座建筑,包括2栋私人住宅、城市博物馆,以及纺织厂主协会总部。当康着手设计印度管理学院时,所有这些都被再次使用或重新发明。
一位出色的建筑师,需要站在其他人的肩膀上。路易斯·康对现代主义者勒·柯布西耶思想的汲取在于学习之后的创造。他的建筑作品中可以看到所学习建筑的蛛丝马迹,但不是模仿,而是经过自己理解后的再创造,并且创造出了独属于他自己的作品。

煤仿佛在户外生长的某样东西——鲜嫩的绿色树枝,盛放的蓝色花朵——只是这种蓝绿色比他在自然界中看到的任何东西都要强烈得多。仿佛煤是从内部被点燃的,仿佛它们自行创造了一种全新形式的神奇光芒,从中心向外发散。如果它们表面的颜色如此明亮美妙,那么内部会是什么样的呢?
路易斯·康对所迷恋的事物有着执著的惊奇,他脸上的伤疤源于小时候的一次火灾。孩童时期的他对壁炉里燃烧的煤块所发出的光芒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于是把煤块取出来放到自己的围裙里,引起家中的大火。

路易斯·康的作品
关于康为整个建筑专业的贡献,很多他以前的雇员都谈到了他的作品的永恒性。他的作品“不受时代潮流束缚”,“是一种空间的创造,是永恒的。”“它的影响并不在风格上。”“没有风格这一想法,它有自己的深度,”“他超越风格,超越特定的历史形式,抵达形式的起点——抵达形式最基本的形态:几何。”“他受其他人的影响,但却诞生了属于自己的想法。他是一个寻找自己声音的建筑师,你无法将他的建筑归类到任何风格之下,比如国际主义、粗野主义或是后现代主义,他的作品就是康的。”
路易斯·康的建筑特别关注身体的感受。虽然设计和建造的过程是理性的,对混凝土等材料的选取,他有严格的要求并和同行多次反复讨论,以找到最合适的材料。常见的拱形结构,粗糙裸露的混凝土表面是他建筑作品的特性。当建筑空间形成,置身于其中则是感性的。空间内部对光的呈现,所带来的私密的感受,会让人产生内心的对话。青年建筑师马岩松提到,很多人会专门到太平洋海岸区的萨尔克研究中心广场体验自我与建筑融为一体的感觉。

经过一生的艰苦工作后,康堪称杰作的作品,也不过只有14座。“成功……”贝聿铭若有所思地说,“他的三四座杰作,比我的五六十座建筑更重要。”1952年后完成的40余个中,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便为他带来了巨大而持久的声望。其中无可争议的杰作,包括萨尔克研究中心、金贝尔美术馆、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图书馆、印度管理学院、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以及孟加拉国国会大厦。
路易斯·康对建筑艺术的极致追求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在商业上的收入。因为周期长,不计较成本,他的大部分建筑项目并不盈利。1974年突然去世时,他的建筑事务所处于严重亏损和负债状态。但令人感叹之处在于,他事务所的员工和追随者按照他的设计思想在他去世后的数十年中,完成了部分只留下设计图的建筑作品。

路易斯·康的生活
作为一个男人和一位建筑师,他是一个整体,无论何时皆活出了自我。尽管如此,这个自我却错综复杂,包含着一系列独立完整的角色——言辞暧昧的预言家、睿智的农民、勇敢的骑士——他们融入他的身体,几乎成了他的第二层皮肤。当你站在它(康的画像)的面前,看着这个戴着皱巴巴的领带、身穿深色西装、一头白发的男人手里拿着眼镜,以便斜视的眼眸可以直接回望向你,你也许会发现,在未经预演的情况下,你的嘴角也多了一抹与他相仿的神秘微笑。

路易斯·康活出了自我,他的自我又是复杂的;他对喜欢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比如对图书馆、对自然,对光,但对于不在意的事物又很潦草,比如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图书馆是他的杰作,但对于同期餐厅的建筑却极其糟糕;他对事物的欲望有强烈的表达和释放,会上瘾,并难以停止;他对于关系的情感投入是专注的,但一旦离开关系所在的时刻,他会完全投身于另一种关系而忘记上一个。


路易斯·康的思想
我们来自虚无,又走向虚无,这也是他的存在的核心。所以他对空间很感兴趣——巨大的使人敬畏的空间。它尊重清真寺的原则,同时也没有任何排他或是特立独行的表现。一个人可以融入这座建筑冥想的特质,而不必从属于它的宗教,甚至不必从属于任何宗教。无论你是谁,它都会与你对话。与这栋公共建筑的其他部分不同,它会与作为个体的你进行交谈——与灵魂,如果你愿意;或是与心灵。当你离开,想要再度回到这里的愿望将一直存留在你的心里。

路易斯·康的建筑作品即体现了他的思想,朴素、温暖、安静。“意义深远、神秘、永恒且静默不语”。他将传统与现代结合,混凝土的结构源于古希腊建筑的启发;对光的体现,是他将自然融入建筑,让人去思考存在与虚无,真理与模糊。他内心极其敏感,所以对于建筑,特别注重身在其中的感受。他对崇高坚持不懈,“一切事物都以某种方式成为建筑,甚至包括音乐。生命中的一切都变成了建筑。”


路易斯·康的人际
康经常会和离开自己公司的有才能的雇员保持良好的关系。当他雇用的建筑师决定离开时,康通常会对他们提供支持,慷慨地为他们介绍工作。他的内心充满了骚动。从表面看,他是个很友善的人。也许女人们被他吸引是因为这一点:他对于人性有很好的理解力。

对于路易斯·康事务所的员工,康疯狂的工作令他们加班很多,尤其是周末。但员工离开后,他们还能保持很好的关系,康积极给予支持甚至会介绍合作项目。对家人和朋友,他专注于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刻,大家被他的魅力折服,每个和他说话的人都会觉得自己是宇宙的唯一。

对于家庭,他结婚很早,妻子在经济和事业上一直给他最大程度的支持。家庭外,他有不少情人,还和其中两位有了私生子。但妻子并没和他离婚,为他生孩子的两位情人也终身未婚。纪录片《我的建筑师:寻父之旅》即康私生的小儿子纳撒尼尔拍摄,康去世时,他才11岁。

二十多年后,纳撒尼尔去世界各地探访父亲的建筑,和父亲的朋友、合作过的建筑师们交谈,聚集起同父异母的两个姐姐聊到三个家庭和他们眼中的父亲。通过理解父亲的建筑和往事,纳撒尼尔真正认识了父亲,从内心上实现平和的分离。

对于如建筑师路易斯·康般天才型的人物,或许不适合用世俗的标准来评判。因为在商业上他是失败的,在婚姻上也不专一。但他对现代建筑的影响是划时代的,他的建筑思想和留在世间的伟大建筑通过空间实现了永恒。如此魅力的人不限于性别,女性中也有如露·莎乐美、弗吉尼亚·伍尔夫、西蒙娜·德·波伏娃等,他们通过文字或作品表达自己,经由时间实现影响和传承。时间也会尊重这些为世界留下光和热的人。五色图书,五彩人生。周日缤纷日快乐!

悦读者:会玩
编辑:小茉莉
头图:JOE

审校:GG.Garden

【豆瓣热评】

最好的建筑,能够让时光倒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