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偏方】中医偏方第二章之​神经系统疾病: 面瘫(面神经麻痹)

 矿工万岁 2022-07-24 发布于山西

概要:面神经炎俗称面瘫,也称口眼歪斜。表现为突然一侧面肌瘫痪,眼睑不能闭合,流泪,说话发音不清,饮食时漏饭、漏水。风湿、中耳炎、脑病、风邪、受凉等均可引发。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侵袭,使经络阻滞,气血不和,瘀滞经脉,导致经络失养,肌肉纵缓不收,表现面肌瘫痪。

处方一 复正散

组成:白附子15克,全蝎6克,白僵蚕9克,川芎9克,地龙9克,天麻9克,钩藤9克,鸡血藤9克,胆南星9克,牡丹皮9克,防风15克,白芍15克,蜈蚣2条,甘草5克。


用法:上药研成粉末,装瓶。每服3~6克,每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病重者上药用水煎3次,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祛风化痰,熄风止痉,活血通络。治疗面瘫很多例,服药5~10天全部痊愈。对中风后面瘫,同样有效。

处方二

组成:无壳巴豆9克,高度白酒500毫升。

用法:巴豆和白酒装入小口瓶炖沸,患者手心放瓶口上熏(左斜熏右手),出汗见效。用手推正面腮(推过一点),连做几次。

功效:主治面瘫。一般1~3次治愈,已治愈很多人,故称奇效。

处方三 强肌熄风汤

组成:炙黄芪30克,炒白术30克,怀山药30克,当归30克,桂枝6克,大青叶30克,牛蒡子10克,制胆星6克,制半夏10克,全蝎3克(研粉3次冲服),僵蚕10克,水蛭3克,地鳖虫3克,地龙10克,蜂房3克,白芷10克,甘草30克,蜈蚣1条(研粉分3次冲服),制马钱子0.3克(研粉分3次冲服)。

用法:水煎3次,分3次服,每日1剂,21剂为1个疗程。

功效:强肌通络,熄风化痰。主治面瘫。善后:上药制丸服。

处方四

组成:荆芥6克,防风6克,白蔻仁6克,地骨皮6克,蜈蚣6条,柏皮肉(柏树皮外层不要,取内层白皮,烘干入药)6克。

用法:上药烘干,研细末,炼成蜜丸3粒。每天1粒,早晨空腹,用黄酒50克加适量开水送服。服药后,卧床休息,待小量汗出为度。防风3天,连服3天药。

功效:主治面瘫。急性期病人,大多1剂治愈。

注意:病情重,病程长,上药量加倍,制成6丸药,每天1粒,连服6天。10岁以下儿童,药量减半(即每次服半丸)。

处方五

组成:制马钱子0.6克(研粉末),班蝥(去头足翅)3个,巴豆(去壳)3粒,生姜(去皮)1片,可加一点蜂蜜。

用法:上药捣成糊状。取2厘米1粒,放伤湿止痛膏中间,贴患侧牵正穴(下关穴与颊车穴中点略前处),固定4小时揭下,老幼患者贴2~3小时,有灼热感、有气泡时揭去。若起了水泡,涂紫药水,4~7天脱落无疤痕。

功效:主治周围性面瘫。1次不愈,7天后再贴1次。一般1~2次治愈,总有效率100%。

处方六 补阳还五汤加味

组成:黄芪45克,赤芍15克,川芎12克,当归尾12克,红花12克,桃仁12克,半夏12克,地龙9克,制南星9克,防风9克。

用法:水煎3次,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耳后痛加羌活15克,川芎加至15克;前额痛加白芷15克,葛根15克;头侧痛加柴胡9克,薄荷9~15克;流泪加菊花10~15克,僵蚕15克;面部麻木加丹参20~30克;头昏胀加蔓荆子9~12克,菊花15克;口苦心烦加黄芩12克,栀子10克;气短汗多加党参15克。

功效:补气活血,祛风豁痰,通经活络。主治面瘫。连服1~4周,已治愈多例,无后遗症。

处方七 蜈蚣矫正汤

组成:蜈蚣1~2条(去头足),地龙12克,当归12克,赤芍10克,鸡血藤15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川芎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