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宣德釉里红其实传世作品并不多见,只见三鱼高足杯等小件器物,大遗憾

 眉州闲人688 2022-07-24 发布于四川
宣德釉里红其实传世作品并不多见,只见三鱼高足杯等小件器物,大遗憾也!民间也许有不少,真膺混杂,让人难以认同。其实古瓷的釉面玉质感是成化朝以前的特点,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干法施釉的原故和特点。明清瓷器鉴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墓葬很少,特别是具有清晰年代的墓葬很少,出土的瓷器很少。明清两代没有与唐宋两代相同的固定标准,每个特定朝代的年限不长,瓷器的品种十分复杂,后代继承前者存在连续性问题。故鉴定难度大,但通晓古瓷烧造各朝之特点后亦不难。任何喜欢明代瓷器的人都知道,明代釉下的红色瓷器比青花瓷更难燃烧,而且存世的数量相对较少。中国的高温“铜红”釉面瓷器出现在唐宋时期。自元代以来,它开始烧单色纯红釉瓷器。红釉瓷与釉里红是大不同的两个品种。釉里红中的红色是在还原性气氛中使用铜作为着色剂烧成的,如果温度稍高,它会失效,并且会飞散,即使颜色消失了,温度低时也会是黑色。,它也会失败,这非常难看。该温度之间的差仅约10度,但是在1300度的高温下,该温度差小于1%,并且当时没有温度计。所有窑炉工人都用眼睛看着火来控制它。大多数人可以通过火焰的颜色来判断温度,但是很难看到1300度以上的淡火中的温差很小。只有具有非常丰富经验的窑炉工人才能看到出来。还有,烧造釉里红需要还原性气氛,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焖着烧,如果窑中进了空气那这一窑也就废了。所以,釉里红的废品率高,从而造成烧造成本高。并不是任何一个时期都有能力烧造的,烧造釉里红一般都是国力强盛的时期。现看到只有洪武时期的釉里红多于青花。这可能是朱元璋觉得自己姓朱,朱者红也,还有改朝换代的喜庆,都让他更喜欢红色的瓷器。洪武时期的釉里红虽多,但发白发黑的都有,都算作了洪武釉里红的正品。过了三十几年,宣德呢是不是烧得更好些呢?也不一定,因为我们所见之物太少!洪武釉里红瓷大件器物较为多见。器形主要有梅瓶、玉壶春瓶、盖罐、执壶、军持、盏托、大碗、大盘等。风格浑厚大方,尤其是外销瓷器以军持较为多见。到了宣德就传世就只有小杯小碗了,这是不符合历史的!那些大件宣德釉里红器物哪里去了?今天就给大家展示一件宣德釉里红孪凤抱月瓶!看看其特质,今人可以模仿吗?其釉之玉质是因干法施釉喔!每天传物与知同分享不亦快哉![玫瑰][玫瑰][玫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